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做学生工作的一些体会2011、9、9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刚才,五位同志分别代表院系党总支、院长主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发了言。

这是我们学校学生工作的缩影。

他们的发言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工作一年来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我们学校的学生工作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非常值得信赖的队伍。

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学生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会上王院长就上一学年我校的学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学年的学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2009年学生工作会议上我主要讲了学生工作理念与思考和该学年的重点工作。

去年我主要讲了学生工作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学生工作科学化问题。

参加今天会议的除了不少老学生工作者以外,一批新的辅导员、班主任也参加了今天的会议,我想把我从事学生工作的一些体会,向大家做个汇报,如果能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工作有所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

回顾以往工作,主要有以下体会:体会一:做学生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学生工作的意义学生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工作。

战略层次讲。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去年教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二是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教育孕育着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教师直接肩负着教育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

学生工作者是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知识、文明和真理的传播者,是培养人才、塑造未来的园丁。

祖国和人民把那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托付给我们来培养、来教育,就是把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交给了我们。

陶行知先生在致大学生的信《介绍一件大事》中说:一个人做的是大事还是小事,不在职位之高下,“小人居高位如在厅堂里挂画像,挂得愈高,越见其小。

”乡村小学教师,虽一二十个学生或一二百个学生,但这学校小而言之,“关系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师的手里”,是关系到人民家运,国家命运的大事。

我曾多次说过:“转变一个后进生就是对社会的伟大贡献。

”要把一个可能危害社会的人,转化为对社会作贡献的人,一反一正,不能说不是对社会的伟大贡献。

责任层次、良心层次讲。

社会和家长把学生、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有责任让社会、让家长放心,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培养好、教育好。

从事学生工作这种劳动是一种效益滞后的、协作性的劳动。

你今天在他心灵上播下的种子,可能要几年以后才能生根、发芽;一名学生功成名就了,你却不能在他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这一切都说明:工作责任是支配我们一切行为的灵魂。

我们站得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岗位,吃得是做学生工作的这碗饭,就从良心层次讲,我们也应该把工作做好,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正因为学生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综合性工作,我由衷的希望各位领导、全校的教职员工都要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生工作,甚至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心血关心支持学生工作。

我深深地向大家鞠一躬,感谢大家、拜托大家!体会二、做学生工作,必须心里装着学生怎样才是心里装着学生?从形式上讲也许包括经常加班加点、二十四小时电话开机、把自己置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境地,学生获奖你跟着激动,学生落泪,你跟着伤心,学生生病,你为他着急,学生困难,你为他支招等等,具体来说:心里装着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了解是前提。

记得叶鹏校长1983年上任的时候曾经说过:美国总统宣誓把手放在圣经上,我要把手放在师生员工的脉搏上,做到知冷、知热、知面、知心。

我们的学生工作人员人手确实比较紧张,一个人负责的学生人数确实比较多,学工队伍建设距离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但是,如果不了解学生,我们就不可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工作。

如果了解学生不深入,就很难做出正确的、符合人心的决策,上一学年我们学生工作系统开展的强化深入基层活动,包括相识相知知识竞赛,都是为促使大家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相似父母一般的爱,又高于一般父母之爱。

有人说得好: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学生工作者对学生的爱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我们从事学生工作的最大欣慰是学生取得成就的消息,是学生的一个短信,一句问候。

所以,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洁的、无私的、博大的,是人间其它爱不可比拟的。

它具有更深厚、更高层次的社会意义。

教师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来之学生的意见和批评。

我们中国传统,“师道尊严”很流行。

现在社会在发展、在进步,老一套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了。

世界各民族人民都在争取民主、自由、平等。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没有理由不尊重学生。

心里装着学生,要对学生学会宽容。

宽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激励,宽容更是一种仁慈。

宽容是阳光,能使学生得到感情的温暖;宽容是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宽容是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灵。

学会宽容是非常需要的。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现代青年应当“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相处,学会学习”,而其中“学会关心,学会相处”恰恰也是我们十分缺乏的、现代民主法制社会所必备的品质。

心里装着学生,要特别重视后进生,以高度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地引导他们上进。

后进生的产生往往是不良环境影响和错误教育方式的结果,他们更需要格外的呵护和耐心的教育。

在美国教育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大量的鼓励,有的鼓励甚至别出心裁。

一位小学校长很有幽默感,她向孩子宣布,如果全校孩子们能按照她的要求,在一个学年内读够了25000本书,她就去吻一头猪。

于是,全校孩子欣喜若狂,拼命地读,为的是看校长如何吻一头猪。

当孩子们完成任务后,校长带着孩子们来到公园,在孩子们的“吻猪”,“吻猪”的欢呼声中真的吻了一头猪。

此事还上了当地媒体头条新闻。

有人问校长,猪也吻了,下个学年还能用什么方法鼓励孩子读书?她豪放地说,准备租一个热气球,将阅读分最高的孩子升到天上去。

心里装着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热爱学生和严格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只爱不严,不是真爱,而是放纵和溺爱,这样学生难以成才,只有将爱和严有机的结合,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心里装着学生,就要为学生说话、为学生办事。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这方面包括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

我们学校有校长信箱、建言中心、校领导接待日、学生处长接待日、意见箱、沟通无限栏目,各院系也有自己的沟通渠道等等。

渠道畅通才能实现下情上达,才能了解学生的诉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办事。

前年学生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完善、创新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强化服务学生意识。

今年我们提出建立几个中心,形成学生工作纵横交错的体制机制,落实为学生说话、为学生办事问题。

学生工作者要遇事多为学生着想,要始终以是不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体会三:做学生工作,必须讲究工作方法艺术学生工作的主要方法和艺术包括:1、恰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表扬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先进、树立榜样、调动积极性;批评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使他人引以为诫。

表扬与批评方法不当,可能适得其反,因而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不管批评还是表扬,均要态度真诚,要摆事实、讲道理。

其次注意时机和场合,表扬时要及时,最好点名道姓,一贯先进要表扬,有进步也要表扬。

批评时容易产生不愉快心理,因此要慎重,要先弄清事情真相,分清责任的主观和客观,准确明了作出批评,使其心服口服,批评的方法方式因人而异,批评的话也不要太长,要做到批评与鼓励相结合。

2、学生工作要善于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以利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端正态度,调查是为掌握真正的第一手材料,因而必须态度谦虚、深入学生、实事求是、喜忧皆报,而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主观编造。

二是明确调查目的,只有弄清为什么要调查、调查什么,才能使调查井然有序,不至于杂乱无章。

三是选择适当的调研方式,通常有访谈或书面,采取何种形式可根据调查对象和专题确定。

四是写出科学的调查报告,调查后写出有事实、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工作要善于总结。

事无绝对,人无完人,学生工作也不例外,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或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因而我们要学会总结,学生工作者在学习与工作之余一定要挤出时间来思考总结,开展某项活动我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不足是什么,那些可借鉴,那些要避免。

只有通过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反省,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完善,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能力,学到真正的本领。

4、讲究谈心艺术。

谈心是交流、是沟通、是谅解、是共鸣,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作为学生工作者,就是要求我们躬下身来,以推心置腹语言沟通触动学生的情感,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领悟道理,在师生中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谈心艺术主要包括:一是拉近距离,互吐心声。

谈心是心与心的交流。

这就要求我们讲话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既要忠言相告,又要考虑方式方法,“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故此,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虽然感情不能取代教育,可教育的全程必须充满感情,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因此谈心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以自己宽厚的爱去赢得学生信服和尊重,因为学生的心头草需要用细雨去滋润,和风去梳理,这样,就像掌握了一把通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只有这样,心之“闸门”才会向你敞开。

二是双向交流,防止说教。

谈心的艺术性在于学生工作者要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但再好的药也要吃下去才会有效果,再有用的话只有听进去才起作用,如果良药苦得难以下咽,忠言逆得难以入耳,再好的用心也会打折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的同志与学生谈心时学生要么无从谈起,要么羞于启齿……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善于引导,使之敢说,愿说。

并且与学生交谈时要给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机会,切忌不要说教,因为“说教”不但不能解开学生的心头之结,反而让学生感到“强词夺理”,从而口服心不服,产生逆反心理,容易使学生自我封闭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