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政治格局
【共同社报道 】2012年3月24日,日本外务 省拟定2012年《外交蓝皮书》草案。
该草案认为,鉴于中国军力上升以及亚太 地区安全形势严峻,日本应以日美同盟为 基轴,通过主动努力作出积极贡献,同时 强调开展日美中3国对话的必要性,体现对 华采取“软硬兼施”战略的特征。
因钓鱼岛争端,2012年,中日关系跌至中日 邦交正常化40年以来的最低点 2012.11.5温家宝 和野田在第9届 亚欧首脑会议 上擦肩而过
防止核扩散、航道安全、反恐、跨国犯罪和疾病 防治; 民间的频繁交往
中美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6大类60多个对话和磋商机制 政治、经济、军事、执法、科技、教育、 能源、环保、航空等方面 有助于消解猜疑、避免关系倒退、培育政 治互信
中美相互需求的关系发生变化
中国对于美国的需求趋于稳定 美国对于中国的需求明显上升
2011各国经济排名
(名次;百万美元;占全世界GDP百分比)
1 美国 2 中国 3 日本 4 德国 5 法国 6 巴西 7 英国 8 意大利 9 俄罗斯 10 印度 11 加拿大 15,064,816 6,988,470 5,855,383 3,628,623 2,808,265 2,517,927 2,480,978 2,245,706 1,884,903 1,843,382 1,758,680 21.52% 9.98% 8.36% 5.18% 4.01% 3.60% 3.54% 3.21% 2.69% 2.63% 2.51%
美国的军事实力
目前美国国防财政预算世 界第一。 二战以来,美国军费开支 一直居各国之首。
唯一在全球部署海军、空 军和地面部队的国家。 海外军事基地 850个。 从欧洲、中东和北非波斯 湾到亚太、印度洋、巴拿 马、加勒比海 等地都有美 国的军队。
美国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主导着世界 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核能 宇航 生物技术 电子技术 通讯 ……
2、现阶段有助于中美关系 稳定的因素
(1)中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双方共同利益扩大 (3)中美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4)中美相互需求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中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010年美国GDP总量达14.66万亿美元,中 美经济总量差距为8.87亿美元 中美人均GDP差距呈持续缩小趋势
2012下半年以来,汽车、电子产品、旅游等 几个日本对华的强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 的下滑。 9月26日消息,丰田、日产、马自达三家汽 车厂商已决定减少其在中国国内工厂的汽 车产量,丰田已经停止了在广东、天津的 两家工厂的生产。 不仅如此,抵制日货甚至扩大到了医药、 工程建筑等领域。
中 日 俄 英 法 德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巴西 超意大利,印度超加拿大
1、美国146578 2、中国 58790.61 3、日本 54607.30 4、德国 33115.99 5、法国 25795.21 6、英国 22508.32
7、巴西 20867.75 8、意大利 20517.08 9、印度 16245.52 10、加拿大15743.93 11、俄罗斯14647 12、西班牙14086.77 13、澳大利亚12362.81 (单位:亿美元)
2000 2010
37倍 10倍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美国蓝皮书》
双方共同利益扩大
经贸关系 ---2003年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超过日本 2006年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取代墨西 哥,仅次于加拿大。 美国是中国除欧盟外的最大贸易伙伴。 地区层面的合作——朝核危机、维持东亚稳定
(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向俄亥俄州选民表示)
中国威胁美国?
2009,中情局开出10大威胁美国安全名单, 中国赫然名列其中,排在第9位。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不但具 军事威胁,经济的影响力更巨大。
中美关系总体趋势向好 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用意很明显,即遏制 日益崛起的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表现将对未来中美关系 起到重要影响
(二)中日关系
1、中日关系的发展
40年来,中日关系平稳发展 (1)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5日-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 来总理的邀请访华。 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表示结束 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98年,中日双方确定共同建立“致力于和 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3)实现了军事高层间的互访和会谈。 (4)经济往来频繁。
50年代,中苏同盟(不平等) 60年代,论战 70年代,武装对峙,关系极度恶化 80年代,谈判 90年代以后,战略合作 2001年,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 条约》 睦邻友好-建设性伙伴-战略协作伙伴
2、中俄关系的现状
(1)两国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成熟期 (2)共同的战略需求促进中俄关系稳定发展
两极格局的终结
1989年东欧剧变 1990年两德统一 1991年华约解散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一、当前国际政治格局
1、“一超”——美国 经济、军事、教育 、科技
全方位
美国的经济
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 钢铁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 铝产量生产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 汽车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一 肉类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 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麦 产于美国 …… 全球多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证券市场是世界 经济的晴雨表
1982年,美国在《817公报》中对中国做出 的第三项承诺:
“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 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链接:网友列举美国历年对台军售清单
2011年,中国外贸顺差1500亿美元,美国逆 差7372亿美元 中国偷走我们的设计、我们的专利和我们 的技术。如果我当选总统,将会结束这种 情况。
(911;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 “显然,两国经济相互依赖,但现在恰好是美国 人更依赖中国人。”,“如果给中美经济相互依 赖程度确定一个比例,那么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度 为40%,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度则为60%”。 (俄罗斯专家 卢济亚宁 )
3、当前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
人权问题 台湾问题 贸易平衡问题
2011,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法、英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 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中反对,印度、南非、巴西、黎巴 嫩弃权,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美国等赞成,草案未 能通过。
3、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
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 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 (1)除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舞台 上的影响力加大; (2)各种国际力量重新分化和组合; (3)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冷战时联合国组建“多国部队”的次数非常有限 冷战后联合国“多国部队”已成为国际社会干预某国内部 纷争的常态)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 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 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 实力”。
一个由13个英属殖民地组成的弱小的联邦国 家,在20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 国,不仅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与 文化因素有关。 英语 大片 牛仔裤 可口可乐、麦当劳
第二章
当前国际政治格局 及中国的外交政策
一、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主要的大国关系及其新特点 三、中国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和压力 四、中国的外交策略
二战后形成美苏阵营对抗的两极格局。
19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 现阶段,世界政治格局正处于走向多极化 的过渡期
(2)领土争端
东海大陆架 钓鱼岛
(3)美日关系 (4)台湾问题
东海
中国:自然延伸
日本:中间线划分
3、中日关系走向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在雅加达提出建设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希望 尽快扭转中日关系发展的困难局面。
1,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 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 好合作关系。 2,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 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正确认识和对待 历史,就是要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不再做 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 3,正确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十三亿中 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 “台独”。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上述承诺。 4,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 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 5,进一步扩大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 交往,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推动经济务实合作 俄罗斯海关统计显示,中国已成俄最大贸易伙伴 2012年4月09日 俄罗斯联邦海关局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 月,中国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 理解并支持对方的发展道路 国际政治活动中的相互支持
2010年军费开支前十
1、美国6980亿美元 2、中国1190亿美元 3、英国596亿美元 4、法国593亿美元 5、俄罗斯58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