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格局
与安全中的作用
• 中国拥有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的军事力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始终是维护和平与地区稳定的积极力量,在反对霸权主义、 推动国际裁军进程、促进全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发挥着突 出的重要作用,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威望,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方面 必将进一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 对关系和结构形式。在未来的国际战略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 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其他一些 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 一、美国欲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 • 二、欧盟力量在不断增长且自主意识日趋发展 • 三、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 • 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 五、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与地位也在增长
第四章 国家战略环境
•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 第三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一、战略环境的主要内容
• 战略环境主要有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 • (一)国际战略环境 •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时期内由世界各主要国家在战略利益的矛盾、
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时代特 征、世界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趋向、世界及周边地区战争与安 全形势等。国际战略环境的范围显然极其广泛,但对于某一国家(集 团)的战略指导者来说,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时代特征。 • 二是国际战略格局。 • 三是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 • 四是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 • 五是周边安全形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一)地区安全合作 • (二)国际反恐怖主义合作 • (三)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 (四)军事交流与合作 • (五)军备控制与裁军 • (六)核裁军问题 • (七)化学和生物武器裁军问题 • (八)导弹防御和防止外空军备竞赛问题 • (九)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扩散问题
返回
第三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 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 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世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周边 地缘环境最为复杂。
•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焦点问题
•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充满变数,如朝鲜核问题等, 对我国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近年来,朝鲜半 岛局势以及朝鲜核问题再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 (一)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变 • 1.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明显增多 • 2.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加剧 • 3.跨国性问题日益严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二)局部战争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威胁 • 1.局部战争的多发性 • 2.局部战争的破坏性 • 3.局部战争引起国际组织的更多介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五)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虽然美苏争霸世界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但霸
权主义仍未退出国际舞台,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推行霸 权主义更加肆无忌惮,一些地区霸权主义也乘机抬头。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 政治强权有所发展。 • 军事干涉更加频繁。 • 经济制裁逐渐增多。 • 文化渗透日趋公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三、世界安全形势分析
• 当代世界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之下,绝大多数国家正在致力于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更加强调安全合作、共同安全 等安全观,重视运用多样化的安全机制,努力争取持续稳定与和平的 国际环境。然而,国际安全形势并不令人乐观,人类和平与发展仍然 面临多元化威胁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二)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 • 经济全球化可以促成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各国经济实行优势互补
和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它也是一柄“双刃剑”,有着不 可忽视和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负面影响主要 表现为对资本、技术、贸易、市场的争夺加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主要是面临着保护和发展本国经济、打破发达国家的经济垄断和封 锁、提高参与国际竞争力等严峻的挑战。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二)国内战略环境 • 国内战略环境是指对筹划、指导战争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国内社会环境
与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基本 情况和地理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综合 国力等。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以下情况。 • 一是地理环境。 • 二是政治环境。 • 三是综合国力状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三)大国较量仍在继续但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 • 冷战结束后,尽管大国之间加强了对话与合作,但相互较量并没有停
止,较量的重点已从冷战时期的以军事力量为主,转向以科技为先导 、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 • (四)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赛更加激烈 • 由于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使全球性军备竞赛有所降温。但是,一些地 区性的军备竞赛有所升级,特别是世界各国质量建军的步伐大大加快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 二、战略环境基本判断
• (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 • 尽管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和平是当代国际形势的主题之
一,但局部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由于历史结怨、格局转换、民族矛 盾、宗教对立、力量失衡、外部插手、资源纷争、武器扩散等因素, 导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一度出现增多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