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健康指导的体会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健康指导的体会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健康指导的体会
目的通过健康指导让患者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基本知识有正确认识,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方法通过设立宣传栏、开展讲座、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个别讲解等方式。

结果患者接受健康指导后,对心脏起搏器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掌握了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

结论健康指导适应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认真做好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健康指导成为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的关键。

标签: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健康指导;体会
每年全球约有60万人接收心脏起搏器治疗,起搏器的广泛运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对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的迅速发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当今国内外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房衰竭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成功的人工心脏起搏能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其中做好健康指导对于出院后工作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1],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擬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人工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认为的”司令部”,由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传到心肌,局部心肌被兴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整个心室与心脏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自身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

1健康指导的对象
健康指导的对象包括患者和家属,使他们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有所认识,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
2健康指导的形式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积极宣传起搏器的相关知识,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2.2举办学习班定期举办学习班,由专业人员授课,讲解安装起搏器的注意事项,并给予心理生活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心脏起搏器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

2.3召开座谈会定期召开座谈会,义务为患者及家属解答疑难问题,并请病情控制理想的患者介绍其成功经验,也请身受并发症之苦的患者谈切身体会和感受。

2.4针对性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适时的指导。

对长期随诊患者,定期电话随访,指导他们定期做相关的检查,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定期到医院就诊,并给予积极治疗。

2.5示范性教育对患者需要掌握的技术,面对面进行示教。

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3.1就诊前健康教育患者分诊后,只要不是抢救患者,健康教育就可以进行,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3.2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仅局限在正式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还要利用一切日常护理活动做非正式教育,如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在陪患者做检查的途中、在晨间护理中、在护理查房等时间,适时将有关知识教给患者,将健康教育延续到患者生命的全过程。

3.3出院后健康教育出院给出详细的书面指导,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

植入起搏器后的随访时间与患者临床情况变化、植入的起搏器类型有关。

一般要求植入后1、3、6个月各1次,以后每3个月~6个月随访1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改为每月至少1次,在电池耗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

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4健康指导的内容
4.1起搏器知识指导告知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平均使用年限。

指导其妥善保管好起搏器卡,外出时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①使用年限一般是5~10年;②随身携带起搏器卡(型号、有关参数、安装日期、品牌);
③定期随访。

4.2病情监测指导①自数脉搏,2次/d,低于设定的起搏频率的误差超过5次/min,及时就医。

②勿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自行检查有无红肿热痛炎症或出血现象,及时就医。

③突然出现头晕胸闷、乏力、晕厥等症状或出现没有植入起搏器之前的症状,及时就医
4.3运动指导避免剧烈运动,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应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物等),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或使电极脱落。

4.4使用注意事项指导
4.4.1远离强磁场、电场电磁干扰包括真空吸尘器、电动剃须刀、发动机打火装置、屏蔽不严的微波炉、机场上使用的金属探测器、核磁共振显像检查等。

雷雨天不在户外活动或逗留,不使用电热毯,电按摩器,电烙铁等,防止发生触电使起搏器发生故障。

4.4.2通讯设备手机起搏器与手机之间至少保持15cm的距离,放在起搏器对侧的耳边
4.5其他
4.5.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4.5.2就医时应将起搏器情况告知医生,以免对起搏器有不良影响的检查或治疗,如磁共振、电热疗法、磁疗、电烧灼术、放疗等。

4.5.3出院后按照医嘱继续服药
5 体会
5.1健康指导适应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由于心律失常病程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指导成为解决患者病程中诸多问题最理想的办法。

为患者提供经常、适时的健康指导,对于保证患者安全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5.2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指导,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对心脏有了正确认识,懂得了疾病的治疗必须是长期、综合而全面的。

在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更多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监护、自我保健、平衡饮食、合理摄取营养,并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活动。

5.3有利于引导患者走出治疗的误区许多患者对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方面保健意识相当差,盲目地认为,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就不能正常生活了。

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反复多次讲解,告诉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得到启发,改变错误观念。

5.4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健康指导,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接触增多、交流增多,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尊敬和信任,使医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顾虑,摆脱专业照顾,为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芳,彭胜华.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应用与发展[J].临床医学工程,2005,7,12(7).
[2]盛洪涛,王刚,陈爱民.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安全性概述[C].中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研讨会.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