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双喜大道东段、中段市政工程,天山路道路工程A、C匝道桥盖梁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建三局一公司荆门双喜隧道项目二零一六年八月1目录1、编制依据和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3、盖梁现浇施工方案 (2)4、施工质量要求及标准 (5)5、人员机械配置 (5)6、施工进度安排 (6)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7.1质量管理机构和保证体系 (6)7.2质量保证措施 (8)8、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8.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9)8.2安全保证措施 (9)9、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10、环境保护措施 (12)11、支架受力计算 (13)11.1荷载计算、取值 (13)11.2纵梁强度计算 (13)11.3横梁强度计算 (13)11.4钢管支架验算 (14)1、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1)《双喜大道(上马墩路~象山大道)》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9)现场实际调查资料1.2编制原则(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
(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取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3)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中A、C匝道桥均位于象山大道西侧。
A匝道桥起点桩号为AK0+629.45,终点桩号为AK0+914.15,桥长284.7m,宽11.8m。
C匝道桥起点桩号为CK0+704.45,终点桩号为CK0+823.75,桥长119.3m,宽11.8m。
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一”字轻型桥台,基础为桩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钢箱梁和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盖梁共15片,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表2-1 盖梁部分工程量明细表3、盖梁现浇施工方案本桥上部结构采用碗扣满堂支架现浇,为了更好的利用现场施工材料,盖梁采用碗扣支架现浇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地基处理→支架放样→支架搭设→盖梁底模安装→绑扎钢筋→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3.1地基处理清除表面松土及对泥浆池进行换填,然后进行压实,接近墩柱周围机械不能碾压到的应该采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压实,压实完毕浇筑一层20cm厚C20混凝土。
3.2支架放样根据全线联测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放样,其精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放线根据碗扣支架搭设要求进行,以盖梁横桥向中心线为基准线。
3.3支架搭设支架钢管采用规格为φ48×3.0mm,应有产品合格证,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搭设时支架横桥向及纵桥向按照60cm布置,步距为120cm(详见附图)。
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纵横方向设置剪刀撑。
支架底按照测量放线横向布置方木及底托,支架顶部安装可调顶托,调整支架高度及拆除模板用。
支架搭设完毕后,在支架顶托上先横向铺设10×10cm方木,然后在其上铺设纵向10×10cm的方木,纵向方木间距为30cm。
方木铺设时,注意方木的长度,要保证两根方木搭接地方不会影响受力。
3.4盖梁底模安装方木铺设完毕固定后,在方木上拼装底模,底模采用2cm厚的竹胶板。
底模拼缝口要齐,且拼装要正交。
为了防止底模发生水平位移,模板接缝口设置在方木上,并用钉子定住。
盖梁底模与墩柱连接处采用胶条或膨胀剂填塞,以防漏浆。
3.5钢筋绑扎由于盖梁钢筋的总重量不大,总共为4.5t,钢筋采用吊装。
钢筋骨架预先在钢筋加工厂或现场绑扎好,再用25t吊车吊装至盖梁底模上。
钢筋骨架吊装前,对墩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散混凝土,凿毛见到新鲜混凝土,并用水清洗干净。
为了使墩柱与盖梁更好的连接,墩柱凿除后的标高应该高出底模5cm。
盖梁骨架Ф32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器接长,连接接头要错开布置,同一断面的接头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数的50%,接头断面距离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
Ф12钢筋采用单面焊搭接,焊缝长度为10d,即12cm。
安装好的钢筋骨架要顺直,主筋及弯起筋的位置、尺寸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盖梁底面、侧面呈梅花形布置保护层垫块,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6侧模及端模的安装盖梁钢筋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侧模及端模的安装。
侧模采用木模板,木模材料采用2cm厚的竹胶板,模板的竖向支撑为10cm×10cm厚的方木,中心间距平均为30cm布设;用直径为16mm的对拉螺栓将模板固定。
侧模安装固定后,吊装端模,端模采用墩柱钢模板,端模与侧模连接处用双面胶贴缝,防止漏浆。
侧模、端模安装完毕后由测量人员复测模板平面位置及标高,并在模板内侧做好盖梁混凝土顶面的标记。
浇筑混凝土前测量人员测出每个支座垫石的轴线及中心位置,预埋支座垫石钢筋。
3.7混凝土浇筑盖梁模板安装完毕及垫石钢筋预埋后,请监理现场验收模板的平面位置、顶面标高及模板的稳定性。
经监理验收合格签开盘单后,即开始浇筑混凝土。
盖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要连续浇筑,水平分层,一次浇成,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宜快插慢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振捣时要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混凝土振捣时间,应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密实度,当混凝土表面不出气泡、开始泛浆时,表示该层混凝土振捣适度。
支座垫石与盖梁一起浇筑,支座垫石表面要平整。
3.8混凝土养护在盖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表面定时进行洒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3.9模板拆除当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可拆除盖梁侧模及端模。
拆模时,可用锤轻轻往外敲击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脱离,再用吊车拆卸,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才能拆除底模。
4、施工质量要求及标准1)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棱角线平直。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
3)盖梁施工质量标准见表3-1表4-1 盖梁施工质量标准5、人员机械配置项目部管理人员按照业主要求不变,主要进行作业班组调整。
表5-1 人员机械配置6、施工进度安排表6-1 单个盖梁施工计划( A04)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管理机构和保证体系对于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实行项目法管理。
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直接责任人,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的质检工程师负责制,对工程进行全面控制、检测、信息反馈和进行质量问题的处理。
质保体系运行机制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分别见图7-1:质保体系运行机制;图7-2:质量保证管理组织机构图。
图7-1 质保体系运行机制图图7-2 质量保证管理组织机构图7.2质量保证措施1)模板、支架①模板、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②拆除后的模板、支架进行清理、整修、堆放整齐,以便再次使用。
2)钢筋①钢筋材质符合国标要求;②钢筋加工制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③钢筋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不得混淆,且设立标志,以便检查和使用。
④钢筋存储在专门的钢筋加工场内,尽量保持它不受机械损伤和不暴露在可使钢筋生锈的环境中。
⑤受力钢筋其接头采用机械连接。
⑥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应符合《城市桥梁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⑦钢筋应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准确地进行安装,用定位钢筋将钢筋牢靠地固定好,使其在浇筑过程中不致移位。
⑧钢筋绑扎时,钢筋的所有交叉点均用1.6mm直径的软退火铁丝绑扎,钢筋交叉点不得焊接。
⑨在浇筑砼以前,钢筋安装、检查好,并经监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才能浇筑砼。
3)混凝土①混凝土配合比由拌合站集中拌制;②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③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试件,并做好保管、养护工作,填写施工记录。
④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砼的和易性和坍落度,现场试块设专人取样,每台班试块不少于两组,并按规定制作、养护及试验。
⑤砼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确保砼施工质量。
⑥混凝土浇筑施工全过程进行旁站检查,严格控制振捣间距、深度和振捣时间,确保混凝土密实,并制作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步养护试件,检查混凝土的质量。
8、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本工程将按项目法原则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下设若干职能部门共同实施本工程的安全管理。
8.2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一律配戴安全帽,特殊工种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机械安全管理措施:设备管理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同时要经常检查各种施工机械的状态,保证施工机械不带病作业,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
(3)做到工前讲安全,工间查安全,工后评安全,使安全工作善始善终地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
(4)主要仓库、工棚、生活区都要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并经常检查,以防火灾。
(5)安全用电措施:现场电工人员不准离开岗位,并经常检查用电设施是否安全,做到专人专管,无证人员不准操作,保证施工用电安全。
经常检查施工临时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
(6)施工安全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深入跟班作业及监督检查,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7)实行定期定全生产检查,各施工队每旬至少一次,班组每天上岗检查。
对检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应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力者要挂黄牌警告。
(8)安全标志①在现场周围配备、设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②标志牌包括a、警告与危险标志;b、安全与控制标志;③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9)施工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做必要的检验,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10)每次作业之前,作业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对各种机具进行安全检查,使施工机具始终保持正常完好状态。
(1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做到可靠有效,起重机械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所有吊具确保6倍以上安全系数,捆绑钢丝绳确保满足10倍以上安全系数。
禁止在6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大雾劣天气下从事吊装作业。
做好防台各项措施。
(12)现场施工中所有用电一律由配电箱接出,杜绝随意乱接现象,所有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要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
(13)电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电焊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焊丝与焊条必须具备质保单,焊接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证。
(14)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程,现场配备专职电工,并持证上岗,严禁操作人员无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