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氧气同步练习题1. 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A.氧气B.氮气 C. 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A. 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B. 夏季食物腐败C. 秋季山林着火D. 冬季河水结冰3. 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4. 下列对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不易溶于水C. 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D.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6. 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 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B. 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C. 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D. 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7.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可燃性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 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 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8. 小彦用煮沸后刚冷却的水养鱼,不久鱼儿却死了,下列哪一项叙述比较能合理解释此现象()A.水中的细菌在煮沸的过程中被杀死B.水中的溶氧在煮沸的过程中逸出而减少C.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二氧化碳D.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氮气9.下列哪一种情况,钢丝绒最容易生锈()A.干燥的钢丝绒在纯氧中B.潮湿的钢丝绒在空气中C.潮湿的钢丝绒在纯氧中D.干燥的钢丝绒在空气中10.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C.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11. 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无气味B. 密度比空气略大C. 不易溶于水D. 能助燃,供给呼吸12. 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 空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13.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A. 木炭B. 红磷C. 铁D. 硫14. 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②③B.①⑤C. 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5. 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 向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用燃着的镁带伸入各瓶16.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17.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B.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D.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烟雾18.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 .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D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19. 红磷常用作军事上做烟幕弹的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在田径比赛中,发令枪子弹所用原料之一也是红磷,你认为记时员开始按表的依据是__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气体,试将该物质写在空格内。
(1)小动物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23、如图为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b c d(2)向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的方法(3)实验中看到的现象:碳酸氢铵逐渐就少,同时看到试管壁上有水滴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就浑浊了,还能闻到一股氨气的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加热碳酸氢铵产生了三种物质。
(4)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俗称碳铵,通过本实验,请你谈谈如何合理的使用这种化肥?2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白:(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3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如图所示,取一根约10cm 长的玻璃管,用试管夹夹住,然后将玻璃管斜插入烧得很旺的蜡烛火焰内层,这时可看到玻璃管口有青烟冒出,用一燃着的火柴引燃青烟,看到青烟能燃烧。
由此你大胆的猜想“青烟”中可能是什么物质: 1、 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2、判断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 .发出白光B .放出大量的热C .生成大量的白烟D .红磷逐渐减6、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用潮汐能发电B .能电灯照明C .用干电池作电源D .用电动机带动水泵将水抽到高处 7、下列各组物质中自然界里天然存在的A .光导纤维和玻璃B .石油和煤炭C .颜料和橡胶D .水泥和石灰8、“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即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则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A .均为物理变化B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C .均为化学变化D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9、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A .量筒B .烧杯C .试管D .蒸发皿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剩的药品不能乱丢,要放回原瓶(1)燃烧(2)太阳能或生物能B.将用剩的药品倒入下水道C.实验中不慎将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迅速用湿抹布扑灭D.为缩短实验时间,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前,不需要预热1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俯视读数。
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A.大于15mL B.等于15mL C.小于15mL D.无法确定13、壹圆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进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14、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以下操作不规范的是15、下列实验的操作没有错误的是A.滴管紧靠试管内壁滴加试剂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对着手心C.用嘴吹灭酒精灯以节约酒精D.用50mL的量筒量取4mL水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 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花香四溢C.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B.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C.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6.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7.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8.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9.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10.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物质B.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D.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灾难11.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12.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14.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1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6.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17.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18.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