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七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学英语教学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号:847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认知法学者认为,语言习得是按照()的过程进行的。
A. 验证—假设—纠正B. 假设—验证—纠正C. 模仿—验证—假设D. 假设—模仿—纠正2.为真实交际做准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属于交际法教学活动中的()。
A.语言结构性的活动B.准交际性活动C.功能性交际活动D.社会交际性活动3.阿谢尔创立“全身反应法”的依据是()的表现。
A.承认第二语言习得B.儿童习得母语C.成人习得母语D.儿童第二语言习得4.美国语言学家威廉`莫尔登总结出了外语教学法要遵循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成为()的语言观,直接影响着这种教学法的建立和发展。
A.语法—翻译法B.全身反应法C.认知法D.听说法5.美国学者斯金纳关于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为()。
A.刺激—反应—强化B. 强化—刺激—反应C.刺激—反应—不强化D.刺激—反应6.乔姆斯基认为,人们能够学习和使用语言,而动物不能学习和使用语言,是因为人类具有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这就形成他所创造的()。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B.语言习得机制C.结构主义语言观D.语言学习机制7.拉多认为在外语学习时,困难的出现和错误的发生都是由于()造成的。
A.不懂规则B.母语干扰C.不理解习语D.不会分析8.语言的使用者能自动应用规则来生成句子,反应了他们对规则的掌握,这是迪拉(Diller)总结认知法的四条原则之一,称之为()。
A.语言规则有其心理现实性B.活的语言受规则支配C.人类具有天赋学习语言的能力D.活的语言是用作表达思想的语言9.皮亚杰认为掌握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一种智力活动都含一定的()。
A.语言结构B.认知结构C.智能结构D.知识结构10.克拉申提出()来说明心理或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A.监察假设B.习得和学习假设C.自然顺序假设D.情感过滤假设11.根据克拉申语言习得的理论,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或感情因素包括一个人的()、信心和忧虑程度。
A.智能B.动机C.语能D.意志12.鲁斌认为,()是学习者为使自己获得贮存、检索以及使用语言信息而采用的任何操作、步骤、计划和惯例行为。
A.学习者策略B.学习者语言习得C. 学习者动机D. 学习者情感13.奥玛利和钱莫特从认知学习的角度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类,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
A.“社会情感策略”B.“社交策略”C.“学习策略”D.“沟通策略”14.学习者联系自己的常识和经验,以联想的方式,运用目标语表达某词语的意思。
这属于交际策略中的()。
A.目标语策略B.知识策略C.重复策略D.求助策略15.埃利斯在他的著作《理解第二语言习得》中,总结了第二语言习得中对待语言输入的三种观点,即()的观点、先天论的观点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A.鲁斌B.乔姆斯基C. 行为主义D.结构主义16.认为语言习得是学习者心理能力与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属于埃利斯对待语言输入的()的观点。
A.先天论B.行为主义C.结构主义D.相互作用17.假如没有交际愿望和目的,只强调语言形式的掌握和逐个语言项目的训练,这属于语言输出活动中的()。
A.准交际性语言活动B.非交际性的语言活动C.交际性语言活动D.非控制性语言活动18.在考试中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题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主观试题、客观试题和()。
A.标准性试题B.思考性试题C.限制性试题D.非限制性试题19.在考试中,英语考试要学生写一篇短文,题目是“After the Rain”(字数:500)。
此题属于()。
A.客观性试题B.限制性试题C.主观性试题D.非限制性试题20.按照“自下而上”的阅读理解模式,教师在教授阅读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
A.语言问题B.背景知识C.交际策略D.学习策略21.在阅读的过程中,无论在哪个阶段,在哪个层次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总是()进行的。
A.先后B.同时C.前者先D.后者先22.要有充分的时间、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形式的正确方面和懂得怎样运用规则,这是学习的()所具备的三个条件。
A.自然作用B.感情作用C.监察作用D.输入作用23.“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的原理非常重视()在语言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背景知识B.语言知识C.学习策略D.语言技能24.使用语言学习和发现问题,这属于韩札德所描述语言的七种基本功能中的()。
A.工具功能B.规章功能C.个人功能D. 启发功能25.卡南尔和斯温纳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懂得或使用不同语体和使用不同的言语来达到不同目的的能力是指()。
A.语法能力B.篇章功能C.策略能力D.社会语言能力26.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化两个概念来解释主体认知结构与环境的刺激关系,那么,认知结构由于受到被同化刺激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叫()。
A.同化B.顺化C. 转化D. 反应27.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错误是不允许的,必须立即纠正。
A.“刺激—反应—强化”模式B. 对比分析C.错误分析D.语言习得机制(LAD)28.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 Krashen)在谈到情感过滤假设时,提到了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或情感因素,包括动机、信心和()。
A.忧虑程度B. 语言表现C.语言输出D.交际能力29.根据韩札德所描述的语言的七种基本功能,当一位母亲对她的儿子说:“It’s not good to curse Mum.”时,她所说的话具有()共功能。
A.个人B. 描述C.相互关系D.工具30.语言测试中的()用于测试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
A.水平考试B.学能考试C.成绩考试D.诊断考试二、选择填空题(从A、B、C、D、E、F、G、H、I、J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在下列每小题的横线上。
每横线上只能选择一个选项,每个选项只能使用一次。
每空1分,共10分)。
A.语言习得机制B.信度C.交际需要D.转换生成E.新语言F. 功能变体G. 话语H.受规则支配I.习得J.交际功能31.评价试卷要考虑考试的可靠性,即考试结果的稳定性,是指考试的_ B信度___。
32.没有语言输入,__A语言习得机制__不能即或,语言习得自然也不会发生。
33.认知法可以说是受乔姆斯基__D转换生成__的语言理论影响下创立起来的教学法。
34.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在社会__C交际需要__中产生,并在使用中得到发展。
35.社会语言学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语言运用中不同的__F功能变体__、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语域、不同的__G话语__范围和不同的语码使用。
36.美国语言学家拉多()主张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语言方向的异同,从中可以找出学习者学习一种__E新语言__的难点。
37.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习惯体系,而是__H受规则支配__的体系。
38.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分析了学习者语言交际所许理解表达的意义,把它分为两类,即意念层次的意义和__J交际功能__层次的意义。
39.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家克拉申博士提出了旨在解释第二语言(或外语)是如何__I习得___的外语教学理论。
三、配伍题(从A、B、C、D、E、F、G、H、I中选出一个可以和下列每小题的陈述相配对的最佳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只能用一个选项配对,每个选项可以多次使用,也可以不用。
每小题1分,共10分)。
A.全身反应法B.交际法C.认知法D.听说法E.结构主义F.行为主义G.交际能力理论40.海姆斯认为,具有这种能力意味着人们不但获得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获得语言在社交中使用的规则。
( G交际能力理论) 41.这种教学法又叫认知符号法或认知—习惯形成法,是以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为其语言观的。
( C认知法) 42.按照这种理论的言语行为的学习模式,语域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 F行为主义) 43.美国学者斯金纳(B.F.Skinner)认为,人们的言语的每一部分都是由于某种刺激的存在而产生的。
( F行为主义) 44.美国语言学家通过研究认为,语言可视为一个把意义编成了语码的系统,这个系统由结构相关的成分构成。
( E结构主义) 45.这种教学法的建立标志着在外语教学中人们考试从只注意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教学转向注意语言功能的教学。
( B交际法) 46.这种教学法认为语言习得是按照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进行的。
( C认知法) 47.使用教学法的教师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要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操练,从而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或称为自动化程度。
( D听说法) 48.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谢尔(James.Asher)认为成人学习外语与小孩习得母语有相同之处,可先作为行为反应,然后才做语言的回答。
( A全身反应法) 49.本教学法认为语言形式服务于语言能力,最终为了表达思想。
( B交际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0.简述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1) 埃利斯总结了第二语言习得中对待语言输入的三种观点,即行为主义、先天论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1分)(2)语言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外部语言输入对学习者的刺激,其学习模式为:刺激—反应—强化。
(1分)(3)语言输入是激活内在语言习得机制的触发器,没有语言输入,语言习得自然也不会发生。
(1分)(4)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处理加工机制决定和受制约于语言输入,外语学习的成功与语言输入的量是紧密相连的。
(1分)(语言的组织与叙述的总体情况占1分)51.简述第二语言(外语)阅读中的“从上而下”的模式。
(1)哥德曼提出了他的心理阅读模式,按这种模式,阅读者在文章中挑选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
(1分)(2)阅读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
(1分)(3)阅读需要有关客观世界的背景知识,因为阅读者碰到的问题是阅读技巧问题,即怎样去使用客观世界的知识去理解问题。
(1分)(4)从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帮助读者消除歧义并在可能的意义方面作出选择。
(1分)(语言的组织与叙述的总体情况占1分)五、撰写教案题(40分)52.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一节英语课的教学内容撰写一篇教案。
要求:(1)用英文撰写,自述不少于500个单词;(2)必须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教案能反映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课文中加底线部分的内容为学生未学过的单词和结构)IrelandLong ago, the first travelers went to Ireland, and later from the south and west of Europe. They found that much of the land was poor. But there was enough grass for sheep and cows, because it rained so much. The seas around Ireland were full of all sorts of fishes.Many of the peasants were very poor. They lived mainly on potatoes. Around 1850, a terrible disease lit the potato crop, and potatoes went bad in the soil.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died of hanger. Many had to leave Ireland and traveled to Britain or to North America to look for a better life. Although many families became separated, people still kept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Today, life has improved for the population, although many farmers in the west continue to lead a simple life.Most Irish people go to church every Sunday and the chur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people’s lives. The Irish are very found of music and poems. In towns and villages people join together in the evening to sing and play music. They also get together to read their own poems toeach other.52.撰写教案评分标准一级(1-5分):1)没有写出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只教生词和结构,没有讨论课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