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文学作业答案

幼儿文学作业答案

《幼儿文学》作业复习资料一复习要点一:幼儿文学对幼儿具有审美认识娱乐和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2、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表现为具有游戏的精神、游戏的品位、荒诞的色彩和生动(形象、浅显)的语言。

3、儿歌的特殊形式有: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等几种。

4、在情趣方面,幼儿诗重情,儿歌重趣。

5、在押韵方面,儿歌要押韵,幼儿诗可以不押韵。

6、幼儿诗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童话诗 /题画诗和散文诗等几种。

复习要点二:学前儿童一般是指3岁—6岁。

《五卷书》是印度的。

十七世纪出版的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的整理者是贝洛。

幼儿思维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行动思维。

“小牙刷,手里拿,早晚都要刷刷牙。

脏东西,都刷掉,满嘴小牙白花花。

”是三三七言儿歌。

6、儿歌的语言要求是浅显。

7、连锁调主要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8、“南北大街东西走,十字街头人咬狗。

拿起狗来赶砖头,倒让砖头咬了手”是一首颠倒歌。

9、幼儿诗是五四时期出现的。

10、鲁兵的《小老虎逛马路》是一首童话诗。

复习要点三:1、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又必须是“文学”的。

2、70年前后,美国的纽伯瑞在纽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儿童书店。

3、幼儿常常会把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混淆起来。

4、所谓“稚拙”,但不包含有“愚昧”的意思。

5、儿歌要押韵,但幼儿诗可以不押韵。

6、儿歌的趣味性重要于教育性。

7、儿歌属于口头文学。

8、母爱是摇篮曲永恒的主题。

9、儿歌的语言可以随意更改,而幼儿诗的语言却不可以随意更改。

10、虽然幼儿诗是给幼儿读的,但也要讲究意境。

复习要点四:幼儿文学要顾及幼儿的心理特点,那么,幼儿的感知觉特点与幼儿文学之间的联系:(1)先用概括性语言表述幼儿在感知觉方面有哪些特点。

再谈这种特点在欣赏幼儿文学时会有什么表现,并举例说明。

最后用不同体裁的作品进一步印证,归纳出幼儿的感知觉特点与幼儿文学的联系。

儿歌特别强调音乐性,因为:要强调儿歌是口头文学,是用来吟诵的;幼儿不识字,音乐性特点能帮助幼儿记忆背诵;有音乐性就容易上口,能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

《幼儿文学》作业复习资料二复习要点一:1、在中国,作家独立创作童话始于“五四”时期的叶圣陶,他的童话的代表作是《稻草人》。

2、按童话的人物形象分,可分为常人体、拟人体和超人体童话。

3、幼儿童话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是幻想。

4、知识经验越是缺乏的人,其受的束缚就越小,幻想的空间就越大。

5、广义地说来,凡是故事,都以叙述事件为主。

6、故事在结构上比较重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几个环节;情节的重心在发展部分。

7、从表现形式上分,幼儿故事可分为文字故事和图画故事。

8、幼儿生活故事主要是以幼儿为主要人物。

9、幼儿图画故事可分为有文图画故事和无文图画故事。

10、图画故事的可视性特点很适合幼儿感知觉和直觉思维的特点。

11、图画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的主题思想是互相帮助。

复习要点二:1、第一个对民间童话进行加工整理的作家是贝洛。

2、第一个文人独立创作童话的作家是安徒生。

3、童话“小人国、大人国”出自《格列佛游记》。

4、幼儿童话的艺术幻想比较集中体现在人物、情节和环境等几个方面。

5、幼儿故事要求故事情节单纯和生动。

6、《兔子为什么变成豁嘴唇》是幼儿动物故事。

7、幼儿故事不允许有大多的议论、环境、心理描写。

8、在我国,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有不多的幼儿图画故事,郑振铎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9、有文图画故事中的文字要简洁明了。

10、幼儿故事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

复习要点三:1、幼儿童话继承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某些写法。

2、“知识童话”又称为“科学童话”。

3、幼儿童话常用的手法有夸张、拟人和象征。

4、《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科洛弟。

5、幼儿故事的情节并不是越曲折复杂就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6、因为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所以幼儿生活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不可以是真人真事。

7、“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是所有故事作品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

8、图画故事离开了文字还是独立的。

9、图画故事能训练幼儿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能使幼儿从小就对书、对阅读产生兴趣。

10、图画故事的跳跃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会破坏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复习要点四:1、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但幻想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首先要描述夸张、拟人和象征等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别描述那些手法是“怎样”体现幻想的内容;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描述那些“幻想化”的内容对幼儿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误会和巧合是幼儿故事常用的手法,请自选一篇作品为例,具体分析误会和巧合的艺术效果:(1)首先要描述误会和巧合的定义及其作用;(2)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别描述误会和巧合在作品中的运用(这种运用需要特定的条件);(3)如果不用误会和巧合,将是怎样的效果,可以对比分析。

《幼儿文学》作业资料三复习要点一:幼儿散文既不必像诗歌那样讲究音韵节奏,又不必像故事、童话那样结构情节,它在形式上比诗歌、故事,童话更自由。

幼儿散文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戏剧综合运用文学、和美术、舞蹈(文学和表演也可以)等多种艺术手段,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黎锦晖是公认的幼儿戏剧的开拓者,他早期创作的幼儿戏剧体裁主要是幼儿歌舞剧,如《麻雀与小孩》等。

没有戏剧冲突就没有戏剧。

6、幼儿歌舞剧是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7、故事表演是以口述(讲述、叙述)为主,辅以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8、改写幼儿童话,必须要注意把主题改得浅显和单一。

9、改写幼儿童话的语言,要把长句改成短句,用口语替换书面语。

10、为幼儿改写寓言要增添细节,细节的增添主要在语言、动作和神态(外貌也可以)等方面。

11、将图画故事改写成文字故事,要突出原作的重点,保留原作大意;不可另起炉灶,改变原意。

复习要点二:1、中国的幼儿散文是在五四时期才真正有自觉意识。

2、《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

3、樊发稼的《一只小蜻蜒》是一篇幼儿叙事散文。

4、鲁兵的散文《春娃》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5、按表现形式分,幼儿戏剧有舞剧、歌舞剧、话剧等。

6、方圆的《“妙乎”回春》是一部独幕剧。

7、幼儿戏剧的特点表现为游戏成分多、动作成分多、音乐成分多。

8、所谓幼儿戏剧的“舞台性”,是指戏剧要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9、坪内逍遥的戏剧《回声》是以传说故事为题材。

10、给小班幼儿看的戏剧的演出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5分钟。

复习要点三:1、在儿歌创作中,标语口号和概念化的说教直白教育性的主题,会削弱儿歌的趣味性。

2、由于儿歌的作者往往是成年人,所以,在儿歌创作中,表现成人的思想观念也是无可厚非的。

3、童话创作虽然允许夸张,但情节构思也应该要顾及生活的逻辑性。

4、幼儿生活故事的创编,要讲究情节的童趣。

5、为幼儿改写寓言,首要任务是要淡化寓意,使主题改得更浅。

6、改写寓言需要改写情节,所以原来的情节是可以改变的。

7、将文字故事改编成图画故事,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而又难画的内容可以删去。

8、把图画故事改编成文字故事不可以改变情节。

9、只要有故事情节,就可以改编成幼儿戏剧。

10、改编幼儿戏剧要将原作的叙述语言转换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复习要点四:1、改写幼儿童话应该要注意的事项:(1)要从把主题改得浅显、单一;(2)篇幅要改得短小,结构要更紧凑;(3)要大量压缩心理和环境描写;(4)要删减枝蔓,保留主干,减少角色,突出主要形象;(5)语言要改得浅白。

2、改写幼儿戏剧应该要注意的事项:(1)要有戏可改;(2)要适宜舞台演出;(3)叙述语言要转换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4)要符合剧本规范的写作形式。

《幼儿文学》总复习资料复习要点一:幼儿文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智力的发展,有利于美感的培养,有利于良好品行(意思对即可)的养成。

2、儿歌的音乐美主要是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两个方面。

3、幼儿诗是指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4、幼儿童话的幻想常用的三种手法是象征、夸张和拟人。

5、幼儿故事的情节往往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6、幼儿图画故事主要是用图画的方式来表述故事。

7、幼儿散文是介于故事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8、幼儿戏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音乐成分多、动作成分多和游戏成分多。

复习要点二:1、儿歌中的连锁调是以顶针的修辞手法来结构全歌的。

2、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幼儿诗比儿歌更含蓄。

3、幼儿童话的幻想像所有童话一样,主要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等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4、因为童话需要幻想,所以拟人体童话必须做到“人性”和“物性”的协调统一。

5、《小猫钓鱼》是一篇童话故事。

6、幼儿故事的情节要做到既曲折又单纯。

7、幼儿图画故事中,画面与画面之间具有跳跃性。

8、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对幼儿欣赏图画故事影响很大。

9、幼儿散文必须追求意境的创设。

10、幼儿歌舞剧中的唱词要讲究散文化。

幼儿歌舞剧中的唱词要讲究散文化。

复习要点三:幼儿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行动思维。

在中国,从五四时期开始真正具有幼儿文学的自觉意识。

“好像柿子没有盖,好像苹果逗人爱,味道酸甜营养多,能当水果能当菜。

”这首儿歌是谜语歌。

4、幼儿诗是幼儿文学中抒情性最强的文体之一。

5、方轶群的幼儿童话《萝卜回来了》的叙事方式是循环式。

6、我国最早创作童话的作家是叶圣陶。

7、《阿凡提的故事》是幼儿民间故事。

8、《东东西西打电话》这篇幼儿故事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误会巧合法。

9、我国幼儿戏剧的创始者是黎锦晖。

10、戏剧的舞台性主要表现在时间方面、空间方面、人物方面受到限制。

复习要点四:1、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根据,幼儿文学要特别强调“游戏精神”,因为:(1)从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特点分析;(2)从游戏本身的特点分析;(3)从幼儿与游戏结合的特点分析。

2、以《鼠小弟的小背心》为例,图画故事的特征是:(1)可视性特点;(2)跳跃性特点;(3)趣味性特点;(4)简洁性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