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副本PPT课件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副本PPT课件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
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
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A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不符合史实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三辨选项 例2】 (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22题)美国的进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 技巧与方法
在高考历史中,选择题的分值比重占到全卷总分近半 (48分)。从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来看,选 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份试卷的总成绩,选择题的 位置一般处在试卷的前半部分,选择题解答是否顺利且时 间耗费多寡,直接影响了考生解答后续题目情绪与考试总 体时间分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题的成败直接关系 历史考试的成败。
B.1960年美国与西欧间贸易顺差加大和欧共体的成立有关
C.1970年美、日贸易逆差加大与日实行“政主型市经”有关
D.1973年美对日本、西欧的贸易逆差扩大说明美国经济的崩溃
【三辨选项 例3】 (2012年大纲全国卷)清帝雍正朱
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
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
【六定位选项 例1】 (2012年大纲全国卷) 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 线电 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 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B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二)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选 题干部分 择 题 的 构 成 备选项部分
技巧方法,锦上添花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1. 三审题干 ——明确题目要求 一审:限制词——明确考查的范围
宁夏海南吉林黑龙江云南山西河南新疆河北内蒙古陕西 河北辽宁江西湖南湖北.doc时间限制、地点(或国 别)、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 等)、人物限制等)
【六定位选项 例2】 (2012年大纲全国卷)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
D 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三)高考选择题命题的常用技术 1.常见类型:
概念类 组合类 排序类 比较类 否定类 因果类 推理类 最佳类 素养类 ……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2. 三辨备选项——确定最后答案
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观点是否正确 二辨:是否符合题干内容;
(与材料无关或与材料主旨相左的排除) 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比较选择与材料联系紧密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答案)
【三辨选项 例1】 (2012年全国卷)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4、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必然性和偶然性。 6、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7、阶级的观点。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个人(英雄人物)的作用。 9、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0、辩证(一分为二、片面和全面)的观点。 11、矛盾的观点。12、发展的观点。
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73年
与日本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贸易 +2.0
+10.7
C-5.8
-17.8
下列选项中,对该表格作出正确解读的是( )
A.1950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与西欧的贸易总额
可见,提高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对提高整个试卷的考试成 绩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考历史来讲,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除了平时多练以外,还必须分析、把握其题型的特点, 研究其内在规律,做到胸有成竹。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一)答好选择题应具备的因素
扎实的基础知识
较强的归纳与提炼材料的能力 较强的分析比较的能力
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新史观(文明史、近现代化史、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
(三)高考选择题命题的常用技术 2、备选项常用的干扰方式
宁夏海南吉林黑龙江云
南较山强西的河心南理新素疆质河北内 蒙较古好陕的西运河气北辽宁江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扎实的基础知识
(1)微观上:熟知历史史实 (时间、背景、过程、内容、结果、评价)
(2)宏观上:熟知教材的结构 (章、节、目、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义的基本观点
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
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A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3、六定位意识 ——贯穿审题干、辨选项的全过程
时间定位 教材定位 关键词定位
概念定位 理论定位 吻合度定位
A
B. 社会制度相同
C. 发展水平相似 D. 历史上关系紧密 技巧方法,锦上添花
【三审题干 例2】 (2008年江苏卷)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
A 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
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二审:中心词——明确考查的内容技与巧主方旨法,锦上添花
【三审题干 例1】(2013全国卷)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
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
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
Hale Waihona Puke 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
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 屡遭战争重创
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 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D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返回
【三辨选项 例4】 (2012年大纲全国卷) 1917年4月,
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 立即推翻临时政
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