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

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

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一、临床检验标本采集1.病人准备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

如,血脂测定须病人禁食12-14h后采血,否则出现脂血,,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吗啡、可待因可使淀粉酶,AMS,升高,吃香蕉能使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等。

所以,在病人要做某些化验检查之前,必须嘱咐病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实验室接受标本后的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促凝标本采血后5-15min 尽早处理,?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min后离心,?抗凝全血标本,测Li、Zn、原卟啉、原孢菌素,可以不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ºC,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2-8ºC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结果,如可使PH、Ca2+增高,使ACP减低,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溅和溢出等。

二、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标本,一, 血常规检验标本一般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采血。

采血注意事项为,1.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力震荡,,2. 应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3. 采血后应尽快送检,需显微镜观察形态的标本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超过2h WBC形态会发生改变,。

,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测定标本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

采血注意事项,1.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合5-10次,2.准确采血至刻度线,抗凝剂,全血 = 1,4,,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内检测,。

,三,凝血检测, PT、APTT 、 TT 、 FBG 、 DD ,标本静脉采集抗凝血,最好真空负压系统采血,,抗凝剂用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 = 1,9 ,。

采血注意事项,1.空腹采静脉血,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使因子?活化,导致PT延长,,2.采血时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30min以上,剧烈活动可使因子?活化,APTT明显缩短,,3.必须准确采血至刻度线,4.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5.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内检测,。

,四,血型与血交叉标本一般采用EDTA-2K抗凝血。

采血注意事项,1.最好血型与血交叉各采1管血,要求保留血样,,2.采血量分别为1.0ml和1.0,2.0ml,3.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

三、临床化学检验血标本采集主要注意事项是,1.多项化学检测一般可采1管血,2.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不同而异,单管通常为4.0,5.0ml,3.如果检测项目不是很多,生化和免疫也可以各采1管血,4.多项检测同时采血时应按下列顺序采血,?血培养,?无添加剂管,?凝血管,?有添加剂管的顺序为,a橼酸盐管,b肝素管,cEDTA管,d草酸盐/氟化钠管。

5.不论是抗凝血还是非抗凝血,为了缩短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的接触时间,以避免由此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液标本收集后,都必须尽可能早地将血清或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

从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必须在2h内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

,1,血清,非抗凝血,,采血后标本必须颠倒混合5,10 次,22,25ºC,室温,15,30min后可自行,自发,完全凝固,禁用木棍和玻棒等剥离凝块,冷藏标本凝集较慢,加促凝剂时凝集加快。

,2,血浆,抗凝血,,应采用抗凝管采血,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合5,10次,采血后数min内可离心分离血浆。

,3,冷藏标本,用于稳定血液中温度依赖性成分的,抑制细胞代谢,,标本于2-8ºC 冷藏,标本采集后立即置冰屑或冰水混合物中,冷藏必须充分,,标本需冷藏的测定项目有,儿茶酚胺、胃泌素、甲旁素、PH/血气、NH3、乳酸、丙酮酸等。

,全血标本一般不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不得,2h。

,4,代谢抑制剂和防腐剂的应用,用于抑制细胞代谢。

血标本中加入氟化钠后,血细胞未分离情况下血标本中Glu,22,25ºC稳定24h,2,8ºC稳定48h,氟化钠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儿童的Glu测定,因儿童PCV高,细胞糖酵解难以控制,,氟化钠-麝香草酚混合剂不适合酶学检测,因氟化钠-麝香草酚混合剂能抑制酶活性,,甲醛—草酸钾抗凝保存剂不适用于血糖测定。

(5)实验室离心标本的准备,不主张用小棍强行剥离凝血块(诱发溶血),必须剥离时应动作轻柔,真空采血管应一直保持封闭垂直位置直到离心取出血清或血浆。

6.关于标本离心,指标本处于离心机里的一段时间,,1,离心时间和相对离心力,离心时间为5,10min,相对离心力,RCF,不大于2200g,,2,温度控制离心,离心时产热,不利于分析物稳定。

温度依赖性分析物,ACTH,环腺苷酸,儿茶酚胺等,离心温度应控制在4ºC,无特殊温度要求的分析物离心温度在20,22ºC,冷藏运送标本应利用温度控制离心机离心。

,3,再离心,最好一次完成标本离心。

普通采血管二次离心时必须在首次离心后短时间内完成。

7,离心后标本处理,指标本离心后和用于检测的血清或血浆被取出一定量之前, ,1,血清/血浆与接触的细胞/凝块应于采集后2h内尽快分离,,2,分离出的血清或血浆的储存,?8h内可以储藏于22ºC,8h以上储藏于2,8ºC,48h以上储藏于,20ºC,? 标本不可反复冻融,只能一次,且不可储藏于无霜冰箱,,?分离胶上面的血清或血浆,可保存2-5天,?用非凝胶分离物质时,离心后必须立即移开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必须密闭保存,置于带塞或封口的试管中,。

运动与健康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指导老师:欧阳靜仁班级:热能092班姓名:林灿雄学号:200910814223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本文部分地方参考相关文件,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也未免有疏落之处,请指正。

参考:关键词:骨,骨连接,骨骼肌,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合理的体育锻炼,三磷酸腺苷(ATP)酶前言体育锻炼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都有人在运动,各种球类运动、跑步、游泳等等...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对人体是有好处的,然而具体有些什么好处呢,这个答案有多少人知道。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肉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

一、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合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

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一)骨的组成部分:骨bone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

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各部分骨的名称、数目见下页表。

骨的形状:人体的骨由于存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形态也各异。

按其形态特点可概括为下列四种 :1、长骨long bone 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

可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

两端较膨大,称为骺。

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

2、短骨short bone 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

3、扁骨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

(二)骨连接1、韧带连接两骨之间靠结缔组织直接连结的叫韧带连接。

韧带ligament多呈膜状、扁带状或束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肉眼观呈白色,有光泽,附着于骨的地方与骨膜编织在一起,很难剥除,有的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肉眼观呈淡黄色,叫做黄韧带(如项韧带)。

一般的韧带连接允许两骨间有极微的动度。

但有些骨与骨之间,两直线缘相对或互以齿状缘相嵌,中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穿入两侧的骨质中,使连结极为紧密,叫做缝,如颅骨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2、软骨结合相邻两骨之间以软骨相连接叫软骨结合。

软骨组织属结缔组织的一种,呈固态有弹性,由大量的软骨细胞和间质构成,由于间质的成分不同,又有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力软骨的区分。

第一助骨连于胸骨的软骨属透明软骨,而相邻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则由纤维软骨构成。

由于软骨具有一定弹性,所以能做轻微的活动。

有的软骨结合保持终生,而大部分软骨结合在发育过程中骨化变为骨结合。

3、骨结合由软骨结合经骨化演变而成,完全不能活动,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三)骨骼肌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

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

肌细胞内有许多岩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

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I带)及暗带(A带)。

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

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

H线的中部有一M线。

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

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

骨骼肌细胞构成骨骼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

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运动系统的肌肉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故又名骨骼肌。

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