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使用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使用



(三)、血液倒流,预防措施 1、将病人的手臂放在低一点的位置;


2、握住试管,塞子朝上; 3、血液开始流入试管时即松开止血带。
(四)、采血速度慢,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血液黏稠度过高的病人选择了小型号的 采血针——选择适宜的采血针; 2、穿刺时未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 在多管采集血样时,一定要选择肘正中静脉 或贵要静脉。 3、系统局限性,小毫升规格的采血管比大 毫升规格的采血要慢一些,小针头比大针头 采血要慢一些。
绿头管

主要用于HLA-B27 测定。 采血1ml± 肝素抗凝管。 真倒混匀5次以上。
二、采血步骤
1、常规消毒,取下采血针护套,持 采血针(黑色柄)穿刺静脉,回血
真 空 管 采 血 步 骤
2、将采血针另端(黄色座)拔护套,然 后刺入真空管,采血至需要量(3ml)
多管采血顺序: 血培养→红头管 →蓝头管→黑 头管→紫头管 →其它管
3、如需多管采血,可 再接入所需的真空管
注:血液一但进入 采血管即放开止血 带
4、含抗凝剂采血管,采血后应 及时颠倒混匀5次,动作要轻缓
5、采血结束:先拨真空管, 后自病人肘部拨去针头,止血
三、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1、如采血管内有异物或沉淀物存在,请 不要使用。 2、不要使用超过失效期的采血管。 3、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采集、血液分析 和进行血液传递过程中,应戴手套等保 护用具,防止血液溅到或泄漏到身上, 避免血液感染。 4、病人静脉采血应远离输液端。
0.32ml3.8%枸椽酸钠抗 凝管 用于ESR检验。 精确采血至第1条标志线 (上,0.2ml抗凝剂 +静 脉血1.28ml)。 缓缓颠倒混匀5次以上。 负压较强,可在第2条标 志线时迅速拨管。
紫头管

血常规:静脉血 0.5-1ML±。 EDTAK2抗凝。 颠倒混匀5次以 上或弹拨混匀。
医生
护士
病人
检验
需 要 我 的 努 力
准 确 检 验 结 果
更 离 不 开 你 的 支 持
主要内容


一、各种真空采血管用途 二、采血步骤 三、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四、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五、真空采血系统临床操作常见的故障 及排除 六、血样故障
一、各种真空采血管用途
优点
1、安全:易于彻底销毁,减少医源性传染



3、病人静脉穿刺部位选择不合适(例如 因选择了较细的血管或触摸不到血管的 准确部位及走向)——轻微转动静脉穿 刺针或重新穿刺。 4、在使用输液采血针时,软管与管塞穿 刺针连接部位未拧紧,严重泄漏真空( 适用于软连接式采血针)——将软管与 管塞穿刺针连接部位顺时针拧紧; 5、终点判断不准确,换管时间过早—— 准确掌握终点判断;
病。 2、方便:一次静脉穿刺可采集多管标本,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操作,省时省力,减 轻病人痛苦,容易混匀。 3、形势需要:与发达国家接轨,发达国家 已有长达60年的使用经验,国内二级以 上医院已经采用。 4、标识清楚,满足不同标本采集的需求。
红头管(橘红管)


用于生化、免疫等 一般检验。 标有3、4、5ml刻 度。 一般采血3ml±。 橘红管含有促凝剂, 抽血时混匀几次。(
5、蓝头管、黑头管采血量必须
精确。 6、蓝头管采血尽量放在第2位(红 头管之后)。 7、抗凝管至少颠倒缓缓混匀5次 以上,紫头管因采血较少可轻轻 弹拨混匀。 8、本采血管为一次性使用,用后 按规定销毁处理。
四、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采集任何标本前,都应先填写检验单 ,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住院病人必须 在容器标签上标明科别、床号、姓名、 性别、住院号、检验目的及送验日期, 严格三查七对,避免张冠李戴。抽血前 应该核对病人身份、姓名。 2.采集标本前、后及送检均应仔细逐项 核对检验单,以防发生误差。

6、采血针型号选择过小,换管时间延长,造成
外源性凝血—在病人创伤面能接受的情况下,选 择比输液时大一型号的采血针 7、管塞穿刺针进针深度不够,未穿透胶塞或进 针斜度太大,插入了胶塞侧壁——将管塞穿刺针 垂直插入胶塞。 8、采血管被外力破坏,真空丧失——使用前进 行查对; 9、针尖封堵或血管塌陷——轻揉病人穿刺部位 或轻微转动静脉穿刺针;


3.采集各项标本均应按照规定做到及时采集, 标本新鲜,量要准确,按时送检,标本不宜放 置过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要注明 时间。采集静脉血时操作不宜超过1分钟,止血 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 4.收集血清时必须待血液完全凝固后再分离血 清,凝血功能差或使用过抗凝药物的病人标本 ,应当延长时间以待其充分凝固。如需隔日检 验,无论室温、低温冰箱还是冷冻保存均应将 血清或血浆分离密封后保存。所有标本均避免 反复冻融,有絮状沉淀应低速离心去除后再测 定。

5.所有标本在收集血清和血浆时,均

不能混入纤维蛋白丝、血细胞、尘 埃颗粒以及气泡,否则会影响分析 的结果,而溶血、脂血以及气泡对 结果影响也大。 6.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 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 因输液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尽量 在未输液前采血。
五、真空采血系统临床操作常见 的故障及排除



(一)真空不准:过小或无真空,原因分析及 解决方法如下: 1、病人过于紧张,血管收缩过度封堵针尖— —疏导病人放轻松,轻揉病人穿刺部位或轻微 转动静脉穿刺针; 2、病人体质差异,血液粘稠度高(如老人、 高热、重度烧伤病人等)——在病人创伤面能 接受的情况下,选择比输液时大一型号的采血 针或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
在冬天或急诊时使用, 促进血液尽快凝固,便 于血l3.8%枸椽酸钠 抗凝管。 用于血凝四项(TT、PT、 APTT、FIB)检验。 D-二聚体 精确采血至2ml刻度 (静脉血1.8ml+0.2ml 抗凝剂)。 1:9。 颠倒混匀5次以上。
黑头管











(二)、真空过大 (静脉穿刺成功后,采血量超过了额定量),原因 分析及解决方法如下: 1、采血过程中,病人体位改变(例如坐着采踝 静脉,与常规采血方式不同)——正确指导其采 血体位; 2、病人紧张,静脉压升高而使采血量增大—— 安抚病人情绪; 3、系统局限性——采血环境温度偏低时,采血 量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