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解剖
实验目的:
掌握家禽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实验器材:
活鸡、手术刀、剪刀、镊子、热水
实验内容:
颈部放血将鸡致死,开水除毛后,洗净放入瓷盘中。
分离颈部,剪断气管,自胸骨后端至泄殖腔剪开腹部,再由此切口沿胸骨两侧缘及肋骨中部向前剪至锁骨。
剪断心脉、肝脏与胸骨的联系,把胸骨翻向前方。
一、消化系统
鸡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以及肝脏和胰腺。
(1)鸡口腔与咽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合称口咽。
鸡没有牙齿,采食后不经咀嚼,借助舌的帮助很快咽下。
(2)食管较宽,易扩张,鸡的食管在胸腔前口的前方形成嗉囊;食管末端与腺胃相接。
嗉囊壁的结构与食管相似,黏膜内有丰富
的黏液腺分泌黏液,使饲料润湿和软化。
嗉囊的肌层由外纵肌
层和内纵肌层组成,嗉囊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蠕动,一种为排空运动
(3)腺胃呈纺锤形,位于腹腔左侧,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腺胃壁较厚,内腔不大,黏膜表面形成乳头,乳头上有深层腺导
管的开口。
鸡的腺胃的机能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胃底部,分泌含
盐酸和胃蛋白酶的胃液。
腺胃虽然分泌胃液,但因为容积小,
食物停留时间短,它所分泌的胃液随食物流入肌胃,所以胃液
的消化作用主要在肌胃中进行。
肌胃又称砂囊,紧接腺胃之后,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凸体,
质地坚实,位于腹腔左侧,在肝后方两叶之间,肌胃可分为厚
的背侧部和腹侧部及薄的前囊和后囊。
肌胃的入口和出口都在
前囊处,肌胃主要机能是靠胃壁肌肉强有力的收缩磨碎来自嗉
囊的食物,起机械性消化作用。
(4)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空肠形成许多肠襻,由肠系膜悬挂于腹腔的右侧。
空肠的中部
又一突起,叫卵黄囊憩室,是胚胎期卵黄囊柄的痕迹。
回肠短
而直,以系膜与盲肠相连。
小肠黏膜表面形成绒毛,肠腺较短,黏膜下组织很薄,没有十二指肠腺。
食糜由十二指肠移送入空
肠和回肠后,由于混入胰液、胆汁及肠液,对各种营养物质进
行比较全面而强烈的消化作用。
大肠包括一对盲肠和一短的直肠,盲肠可分为盲肠基、体和尖
3部分。
鸡没有明显的结肠,只有一短的直肠。
大肠的组织结
构与小肠相似,除盲肠尖外,黏膜也具有绒毛,但较短而宽。
饲料经小肠消化后,一部分可入盲肠,其他则进入直肠,继续
消化。
泄殖腔是消化、泌尿和生殖3个系统的共同通道,略呈椭圆形。
泄殖腔以黏膜褶分为3部分,前部分为较膨大的粪道,泄殖道
最短,输尿管与输精管或输卵管开口于泄殖道。
(5)肝位于腹腔前下部,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胆囊。
肝脏的两叶各有一肝门,右叶肝管注入胆囊,由胆囊发出胆囊管,左叶的
肝管不经胆囊,与胆囊管共开口于十二指肠终部。
鸡的肝脏不
断的分泌胆汁。
胰位于十二指肠襻内,呈黄色或淡红色,长条形,可分背叶、
腹叶和很小的脾叶。
胰管与胆管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终部。
鸡
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导管输入十二指肠。
二、呼吸系统
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鸣管、支气管、气囊等。
(1)鼻腔较窄,鼻孔位于上喙基部,鼻中隔大部分为软骨。
鸡的鼻腺不发达,长而细。
(2)喉位于咽的底部,舌根后方。
喉软骨只有勺状软骨和环软骨,
喉腔内无声带。
(3)鸡的发声器官称鸣管,位于气管分叉为两支气管的地方。
(4)鸡气管进入胸腔后,分叉成左、右支气管,支气管分肺外、肺内两段。
(5)鸡的肺不大,略呈扁平四方形,不分叶,位于胸腔背侧。
(6)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是肺的衍生物,由支气管的分支出肺后形成的黏膜囊。
三、泌尿系统
鸡的泌尿器官由一对肾脏和两条输尿管组成,没有肾盂和膀胱。
(1)肾位于综荐骨两旁呈红褐色,没有肾门,血管,神经和输尿管在不同部位直接进出肾脏。
肾有许多肾小叶构成,轮廓可
在肾表面看出。
(2)输尿管从肾中部走出,沿肾的腹侧向后延伸,最后开口于泄殖道顶壁两侧。
禽类没有膀胱,尿沿输尿管输送到泄殖腔与
粪混合。
四、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和附睾,输精管,交配器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包括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阴道
五、心脏和脾
鸡的心脏较大,位于胸腔前下方,也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右心房有一个静脉窦。
右心室瓣是一片厚的肌瓣。
脾位于腺胃右侧,为褐红色,呈圆形或三角形。
外包薄的结缔
组织膜,并向内分出不发达的小梁,形成脾的支架。
体会:此次解剖实验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增强了动手
能力,进一步了解了家禽的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