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为加强企业控制目标、实施科学和规范业务流程的方法和程序的总和。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市场占有率低,经营规模较小,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相对不完善。

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强化市场竞争,产生了极大的制约。

因此,中小企业应针对自身的规模和业务特点与实际,立足企业发展现状,加强管理观念转变,设计和制订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合理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存在信息失真情况。

同时对于内部控制关键点控制不足,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仍缺乏合理性。

例如,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内部相互约束和相互防范机制还未建立,企业重经营、轻管理现象还存在。

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不健全,加上相关的执行保障不够,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充分发挥效果的现象还存在。

部分中小企业事前和事中控制较为忽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

(二)内部控制流程不科学
部分中小企业未按照内部控制管理要求科学设置业务流程,各项业务和经营活动流程弹性较大,可能形成影响企业效益的漏洞。

如部分企业原材料采购和付款业务、存货管理与销售业务、收款和货币资金管理等业务流程还不科学,部分业务由同一个部门甚至同一个人员即可完成全部业务过程。

又如,某小型零配件生产企业,某零配件委托加工业务,从加工企业选择到委托生产、零配件完工入库均由同一岗位人员负责,内部控制关键点控制不力。

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和员工绩效考核均由人力资源经理一人进行评价,权力相对集中,又缺乏监督,导致由于个人对于业绩和风险判断影响企业风险规避能力。

部分企业合同签订和成本费用支出均由总经理一人进行决策,中层管理者难以发挥作用,未形成集体决策机制。

(三)预算管理不到位
部分中小企业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公司预算编制和执行仅由个别部门和人员进行。

企业预算编制不科学,未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定,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完成情况未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部分企业预算指标未进行合理的分解,未将各个职能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责任主体,员工对于公司预算管理目标不清楚,预算执行措施不理解,预算分析和差异控制未及时进行,事前和事中管理未正常进行,支出超预算还时有发生。

二、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应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内部资产完善维护机制,保证中小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物质基础。

应加强内部业务和管理关键点的控制,建立完善的相互制约和防范机制,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效果,确保严格执行,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建立中小企业强化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预测风险,分析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帮助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有效应对挑战,抓住各类机遇,促进发展。

(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
中小企业应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设置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实际,对企业各项业务各个环节进行细分,列出不相容岗位职责,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
合理设置岗位,避免一人多岗的现象。

以采购环节为例,应将供应商选择、询价比价事项、合同签订和实施采购列为不相容的环节,确定各个环节的岗位,明确从采购申请到实施采购各个岗位均由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员进行,防止同一业务供应商选择、比价和采购、验收均由同一部门或者人员实施的情况。

应绘制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图,明确相关制度,强化制度的实际。

应建立有效的授权审批制度,完善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和绩效考核挂钩的机制,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感。

在管理层的权限职责设置方面,应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强化预算管理,将全面预算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相结合。

可以考虑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确定预算管理模式,如企业处于创业初期,应采取资本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处于发展期时,可以销售预算为预算管理的起点;当企业处于成熟期,则可以以成本控制为预算管理的起点。

应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严格按照程序审定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严禁无预算支出,防止随意调整预算;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如确有必要调整预算的,应由董事会批准后进行追加或者调整;应强化预算的事前和事中管理,及时控制预算执行差异。

将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对于超预算支出的情况,应强化考核。

三、结论
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建设,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