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钙化积分解释指南
1、胸痛、多种危险因素、年轻患者或绝经前的女性患者应该应该采取更积极的处理和治疗措施。
2、钙化积分的解释:
●临床要求钙化积分,并综合其它因素(年龄、性别、症状、危险因素)作出决策;
●对于任何年龄的理想的钙化积分是0,钙化积分在超过75%或分布在2根或更多血管时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因为冠状动脉钙化是粥样斑块十分明显的标志,1-3年的随访有利于观察粥样硬化的进展;
●积分为0时说明没有冠状动脉钙化,意味着99%的病例没有明显的动脉狭窄。
但是并不说明没有软斑块,尤其在年轻病人和严重吸烟者。
增加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可提高冠心病风险分级准确性
作者:AAAS 来源:美国科学促进会日期:2010-04-30
6)。
心病风险的分级依然不是很清楚。
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的Polonsky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确定在一个冠心病预测模型中,在基于传统的风险因子之上再增加CACS是否能够提高冠心病风险分级的精确性。
研究人员用电脑断层扫描(这是一种成像的方法)的方式对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Multi-Ethnic Study o f Atherosclerosis ,MESA) 中的6814名参与者的CACS进行了估测。
该人群组没有已知的心血管疾病。
模型-1中所用的风险因子有年龄、族裔、性别、是否抽烟、是否使用降压药、收缩压以及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值。
模型-2在这些风险因子之上再增加上了CACS。
研究人员通过对模型-2与模型1进行比较来计算风险重新评估的改善净值。
在一个最终有5878人的群组中,在一个中位数(中点)为5.8年的随访期中发生了209起CHD事件,其中122起为严重事件(其中包括心肌梗塞、因CHD而死亡,或因心脏停搏而实行复苏术)。
研究人员发现,与模型-1相比,模型-2显著改善了风险预测的结果。
在模型-1中,团组中有69%的人被划分到风险最高或最低的部类之中,而在模型-2中,这一数字为77%。
在模型中加入了CACS之后,这些经历了心血管事件的人中有另外23% 的人被重新归划到高风险部类,而那些没有经历心血管事件的人中有另外13% 的人被重新归划为低风险部类。
在中级风险的人中,有16%的人被重新划归到高风险组中,而39%的人则被划分到低风险组中。
研究者写道:“本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一个取自4个美国族裔人群的无症状样本中,当传统的风险因子之中加入了CACS之后,它可显著改善预测患者发生CHD事件的风险分类。
加入个人的CACS 可获得比仅使用传统的风险因子对CHD未来风险的更为精确的估计。
”
“这些结果可鼓励人们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评估:用CACS来评估临床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