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因此,低年级写作应放低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注意方法的引导,才能让孩子们敢写、乐写、从而会写。
一、让教材为孩子们的写话架设一座彩桥
1.佳句仿写。
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构成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
”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一篇篇精美典范的习作例文,形象地描写,准确地表达,恰当地遣词造句,都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和引领。
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如:教《一只小羊羔》指导学生思考:“放学了,巴特在回家的路上,听见哗哗的叫声。
”这四句,要求学生写一句内容有所不同的话。
学生有本可依,大显身手,写出不少佳句。
如:每天傍晚,小明跟爷爷一起在山上放牛,还唱着山歌。
又如:下课后,我在座位上想,张老师等您来了,我一定对您说,您能不能让我当小组长。
又如阅读《吃墨水》让学生照“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拉去漱口”样仿造。
“小青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是不好的习惯。
”
2.佳段仿写。
佳段是指课文中最有特色、最适合语言训练的段落。
摹仿佳段,不仅能加深对佳段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话
兴趣、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谓一式多练多得。
如:《黄山奇石》第2-5自然段都是佳段,学生读后自选喜欢的一个自然段为摹仿段,再任选第6自然段略写的三种奇石中的一种写一段想说的话。
又如学习了《给盲婆婆的蝈蝈))一丈,让学生仿第三小节的写法,进行拓展练习:蝈蝈的歌声还会把盲婆婆带到哪儿,让盲婆婆看到怎样美丽的景象?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这样,从句到段,一路走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方法,提高了写话的能力。
3.给图配文。
给图配文,即学生准确审视图意后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完成给图配上一段文字的任务。
如:让学生给《不要捕蜻蜓》这幅画配上一段文字:夏日的一天,小明、小刚拿着网子正在院子里捕蜻蜓,一位大姐看见了,马上走过去劝阻说:“蜻蜓是益虫,专吃蚊子等害虫。
不要捕捉它。
”两个人听大姐姐这么一说,不好意思地说:“大姐姐,我们不知道它是益虫,今后再不捕了。
”说着他们把捕到的蜻蜓全放了。
大姐姐满意地笑了。
二、从生活中发掘写话的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就是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
”所以,引领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进而进行写话训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1.观察自然,写儿童眼中的五彩世界。
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有潺
潺的流水,碧绿的小草,欢快的鸟鸣,新吐丝的柳芽,缤纷的花朵,风霜雨雪,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美丽的大自然——这一切都为孩子们的写话提供了素材,使学生有米下锅。
适时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先讲清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孩子们动用一切感官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最后再写下来,一段一段富有童趣的语言便跃然纸上。
如:春天来了,我领孩子们到校园去走一走,看一看,瞧瞧柳丝发生了什么变化,月季花的新芽和小花苞是什么样子的,和嫩绿的小草握握手,听到小草的问候了吗……然后,让孩子们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看到学生们那红彤彤的笑脸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话语,我深刻感受到了童心和大自然亲吻,产生的火花是多么的美丽!
2.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特别是有意注意,有意观察能力较差,不留心身边的生活,写起话来缺乏真切的感受。
为此,我在教学中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
如:观察身边的人,先从观察老师开始,自己的老师长的什么样,说话、讲课有怎样的特点,怎么对待学生,结果学生写出这样连续动作的一段话:上课铃一响,田老师就站在教室门口。
他手里拿着课本,亲切地望着全班同学。
铃声一落,他轻轻走进教室,把课本放在讲桌上向我们点点头,亲切地问我们好。
然后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字。
每天坚持这样做,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又训练了学生
的写话能力。
三、编童话,写寓言,激趣写话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爱幻想,想象力丰富。
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写话。
如:改编,续编童话、寓言故事,读了《龟兔赛跑》以后,让学生想一想,兔子不服气,重新比赛,会是怎样的情况,自己写一篇新的《龟兔赛跑》。
学生的兴致非常高。
再如:春天来临,春风一吹,万物复苏。
引导学生想象,春姑娘是怎样唤醒万物的呢?她给小草、野花、柳树、春风、细雨……是打的电话呀,还是写的信呢?还是去敲的他们的家门呢?春姑娘怎么说的,他们有没有约定怎样去赴春天的约会?先想、后说、再写,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而有趣,语句妙趣横生。
读孩子们的写话,有一种俯首拾来即是花的感觉。
(作者单位:广西桂平市大洋中心校)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