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1
摘要风险管理引入税收征管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
建立健全科学、严密、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对当前和潜在的税收风险进行确认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事中预警控制,科学地监测和有效地防范、化解税收风险,实现税收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今后税收征管工作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谈谈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措施
一、明确税收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从分析、归集各类涉税信息着手,将风险管理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定、风险应对三个阶段。
风险识别阶段,一般通过分年度、季度对各类信息收集和特征归纳,运用推理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照税收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和特征库,针对不同角度和领域,找到税收风险点,对识别出的风险点进行定性分析。
风险评定阶段,对识别出的风险点,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对纳税人的风险级别进行统一的、基础性的评定。
税收风险大小以税收风险积分表示,以税收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造成税款流失的严重程度即强度为主
要评价因素,通过设立风险评定项目分值和风险强度系数,计算风险积分,按季对纳税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分为一至五个等级,五级最高,一级最低。
风险应对阶段,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
采取差别化的管理和服务。
各业务科室、基层局各职能部门可以直接参与到具体的风险应对工作中,形成纵向各层级、横向各部门的联动互动、协调协同的风险应对工作机制,确保税收风险管理取得实效。
二、强化税收分析
税收风险管理中,风险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成为风险管理体制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
而加强对税收风险点的识别和定位,对税收风险点进行详细分析则是有效识别和定位税收风险,构建合理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工作。
高质量的分析工作可以不断提高各级税收管理层的税收风险预警能力。
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税收分析可以细分为经济税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管理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分析。
其核心内容是依托信息平台,根据内外部数据来源,对税源企业进行分类分级,明确各级税源监控的。
标准、范围及要求,按照风险级别排序,采取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措施,合理地配置税收管理资源,提高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健全税收管理机制,建立专业化的风险控管运行机制
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程序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各级管理层,通过转变管理职能,逐步建立满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要的各类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管理机制、风险信息情报采集交换机制、风险信息分析识别管理机制、风险等级估算排序管理机制、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管理机制、风险应对措施实施管理
机制、风险管理全程监控评估机制等。
建立税收风险管理规划目标管理机制。
承担税收风险战略规划管理的税务机关,通过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形成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管理工作机制,承担系统风险管理的规划管理工作,对规划期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方针策略、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作出系统性安排。
对规划期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在规划期末,对作出及时的总结评估,为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持续完善,为未来税收风险战略管理的规划安排提供改进建议。
四、有效监督保障
在实施强化税收分析、风险管理控制的过程中,对税收征管工作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是风险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有效保障。
其中既包括对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的监督,又包括对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的监督。
一是对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的监督。
最有效途径是畅通偷税举报查处渠道。
拓宽举报途径,采取直接、书信、电子等多种形式受理举报。
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和保密制度。
对于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泄露举报人有关情况致使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对税收机关执法监督。
可以具体为税务系统外部监督和税务系统内部监督。
在税收执法的外部监督上,主要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税务机关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调查或评议,督促税务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
同时深入税收征管一线,对各级税务
机关及税务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所进行监察。
保障政令畅通,防止行政执法权及税收管理权的滥用,杜绝职务违法行为;同时应进行立法控制。
这不仅是要求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而且要求行政机关(如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以行政法规、规章等形式对税务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等应遵守的程序进行规范。
第一,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税法的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税收自由裁量的广度和幅度。
第二,加强税收行政程序立法。
我国还没有税收领域统一的《税务行政程序法》,程序方面的执法只能按照税法中的个别规定或参照《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进行。
第三,加强税收行政责任立法。
内容主要是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恰当性。
合法性主要从执法主体资格、执法权限、执法目的、执法证据、执法程序、适用法律法规六个方面审核。
结语: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务系统也在逐步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税源的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水平,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源风险管理系统,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