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合政办〔2009〕12号关于印发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合政〔2008〕135号,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对象为注册在合肥地区,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企(事)业法人。
第三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方便企业、简化办理程序的原则,实行公开申报、窗口受理、媒体公示、阳光操作。
第四条成立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复审小组(以下简称复审小组),由市创新办牵头,市财政局、发改委、科技局、经委、监察局等有关部门组成。
复审小组负责审核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有关事项。
市财政局、创新办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安排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第五条建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和监督体系。
负责实施本细则的市直各责任部门要加强管理,密切配合,加快审核审批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第二章分则第六条《政策措施》第1条项目资助。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0-30日。
(二)申报材料:年度申报指南规定的相关材料。
(三)办理程序:1.市科技局、经委每年年初根据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分别编制全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软件、新材料、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和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汽车、家电制造)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复审小组审核、发布;2.企业申报,市行政服务中心政策兑现窗口(以下简称窗口)受理;3.市科技局、经委提出评审方案,报复审小组审核后分别组织评审;4.评审结果经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5.市科技局、经委分别与项目单位签订合同。
第七条《政策措施》第1条国家拨款配套。
(一)配套范围: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中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拨款支持的项目。
(二)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三)申报材料:申请报告、《配套资助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立项合同或资金计划、资金到帐凭证(各一式3份,附《配套资助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四)办理程序:单位申报,窗口受理;市创新办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八条《政策措施》第2条自主创新重大项目(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支持。
(一)申报时间:全年。
(二)申报材料:《合肥市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式10份)。
(三)办理程序:1.项目申报单位编写《合肥市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部门和县(区)、开发区推荐;2.市创新办汇总受理,复审小组提出评审方案报市政府同意;3.市创新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经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4.市创新办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年度计划、签订合同。
第九条《政策措施》第3条涉及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
(一)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二)申报材料:申请报告、《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项目资金证明材料(合同、发票、支付凭证)、建设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各一式3份,附《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申请表》电子文档)。
(三)办理程序:1.市经委每年年初根据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年度计划,编制、发布我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产业链缺失环节和薄弱环节的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2.企业申报,窗口受理,市经委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条《政策措施》第3条市外科技型企业来我市注册上市奖励。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0日—30日。
(二)申报材料:申请报告、《企业上市奖励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募集资金、在我市投资等相关证明材料(各一式3份,附《企业上市奖励申请表》电子文档)。
(三)办理程序:企业申报,窗口受理,市发改委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政策措施》第4条各类研发机构奖励。
(一)奖励标准:1.新认定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奖励500万元;考核优秀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新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奖励200万元;考核优秀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
2.新认定的国家级检测中心,奖励100万元;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咨询中心和军转民研发机构,奖励50万元。
考核优秀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
3.新认定的符合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奖励50万元;新认定的符合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和省级检测中心,奖励30万元;新认定的符合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省级创新咨询中心、军转民研发机构,奖励20万元。
上述机构考核优秀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
4.新认定的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奖励10万元。
(二)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三)申报材料:申请报告、《新认定各类中心及考核优秀奖励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认定批准或考核文件(各一式3份,附《新认定各类中心及考核优秀奖励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四)办理程序:单位申报,窗口受理;市创新办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政策措施》第5条创新型企业奖励。
(一)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二)申报材料:申请报告、《创新型企业及标准制定奖励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认定或试点批准文件(各一式3份,附《创新型企业及标准制定奖励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三)办理程序:企业申报,窗口受理;市创新办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政策措施》第6条创新型企业所得税奖励。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日-10日。
(二)申报材料:申请报告、《自主创新税收奖励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批准文件、缴纳企业所得税当年和上年证明(各一式3份,附《自主创新税收奖励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三)办理程序:企业申报,企业所在县、区(开发区)财政局汇总后缴至窗口受理,市财政局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政策措施》第7条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增值税奖励。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日—10日。
(二)申报材料:申请报告、《自主创新税收奖励资金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认定文件、缴纳增值税当年及上年证明(各一式3份,附《自主创新税收奖励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三)办理程序:企业申报,企业所在县、区(开发区)财政局汇总后缴至窗口受理,市财政局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政策措施》第8条中央在肥科研院所转企改制税收奖励。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日-10日。
(二)申报材料:申请报告、《自主创新税收奖励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转企改制批准文件、企业缴纳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缴纳证明(各一式3份,附《自主创新税收奖励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三)办理程序:单位申报,窗口受理,市财政局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政策措施》第9条制定标准奖励。
(一)奖励标准:1.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奖励50万元;2.主持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奖励40万元,主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奖励30万元。
(二)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三)申报材料:申请报告、《创新型企业及标准制定奖励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标准(各一式3份,附《创新型企业及标准制定奖励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四)办理程序:企业申报,窗口受理;市创新办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政策措施》第10条各类获奖奖励。
(一)奖励标准:1.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奖励50万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奖励30万元;2.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奖励20万元;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励15万元;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奖励10万元;3.其余奖励标准按照《政策措施》第10条规定执行。
(二)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三)申报材料:申请报告、《各类获奖奖励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各类证书或批准文件(各一式3份,附《各类获奖奖励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四)办理程序:企业申报,窗口受理;市创新办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政策措施》第11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省拨款配套。
(一)配套范围:我市企事业单位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产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计划和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支持的项目。
(二)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三)申报材料:申请报告、《配套资助资金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立项合同或资金计划、资金到帐凭证(各一式3份,附《配套资助资金申请表》电子文档)。
(四)办理程序:单位申报,窗口受理;市创新办初审,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政策措施》第11条县(区)、开发区获得国家批准或认定的各类产业基地资助。
(一)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二)申报材料:申请报告、批准文件、产业基地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各一式3份)。
(三)办理程序:单位申报,窗口受理,产业基地批准部门的市级对口单位审查,复审小组提出资助意见、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政策措施》第12条公共技术研发等平台建设资助。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日-10日。
(二)申报材料:年度资助方案规定的材料。
(三)办理程序:1.市科技局每年年初依据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合肥市公共技术研发等平台建设考核办法》,提出年度资助方案,复审小组审核、发布;2.建设单位申报,市科技局组织评审,提出资助意见,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条《政策措施》第12条公共技术研发等平台运营费用资助。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日-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