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早稲田大学入试成功

早稲田大学入试成功

早稲田大学入試成功这两个词,一直贯穿于我这无圈可点的黯淡留学生活之中。

一直在权衡取舍,一直期待有所收获。

7月5日,早晨10点,刷新网页,找到自己的考号,一切烦躁不安迅速消失在安定和谐中,我面试最终通过了。

早稻田商学研究科合格。

很开心,但是比起笔试过了的时候那么兴奋来说,更多的是安心的感觉。

我的留学生活终于有了阶段性的进步。

大家发来各种祝贺的短信,即使是在上课,同学也回过头不断重复着おめでとう,我很开心,谢谢大家。

我想一方面写写经验告知给有需要的人,一方面絮絮叨叨说些经过留给自己。

下决心考研,我花了很长时间,考虑到这样回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年龄不小的我还是跨上了这条路。

哎,目前已经做好了被剩下的准备。

前辈离开之前,留下了过去问给我,我也在寒假时间里面查了很多学校资料,但是复习却是迟迟没有展开。

和大家所担心的一样,我没有同专业的前辈联系,不知道该看什么书,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准备,不知道要学到什么程度,脑袋空空,无处下手。

日子就是在一边乱七八糟查学校一边打工中度过。

外加几部美剧几部日剧。

4月,大家纷纷从国内回来,有的人甚至看书很多遍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开始着急了。

我加入一个考研小团体,大家目标一致,都是想试试最早的早稻田一期商科考试。

我觉得几个人组团看书复习还是利大于弊的。

优点在于互相监督,看书看烦了还能相互吐吐苦水,排忧解难,不会太孤单。

缺点是有时聊天一开始就总没办法结束。

女孩子嘛,就是这样的。

我因为复习时间很短,加入团体很好的避免了看书量大死活看不完,好不容易看完了又记不住,容易崩溃放弃的怪圈,一点点靠大家鼓励支撑就慢慢进入复习正轨了。

我很感谢我的伙伴们,她们给了我很多鼓励,监督,乐观向上的态度。

然后基本是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挺多的书,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了知识体系。

因为经营这个专业看似好学,其实很繁杂,量很大,尤其是战略论还在发展中并不完善,各个学派的主张不同,很难统一一种理论。

组织论里更加是理论繁多,相似性很强,难以区别。

我认为重要的是要了解你报考的学校风格,从主页,过去问,前辈等各种方式去尽一切可能的了解。

尤其是过去问。

很有代表性。

早大过去问和神户大学对比一下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早大出题比较笼统,没有章法,常有比较偏的题。

神户大学出题类型很固定,考点比较细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

应该根据学校,教授去自己研究该看什么书,而不是一味找人推荐,也不是人云亦云大家看什么你就看什么。

要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的情报搜集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一旦做出选择看什么书,哪本书看多久,看到什么程度,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并且相信自己的判断。

笔试今年刷人挺多的,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坐在前面的考生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

我是2+2来日本的,所以拿日本学历,只能和日本人一起参加一般入试。

这位老爷爷在临考试前还用梳子梳理了自己的白发,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挺逗的。

老爷爷笔试也过了,可是遗憾的是面试貌似没有通过。

但这个神奇的考生真的挺打动我的,我想这或许就是大学院的魅力之一。

英语笔试今年考得内容我觉得还比较合理,三个类型的专业文章,其实并不很难。

就是理解后翻译成日语比较纠结,强烈建议有时间准备英语,考2期的同学还是好好复习下英译和。

专业课我选择了第一题和第二题,按照自己的理解各写了一千字的论述。

我觉得其实这些题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回答,也没有明确对错之说,重要的一方面是显示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方面是答题的切入点和思路。

外加一句,看到关键字没见过的题可以尽力回归理论,从中分析解答,展示较好的逻辑能力。

比如这次考的資源ベースモデル,我真的没见过,但是我就想到还是从RBV的学派知识理论来答,把后半题目的平均收益率以上翻译成竞争优位理解,原题就成了,从RBV看对竞争优位的贡献啦,关联啦,很多方面都可以回答。

再说说面试,我真的对面试现在还有些怕。

从阶梯教室的笔试终于正儿八经的转移到早大商科大楼的面试,大家都是正装,表情严肃坐在一个教室,然后有老师依次叫号,每次几名,叫到名字的人去指定教室的门口的椅子上坐着等。

为了公平,所有人不得说话。

所以根本没机会知道自己的专业进面试了多少人,也不可能有机会知道老师问了什么。

话说我的面试相比较同去面试的朊友,还是很打酱油的。

我属于比较晚进教室去面试,是我的志愿教授面试我的,哦,他真的是一个很有风度,气质非凡的大叔。

但是面试风格真的让我捏把汗。

最重要的研究计划书一个字没有问,为什么报早大,大学期间学了什么,也没有问。

连自我介绍都省了。

很随意的翻阅我的资料,问我在西外学的日语怎么样和在北陆日语听课是否顺利等看似没什么含量的问题。

唯一被猜中的问题是未来进路,我知道这事广大考生很纠结的问题啊,想想去年有学长就因为这问题没有回答好面试失利。

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接回答了,我说我的目标是做HRコンサルタント,我不知道通过大学院的学习是否能达到这个水平,如果不能达到,我会继续进学(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我怎么可能上博士好不好)。

因为我现在无法确定自己在修士阶段能到达什么水平,所以现在没有完全决定。

看着我志愿教室冷峻的表情微微点头示意,我明白我成功说朋了他,他慢慢吞吞重复了我的回答,然后说你认为日企在中国发展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的个人想法,他强调。

我就说我个人认为本质是交流和价值观差别。

另一个教授突然问了一句我喜欢不喜欢英语,我恨不能说自己最喜欢英语了,但是还是选择淡定从容说我喜欢阅读英语期刊,特别是hbr(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他不等我继续balabala就自己解释了很多英语在修士阶段的重要性,自己balabala~(天知道我为了预防他问我从那本杂志中学到什么专门总结了几个新的知识点,尤其是新的イノベーションポートフォリオゴールドratio等等)这位教授突然翻到我的笔试题,我心想终于いよいよ、本番ですね,关于笔试,我笔试后查了很多资料,也问了老师,完善了自己的作答。

可以好好表现一下了。

结果他一句限られた時間に結構書けますね。

让我彻底无语了。

两个教授互相看了看对方,对我说道:今日は、これで。

我脑子空白,惯性站起来说失礼いたします。

满脸疑惑的就出教室了。

我一度怀疑自己听错。

才几分钟啊,这就出来了。

莫非老师压根看不上我,就这样打发我了。

这个可怕的想法一直纠缠到我看到结果的后来。

从我这还不错的结果来看,打酱油版本的面试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各位想必心理素质都比我好的多,不会太在意,太纠结。

但是这只能证明各个老师的面试风格很多样,所以还是要好好准备,并且尽量回答的诚恳简洁些。

很多人问我还考其他学校吗,提问方式也随着考试阶段变化有所变化。

阶段1问:如果早大过了你还考其他学校吗回答:这个问题太遥远,先过了笔试再想阶段2问:如果面试过了你,,,,,,回答:面试过了再说,不敢想太多阶段3问:恭喜早大过了,你现在还考》》》》》》?回答:我不上博士,不当研究者,就是为了一个高的起点去就业,请不要再动摇我本来就不坚定的心了,就让我这样解放吧~我已经不想再浪费青浪费金钱浪费脑细胞考研了~早大商研啊,我知足啦。

让我还有9个月的自由散漫日子丰富多彩点吧~准备先回国好好呆一段时间,然后开始在据说非常繁忙的大学院生活开始前,游历一下日本各个地方。

啰啰嗦嗦一堆话没什么条理,写点经验给需要的人1复习周期还是长一点好,比较从容,不容易出现觉得肯定考不上了儿崩溃的情绪,注意合理组团休息。

2看什么书看到什么程度,如果有志望学校的前辈推荐自然最好,如果没有,从过去问入手自己分析总结,千万不要跟风,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3看什么书也要根据学校和教授,请大家积极提高情报收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还有买书不要怕费钱,不要怕万一买的书没用浪费钱,你在犹豫的时候你已经浪费了自己的珍贵备考时间。

4笔试尽量写得有理论性,能展现自己的思路和逻辑性。

5英语这个积累在平时,各位还是不要考前抱佛脚好。

很有基础的英语人才除外。

6有时间经历的话该考的托福托业日语1级分数尽量刷高,作为外国人考生,你的语言能力非常重要。

7面试准备要充分,回答老师问题要简洁坦诚,从容淡定。

至少显得从容淡定。

8不管是压力面还是打酱油聊天面试,放好心态,什么结果都有可能。

9面试还是很主观的,教授对你的判断占很大比例。

10 很多人问我到底看了什么书,我真心觉得尤其是经营方面,没有非看什么的说法。

大部分要真的根据自己的判断力!!!我先声明我根据早大的过去问,看的书比较繁杂,有很多章重复的我就没有一一细看。

不一定你看了所谓的书就能考好,也更不能说你没看就肯定考不好。

关键自己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已经自己对知识的梳理,大方向上和报考学校统一。

既然都是考经营方向的,请你也根据自己现在的具体状况,经营一下你的考研,整体先swot分析下,综合考虑内部资源组合,外部竞争优位,选择哪种多角化,权衡取舍,你的理念,领域,战略是什么,怎么去完成,记得,异质差别化是长期竞争优位的重要保证,不要跟风啊!!!!不要别人看什么你就看什么!!!!务必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光死记硬背已经不够了!!!回答出自己的逻辑和分析才是王道!!!!(纯个人经验,不喜勿喷)相信努力过的人最后一定都能pay off 。

最后,希望继续奋斗在在日考研战线上的你们最后都能去最想去的志愿学校!!!!!如果这点文能对你有一点点启发或者帮助我就太幸福了!!mio 写于开始崭新生活的前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