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
根据病史和皮疹表现,临床考虑什么疾病? 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如何针对问题进行护理?
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主讲人: 皮肤科
王惠
目录
CONTENT
一
定义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
组织病理
四
临床表现
五
诊断及检查
目录
CONTENT
六
治疗
七
疾病相关护理
八
健康教育
.
一、定义
多形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自限性 皮疹多形有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等 特征性皮疹为靶形损害即虹膜状皮疹 有不同程度黏膜损害,少数有内脏损害 春秋季节好发,男性略多于女性,10-30岁发病率高,20%
(2)皮肤瘙痒、红肿和有水疱的患者,涂炉甘石洗剂止痒。 如有破损、糜烂、渗液者,定时湿敷(20分钟/次),有大疱者抽 吸疱内渗液后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保护。
(3)密切观察皮疹的进展情况、分布及性质,以便及时处理。 经治疗多数患者于3~5天结痂,逐渐脱落长出新皮肤。
护理措施
3.饮食护理
(1)给予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 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溃烂;禁用 鱼、虾、牛奶等易过敏的食物。
3.告前前驱症状,发热、瘙痒、轻度红斑,及 早就医
4.特殊药物做过敏实验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THANK YOU.
A
多形红斑 (A:靶形红斑;B:水疱和 大疱损害;C:重症型累及 C 黏膜)
五、诊断及检查
1.诊断 本病皮疹多形,有典型的靶形损害,好发于四肢末端,对称分布,有黏膜损害,重症者有发 热等全身症状,组织病理上有个别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合并HSV感染时皮损部位HSV抗 原检测阳性,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2.鉴别诊断
案例分析
男性,30岁。全身红斑1周。 1周前患者感头痛、乏力后出现双上肢及躯干红斑,皮疹。 初起为米粒大小红斑,逐渐扩大至1分硬币大小,中心颜色较深, 呈青紫色,伴有轻度刺痛。 4年来每逢春季均有类似发病。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查体合作,心肺检查 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躯干散在分布多数直径1-2cm的水肿性红斑,境 界清楚,部分中央为青紫色,有水疱(图)。口腔及眼部未见受累。
(一)离心性环状红斑 红斑环状、多环状,缺乏典型的靶形皮损,常无黏膜损害,组织
病理上表皮无角质形成细胞坏死。
五、诊断与检查
(二)寻常性天疱疮 皮疹以大疱为主,尼氏征阳性,无靶形皮损,组织病理上表皮
有棘刺松解现象,疱腔内有棘刺松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表皮内有IgG细胞 间抗体。
五、诊断与检查
为青少年
典型的靶形损害由3带组成,内带为中央部位略凹陷,颜色深,呈暗红 色或紫红色,有时为紫癜或水疱;中带为水肿性隆起,色淡;外带为淡红色斑, 境界清楚。缺少任何一带均称不典型靶形损害。
多形红斑除有典型皮疹外,有时还出现环状、多环状、弓形红斑。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感染、药物、食物及物理因素(如外伤、寒冷、日光、放射线等)均可引起本
护理措施
眼部护理
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眼部, ,注意清除分泌物、脱落痂皮及
睫毛。遵医嘱使用滴眼液。
口腔护理
碳酸氢钠漱口, 干裂涂鱼肝 油
泌尿道护理
多饮水 勤排尿
八、健康教育
1.因用药引起此病的患者,今后不能随便用药,应到 医院就诊
2. 出院后在门诊病历注明对何种药物过敏, 再次就诊告知医生,避免重复使用该药Βιβλιοθήκη O4 疼痛 与皮肤
破损有关
2
体温过高 与皮损感染有关
5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治疗及护理 知识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口腔黏膜受损进食困难有关
护理措施
1.消毒隔离
(1)因患者易并发感染,有条件者住单间或与感染 患者分房间居住。每日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温 在18~22℃,使患者保持一种无汗或少汗状态。
(2)严格控制陪伴人数和探视次数。用含氯消毒 液湿拖病室地面1-2次/日,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 生。
护理措施
2.皮肤护理
(1)提供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及时清 扫皮屑,勤换舒适内衣。修剪患者指甲以免抓伤皮肤。注意 保持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皮肤受压,避免 擦破皮肤。家属接触患者前后须用肥皂洗手,以免发生皮肤 感染。
以上改变与取材皮损部位有关,靶形损害中心区表 现为表皮型变化,边缘区表现为真皮型变化。
四、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关节及肌肉酸痛。
2.皮损特点 (1)红斑-丘疹型:暗红色斑或风团样皮损,中央为青紫色斑或紫癜,形如同心圆状 靶形皮损。 (2)局限性水疱型:介于轻症和重症型之间。皮疹以水疱为主,红斑中央为水疱, 或红斑为水疱围绕。 局限于四肢末端部位,有粘膜损害。 (3)重症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全身泛发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虹膜样 斑点或瘀斑,其上出现水疱、大疱B 或血疱,尼氏征阳性。可累及多部位黏膜。
(2)进食困难者静脉补充营养。
护理措施
4.药物护理
(1)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缓解变态反 应对人体的损害。监测心率、血压、血糖、电 解质及观察消化道有无出血。对体质较差患者 在输入激素前先静脉输入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 预防应激性讚疡发生。
(2)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是由健康人血液提取 的纯生物制品,输人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有无发热、 寒战、皮疹等不良反应,输液时应先慢后快。
(三)固定性药疹
红斑孤立存在,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和体孔周围,消退后留色素沉着, 有服药史。
诊断与检查
(四)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
为药物引起的变态过敏反应,初期出现猩红热样皮疹,迅速出现多数小脓 疱,可出现水疱、紫癜和不典型靶形皮损,水疱尼氏征阳性,亦有黏膜损害, 与重症型多形红斑相似,但前者广泛性小脓疱,组织病理上表皮内有海绵 状脓疱,真皮乳头内有嗜中性粒细胞聚集,无单个角质形成细胞
七、 疾病相关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1.一般情况 2.是否与环境、季节、药物、饮食、接触、接种疫苗有关 3.有无伴发良恶性肿瘤 4.家族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 5.诊疗经过
LOGO
1.躯体评估,包括生命征、意识状态、全身营养状况睡眠状况、饮食状况、 排泄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
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2.表皮型: 表皮内个别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呈深红色,核固缩或消失,基底层液化
变性,真表皮分离,可形成表皮下水疱
三、组织病理
3.混合型: 多数病例为真表皮型混合存在,真表皮连接处有淋
巴细胞浸润和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形成界面皮炎,严重时 形成表皮下水疱,表皮水肿,有海绵形成,有时见表皮内 小水疱和细胞外移,有少数角质形成细孢坏死。真皮上 部水肿,有红细胞外溢,但无嗜中性粒细胞、核尘等血管 炎改变。
2
2.评估患者皮肤损害的好发部位、范围、大小、数量、黏膜受累程度等。 身体状况
3.评估患者是否伴随瘙痒和热
4.评估患者皮疹的皮纹走向。
3 5.患者是否伴有感染、低蛋血和水电解质紊乱等。
心理社会状况
1、有无焦虑、恐惧等 2、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对治疗的依从性
护理诊断
1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免疫反应所致 皮肤炎性反应有关
(五) 二期梅毒
暗红色结节和硬块。
五、诊断及检查
(1 )血白细胞增多、贫血以及红细胞(血沉)增快。 单纯疱疹一、二型病毒抗体检测
(2)组织病理示表皮可有坏死和大疱形成,真皮 浅层水肿,毛张充血,管壁出现纤维蛋白样变性, 周围有淋巴细胞、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六、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寻找病因,疑为药物引起应停用一切可疑药物。轻者数周内自愈, 仅需对症处理。重者需积极治疗。 1.外用药物 消炎、收敛、止痒及预防感染。(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 2.系统用药 (1)轻症患者口服抗组胺药。 (2)重症患者应尽早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药。 (3)支持疗法。 (4)明确合并感染如HSV感染,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二)发病机制 1.病因不明者称特发性多形红斑,病因明确者称症状性多形红斑。 2.轻型多形红斑与HLA-DQw3密切相关,而重症多形红斑则与药物异常代谢相关。
三、组织病理
分真皮型、表皮型和混合型。
1.真皮型: 显著水肿,可形成表皮下水疱,真皮上部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