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二、大阴唇
三、小阴唇 四、阴道前庭 五、阴蒂 阴蒂海绵体2个 六、前庭球
12
附:乳房
乳头
输乳管窦
1.位置 乳腺后间隙
2.形态 乳头 乳晕 乳晕腺 3.结构 乳腺叶 乳腺小叶 输乳管 输乳管窦 乳房悬韧带 或Cooper韧带
13
乳晕 乳晕腺
输乳管 乳腺小叶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乳腺后间隙 输乳管 输乳管窦 输乳孔 胸大肌
输卵管峡
子宫体 子宫峡 子宫颈 阴道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颈阴道部
5
子宫腔 子宫颈管 子宫口 未产妇:光滑圆形 经产妇:横形裂口 (二)子宫壁的结构 三层:
未产妇
经产妇
子宫底
•
子宫腔 外层为浆膜 —腹膜的脏层 • 中层为强厚的肌层 —由平滑肌组成 • 内层为粘膜,称子宫内膜
6
子宫内膜 肌层 浆膜 子宫颈管 子宫口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5.子宫的年龄变化
10
四、阴道
下端: 阴道口
开口于阴道前庭。
子宫 膀胱
阴道穹 阴道 女尿道 阴道口 直肠子宫陷凹
处女膜 上端: 阴道穹 前穹 后穹
最深,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
侧部
五、前庭大腺 又称Bartholin腺 相当于男性的尿道球腺
11
第二节 即女阴
女性外生殖器
一、阴阜
(三)子宫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前 有膀胱,后邻直肠。 膀胱空虚时,呈前倾、 子宫的长轴 前屈位
子宫颈
前倾: 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 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 o o 稍大于 90 约 170 角,稍大于900 前屈: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 成的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约为 1700
7
阴道的长轴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韧带: l.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
子宫系膜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8
2.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上外侧,子宫角的下方,进入并浅 出腹股沟管,分散纤维束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皮下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9
3.子宫主韧带:从子宫颈两侧缘到盆壁 又称子宫旁组织
作用:防止子宫颈向下脱垂
4.子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上外侧,绕直肠止于2、3骶椎前 直肠子宫襞
内脏学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
第一节 第二节
附:乳房 附:会阴
1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生殖腺(卵巢)、输送管道(输卵管、子 宫和阴道)以及附属腺(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膀胱 耻骨联合 阴道 女尿道
2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功能产生卵子,生成女性激素。 借卵巢悬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固定于盆腔内。 卵巢是以破溃方式排卵,排入腹膜腔。每个月经周期(28天)只有一个 卵巢排出一枚卵子。
肛门外括约肌
15
附:会阴 尿生殖区
肛区
容纳外生殖器和尿道 含有肛门
尿生殖膈下筋膜
阴蒂头 小阴唇 阴道口 会阴深 横肌 会阴中 心腱 肛提肌 肛门外括约肌 尾骨
狭义的会阴
—产科会阴
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 区域的软组织分娩时易发生 撕裂,助产时应注意保护。 肛门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臀大肌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输卵管腹腔口
开口于腹膜腔
由内侧向外侧分为四部: ①输卵管子宫部 ②输卵管峡
是输卵管结扎术的常选部位
③输卵管壶腹 ④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 卵巢伞
4
卵巢伞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子宫口
三、子宫 (一)子宫的形态 子宫底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体 子宫角 子宫峡
剖宫产的位置
子宫角
子宫底
后界为尾骨尖 两侧为耻骨下支、坐骨支、 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14
一、会阴的肌
(一)肛区的肌 1.肛提肌
盆膈裂孔男性有尿道通过, 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作用:托起盆底,承托盆 腔器官,并对肛管和阴道有括约 作用作用:协助封闭骨盆下口,承 托盆腔脏器及 固定骶、尾骨
3.肛门外括约肌
(一)卵巢的形态
呈扁卵圆形,略呈灰红 色,被子宫阔韧带后层 所包绕。可分为内、外 侧两面,前、后两缘和 上、下两端。
白体 黄体 卵巢固有韧带
(二)卵巢的固定装置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3
卵巢
二、输卵管
输卵管子宫口
开口于子宫腔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峡 输卵管子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