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题训练答案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 A .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 .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C .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D .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和G mg =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质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和=G mg 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铜球的质量,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根据=m V ρ可知,铝球可能比铜球轻,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可知,铜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故D 不正确,符合题意。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7.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 )A. 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发现球恢复原状,说明温度升高使球内气体密度变大B.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快的比热容小D. 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说明蒸发吸热 【答案】A【解析】【解答】解:A 、乒乓球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气体压强增大的缘故,故A 错误;B 、红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经过扩散运动分布到整杯水中,因此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故B 正确;C 、由Q=cm △t 可知,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快的比热容小,故C 正确;D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过一会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故D 正确.故选A.【分析】(1)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重新鼓起来,这过程乒乓球内的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可知是吸热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3)由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8.题目文件丢失!9.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天平、量筒、烧杯B.天平、烧杯、刻度尺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D.量筒、烧杯、刻度尺【答案】D【解析】【详解】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李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唐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并通过计算查表对照,知道该液体可能是()A .硫酸B .水C .煤油D .盐水 【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烧杯的质量为25g ,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45g 时,液体的体积为25cm3,液体的质量为:m =m 2−m 1=45g−25g =20g ,液体的密度为:ρ32025m g V cm===0.8g/cm 3=0.8×103kg/m 3,由表可知,该物质是煤油。
故选C.1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关于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B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这样不会砸伤演员,这主要从密度的角度来考虑的C .机器底座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这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D .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下降,热空气下降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周流过来形成风 【答案】D【解析】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故A 正确;B 、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泡沫塑料,故B 正确;C 、机器工作过程中,为减轻震动,降低重心,所以底座质量应尽可能地大,因此在体积一定时,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制造机器底座,故c 正确;D 、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ρmV=知道空气的密度变小而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故D 错误。
故选D .12.李华同学在称量范围内用天平测质量时,在天平的托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你认为解决的办法是 A .移动游码 B .旋动平衡螺母C.左右相互交换托盘D.移动游码或旋动平衡螺母【答案】A【解析】A.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此时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符合题意.B.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C.天平的左盘和右盘不能调换.不符合题意.D.只能移动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故选A.1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A.30.5g/cmB.31.25g/cmC.30.75kg/mD.30.75?g/cm【答案】D【解析】(1)由图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40g,则量杯的质量m杯=40g;(2)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100g由ρ=mV可得:ρ×V1+m杯=100g,ρ×80cm3+40g=100g,解得液体的密度:ρ=0.75g/cm3.故选D.点睛: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40g,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40g;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为100g,据此求液体密度.14.题目文件丢失!15.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A .倒入的质量m 甲一定小于m 乙B .倒入的质量m 甲可能等于m 乙C .倒入的质量m 甲可能大于m 乙D .倒入的体积V 甲一定等于V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 .由题意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两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
可理解为:在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时,甲液面升高得快些,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质量相等的原液体,甲容器满了,而乙容器还未满,所以,两容器都倒满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液体的总质量,即倒入的质量m 甲一定小于m 乙,故A 符合题意,BC 不符合题意;D .由图知,A 容器的底面积大于B 容器的底面积,所以,乙液体的体积小于甲液体的体积,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根据mVρ= 可知,ρρ<甲乙,由A 知,m m <甲乙,故根据mVρ=可知,倒入的体积V 甲一定不等于V 乙,故D 不符合题意。
16.甲乙两个密度均匀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边长之比a 甲:a 乙=1:2,甲乙这两种金属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 =3:1,则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之比是( ) A .2:3 B .3:2C .3:4D .3:8【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的质量为3=m V a ρρ=甲甲甲甲甲乙的质量为3=m V a ρρ=乙乙乙乙乙甲与乙的质量之比为333313==()128m a m a ρρ⨯=甲甲甲乙乙乙 故选D 。
1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 g 和 20 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 g ,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124 g B .122 gC .118 gD .116 g【答案】D 【解析】解析: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正确放置方法是“左物右码”,被称物体的总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果物、码位置放反,在不使用游码的情况下,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就可为物体的质量;若使用了游码,则相当于右盘中质量增加了,因此必须用左盘中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才等于物体的质量.所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m=100g +20g -4g=116g , 故D18.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张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出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 ,并根据数据绘出了m -V 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0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B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3C .该液体密度为2g/cm 3D .量筒质量为40g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液体体积是60cm 3时,这个总质量是80g ,当液体体积是20 cm 3时,这个总质量是40g ,可知道该液体密度是33380g -40g1g/cm 60cm -20cmρ== 所以60cm 3的该液体质量是331g/cm 60cm 60g m V ρ==⨯=从图中还可知道,60cm 3的该液体,对应的总质量是80g ,那么该量筒质量是-80g -60g 20g m m m ===总量筒故选A 。
19.如图所示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A .ρA <ρB B .ρA =ρBC .ρA >ρBD .无法确定【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解法一:在图象上取一体积值,比较对应的质量大小,得出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解法二:在图象上取一个质量值,找到对应的体积,得出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解法三:可以根据ρ=mV,用倾斜度的大小直接判断. 解法一:在横坐标轴上取一体积V 1,作出对应的A 、B 质量为m A 、m B ,可以看到m A >m B ,则有ρA =A1m V >ρB =B 1m V .故选C .解法二:在纵坐标轴上取一质量m 1,作出对应的A 、B 的体积为V A 、V B ,可以看到V A <V B ,则有ρA =1A m V >ρB =1Bm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