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一、基本省情福建简称“闽”,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与浙江、江西、广东相接,国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福建辖9个市、85个县(市、区)。

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2014年,福建年末常住人口380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61.8%。

表1 福建基本省情指标名称单位福建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12.14市(州)个9县(市、区)个852014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8062014年城镇人口比重% 61.82014年森林覆盖率% 65.95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国家对福建总体战略规划。

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出台,从国家战略高度,规划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12年,福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闽台经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福建“十二五”规划目标。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福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超过2.5万亿元,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6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超过3623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2029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2%;城镇人口比重达60.1%。

表2 “十二五”时期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单位福建计划目标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5000以上24055.76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以上11.2(2011-2014年均增速)人均GDP 元66000以上63472公共财政收入亿元2029以上2362.29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2 1.5城镇人口比重% 60.1 6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1 11.4(2011-2014年均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1 13.7(2011-2014年均增速)注:福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摘自《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表3 2015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名称福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0%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增速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00万元口径)18%左右(全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9.5‰以内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福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三、近年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近年来,为加快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两个力争”、“两个同步”、“两个保持”的工作目标,组织实施“五大战役”。

(一)工作目标。

1.“两个力争”: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2.“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两个保持”: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二)五大战役。

从2010年8月初开始,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和关键,集中力量启动“五大战役”,力求在加快发展上取得突破。

五大战役包括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

四、近年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来,福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1.经济总量稳定增加。

2014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24055.76亿元,是贵州的2.6倍。

2013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超越上海,在全国排位由2012年第12位上升到2013年第11位。

2011-2014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各年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年均增长11.2%,高于同期全国增长水平3.1个百分点。

表4 2011-2014年福建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绝对数(亿元)排全国位次比上年增长(%)排全国位次占全国比重(%)比上年提高(百分点)福建2011 17560.1812 12.317 3.71 0.04 2012 19701.7812 11.415 3.80 0.09 2013 21759.6411 11.0 6 3.83 0.03 2014 24055.76 11 9.9 5 3.78 -0.052.主要人均指标排全国前列。

2014年,福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72元,是贵州的2.4倍,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第9位。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在全国排第7位;2011-2014年年均增长11.4%。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在全国排第6位;2011-2014年年均增长13.7%。

表5 2011-2014年福建主要人均指标单位:元年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2011 47377 —24907 8779 2012 52763 —28055 9967 2013 57856 —30816 11184 2014 63472 23331 30722 12650注:2011-2013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按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方案计算。

(二)三次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宜种植林果竹茶和食用菌栽培,山地综合开发潜力大。

近年来,通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千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等多重措施,农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4年,福建粮食总产量667.03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类产量213.71万吨。

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428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1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

表6 2014年福建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主要指标福建粮食总产量667.03油料产量29.82蔬菜产量1697.10肉类总产量213.712.工业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近年来,福建工业平稳增长,特别是通过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抓好产业链建设工程,突出集群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了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7家。

2011-2014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口径)年均增长14.4%。

2014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38.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其中,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340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0.2%,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

表7 2014年福建工业发展情况单位:亿元指标名称福建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12515.36 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38.20 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081.41 5.3 注: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相关表同)。

3.服务业加快发展。

依托“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的福建旅游特色,围绕武夷山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宁德白水洋等世界地质公园,着力打造福建旅游特色品牌。

2014年,福建旅游总收入2707.67亿元,比贵州少188.31亿元;旅游总人数达2.34亿人次。

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011-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5.2%提高到6.0%。

表8 2014年福建服务业发展情况单位:亿元指标名称福建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9525.49 8.3金融业增加值1449.82(占GDP比重6.0%)13.3旅游总收入2707.67 18.4 旅游总人数(万人次)23432.68 16.8 (三)三大需求持续扩大。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

通过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努力营造投资发展环境,着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六项提升工程”。

2014年,福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4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其中,第一、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382.78亿元和11291.48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和21.4%,增速分别比第二产业高44.2个和8.0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有6个行业投资增速超过50%,分别是飞机制造及修理业投资增长1.33倍、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投资增长80.5%、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9.1%、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7.1%、信息化学品制造业投资增长56.6%、公共软件服务业投资增长52.4%。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港口新增生产性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4000万吨。

表9 2014年福建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指标名称福 建贵 州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18141.37 19.0 8778.40 23.6 第一产业 382.78 57.6 173.85 19.6 第二产业 6467.11 13.4 2321.46 18.9 第三产业 11291.48 21.4 6283.09 25.6 房地产开发投资4567.4023.32187.6712.6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以下相关表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