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功能
为了保证设计的结构是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应满足对其功能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简称三性。
安全性是指建筑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性,建筑结构应能承载正常施工和使用中的各种荷载和变形,在地震、爆炸发生时和发生后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适用性要求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影响使用的过大变形以及不发生过宽的裂缝等;耐久性要求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不发生严重风化,腐蚀、脱离、炭化,钢筋不发生腐蚀等。
结构的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的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则此状态称为该状态的极限状态。
所以极限状态就是区分结构可靠和失败的界限状态。
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1.1能力极限承载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的承载能力或者变形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构件由于材料强度不足而破坏,或应疲劳而破坏,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或丧失稳定、或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时,就认为结构或构件超过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后,结构或构件就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1.1.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中某项规定限度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例如;当构件或结构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多大变形、过宽裂缝、局部损坏和振动时,可认为结构或构件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就不能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
经行结构设计时,结构或构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后,还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经行验算。
也就是说,设计的结构或构件在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同时也要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本教材将在第3章至第7章中讲述各种基本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在第8章中讲述变形、裂缝和耐久性等。
1.1.2荷载和材料强度
荷载值基本上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称为永久荷载或恒荷载(用G或g表示),例如结构的自重。
荷载值随时间变化的荷载,称为可变荷载和活荷载(Q或q表示),例如楼面活荷载。
荷载的标准值是荷载的基本表示值,用下标K表示,在验算变形和裂缝宽度是要用荷
载的标准值。
在计算截面的承载力时,为了满足可靠性的要求,要采用比其标准值大的荷载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2;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