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使用说明共24页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使用说明共24页
➢ 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 为1︰4
添加剂(分离胶)
SST 和PST 分离胶试管
化学惰性物,触变*聚酯或丙稀酸具 有一定密度的媒介物存在于血浆/ 血清和血细胞. 离心后在血浆/血清和血细胞之间 起到屏障隔离作用.
粘质变化 (可逆的)根据使用的离心 力(例如, rcf)
添加剂(分离胶)
血浆和血清分离胶试管优势
Na2EDTA: EDTA二钠
➢ 应用: 常规液学实验, 输血前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红蛋白电泳现象分析.
添加剂 (抗凝剂)
肝素
通过阻止凝血途径的最后一步骤而起到 抗凝作用. 通常使用的形式:
肝素锂 肝素钠
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使用肝素氨
➢ 应用: 特殊化学试验、血流变学、检测 定性的表面抗源、血浆生化 、急 诊生化,不适合做电解质
试管添加剂
不同类型添加剂在每种类型试管 进行的各种类型实验
试管添加剂
抗凝剂(液体,固体) 分离胶 (含/不含添加剂) 促凝剂(硅酮颗粒) 其它 (例如:硅酮涂层,表面活 性剂) 特殊应用的添加剂 无
添加剂(抗凝剂)
EDTA (液体或固体) 肝素 (液体) 枸橼酸三钠 (液体) 氟化钠 (固体)---血糖保存剂 ACD (液体)
采血管标记线
凝血现象 检验结果
凸缘端口加优秀内处理,使血液轻松 流入试管,无血液残留端口处
试管内壁光滑,无血液挂壁现象
精确、均匀地喷涂在管体表面,使 血液与添加剂完全、快速的混合,克
服了末梢血容易凝固的特点
无
统一标准颜色安全头盖,效果舒心愉 悦
清晰 醒目
无 能真实的反映检测结果
较严重
试管内壁比较粗糙,血液挂 壁现象比较严重
添加剂 (抗凝剂)
EDTA (乙二胺四乙酸)
通过与血中钙离子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常用类型:
K2EDTA: EDTA二钾
塑料试管以喷雾状态抗凝. ICSH推荐. 需充分混匀
K3EDTA: EDTA三钾(玻璃试管以液体状态抗凝)
可能因‘采血量不足’液体抗凝剂对标本有稀释作用, 从而导致错误的实验结果
血浆凝血因子例表
N°
Factor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XII XIII Not Assign.
常用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因子 (TF), 组织凝血活酶 Ca++ 易变因子 还未命名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球蛋白质 (AHG); 抗血友病因子 A
血浆凝血活酶成份 (PTC) 斯—普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哈格曼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高分子激肽释放酶原 (HMWK) 激肽释放酶原 (PK)
添加剂(抗凝剂)
枸橼酸三钠
只有一种形式,但有不同的浓度.
• 0.105 mol/L (约为 3.1% 浓度)
新的塑料枸橼酸钠试管使用0.109 mol/L (约为 3.2%)
• 0.129 mol/L (约为3.8% concentration)
NCCLS推荐使用低浓度的抗凝剂(0.105 – 0.109 mol/L) 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9
➢ 应用: 凝血试验 (抗凝药物的监测, 凝血因子分析)
添加剂(抗凝剂)
氟化钠/草酸钾
草酸钾类似EDTA都是通过去除 血 液中的钙而达到抗凝作用.氟化钠帮 助保存分析前的血糖.
应用:血浆中血糖分析 GTT(葡萄糖耐量试验)
添加剂(抗凝剂)
枸橼酸钠
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 度是3.8%
(相当于0.129mol/L)
U-MBCT 微量采血管
优势
安全
独立包装,确 保无菌;有效 防止标本外溅
精确
添加剂定量、 均匀喷涂
快速
可预置条型码, 加上托柄后可 直接上机检测
U-MBCT微量采血管与子弹头采血管比较
项目名称
U-MBCT微量采血管
子弹头采血管
管体端口血液残留
试管内壁处理效果
内置添加剂效果和 混匀过程比较 标本外溅现象 安全头盖设计
➢ 应用: 一些特殊化学试验 (当分离 胶试管不适宜使用时), 血清试验, 输血前试验.
采血顺序 (according to CLSI recommendation)
促凝剂 + 分离胶
促凝剂
3.2% 柠檬酸钠 与血样比1︰9 肝素锂 肝素钠 EDTA-K2 EDTA-K3 氟化钠 + 草酸钾 氟化钠 + EDTA 3.8% 柠檬酸钠 与血样比1︰4
是主要使用的分析试管 是主要使用的保存标本试管 去除了额外试管的费用 减少浪费 减少标签的错误率 血浆分离胶试管去除了由于血液凝固所需的 ‘周转时间’
➢ 应用: 常规化学实验 (尿, 电解质, 肝功能, 肾功能等)
添加剂(分离胶)
分离胶试管需要注意的事项
储存条件 (4-25oC) 混匀 (轻柔颠倒混匀, 6-8 次) 血液凝固时间(推荐最少15 分钟 – 30分钟) 离心力 1300 – 2000g,常规离心机为3500转/分
(安 全 头 盖)
新型 U-MBCT 微量采血管
独特的多齿状凸块双导向面结构,积压锁定,弹性 卡合密封,安全有效地防止标本外溅
管体端口一侧开有缺口,在另一侧形成采血凸缘, 易于采集标本
管体内壁经硅化处理,使血液不出现挂壁现象 抗凝或促凝剂非常均匀、精确的喷涂在管体内壁,
能在最小的采血量下完成检验 采血管标记线清晰、醒目 8mm采血管内径 统一头盖颜色标记
真空采血管历史
40年代 真空采血管
70年代 分离胶
80年代 安全头盖
真空采血 专业设计并应用于静脉血液
标本采集的完整系统
注射器
专业设计并应用于对生物体进 行药物注射的工具
弹性胶套
颜色标记
准确添加剂含量
采血专用针头
持针器
封闭系统
真空度控制采血量
严格遵循质量标准
❖玻璃 /塑料两种材质. ❖无菌,硅化内壁 ❖添加剂与血液比例准确 ❖国际通用颜色标记. ❖国际通用尺寸-直接上机 ❖安全头盖 ❖采血管用途分类
钟)
离心温度 (最佳25oC)
添加剂(促凝剂)
促凝剂(硅化物)
在塑料试管内壁有混浊的添加 剂涂层 含有促凝剂的试管必须颠倒混 匀. (混匀缩短了凝血时间,加快了 血块收缩和血清的吸出,避免 了过多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无添加剂试管
普通白头管
注意塑料的空白试管一般都 含有促凝剂. 空白,无添加剂的玻璃试管 可以含有硅酮涂层. 按特殊要求可射线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