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成功案例分析一,小商品城介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现有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商位6.6万个、从业人员20余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
来自世界各地的10万余家生产企业6000余个知名品牌在这里常年展示170万种商品。
饰品、玩具、工艺品、日用五金、袜子、拉链等优势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有30%以上的份额。
2008年,市场总成交额达381.81亿元,连续18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
其中,外贸出口占总成交额的60%强,商品辐射215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长驻采购商达10000余人,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外交部等机构都相继在市场设立了采购信息中心;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和世界商品走向中国的桥梁。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市场发展商和管理者。
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中国小商品城优越的商业环境、得天独厚的市场资源,投资经营会展、房地产、宾馆酒店、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广告信息、购物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取得了优秀业绩。
2002年5月9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600415。
至2008年11月底,公司总股本340200886股,资产总额达116.34亿元,拥有13家分公司、9家参控股企业,5000余名员工。
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全球竞争力组织评为“中国上市公司竞争100强”第二名。
展望未来,在义乌市建设国际性商贸名城的战略策动下,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提升为主线,促进企业经营向市场贸易服务型转变,努力把公司建成为国际知名的商贸服务企业。
义乌在小商品的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借助传统媒体和INTERNET下的对外信息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初步确立全国小商品的信息中心地位。
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义乌小商品城(600415)发展历史:1978年底,义乌稠城、廿三里两镇的农民自发地在镇区马路两侧摆起地摊,并逐步形成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马路市场”。
1982年9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尊重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毅然作出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出资搭建了简陋的市场设施。
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自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1984年10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
同年12月,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建成1986年,第三代小商品市场建成。
1988年,义乌第三产业比重达39.2%,三次产业结构首次呈“三、二、一”顺序。
199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跃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此后年年保持这一桂冠。
1992年8月,国家工商局正式命名“中国小商品城”。
同年10月,第四代市场——篁园市场一期投入运行。
1994年7月,篁园市场二期又投入运行。
1996年9月,一座集商贸、仓储、办公、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超大型商城——宾王市场投入运行。
从此,义乌市场各行业全部搬入大厅式室内市场。
2002年9月,作为第五代小商品市场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投入使用。
2005年9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建成。
绵延2.5公里、周长6.6公里、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拥有2.5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标志着义乌市场发展进入一个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发展的新阶段。
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0多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相互支撑,拥有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多个,从业人员20多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
公司上市后职能划分更加清晰,旗下拥有13家分公司和7家控股公司。
1、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商贸城第一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商贸城第二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商贸城第三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商贸城第四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篁园市场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宾王市场分公司银都酒店点击进入门户网站海洋酒店点击进入门户网站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展中心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博览中心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体育场管理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管理分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发展服务分公司2、控股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贸易有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物流有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广告有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配送有限公司二,批发市场主营品类结构义乌市场主要贸易区和商品种类义乌市场群由10个专业市场和30多条贸易街区组成。
其中的主要商品大类有:器材类:钟表、电子、家用电器、照相器材工艺类:各类工艺品、饰品、玩具、文具及办公用品、体育用品日用类:日用百货、五金、皮具箱包、化妆品、雨具、塑料制品针织服装类:衬衫、时装、内衣、袜类、鞋帽食品类:各类食品、酒类、饮料三,小商品城的运营情况义乌是全国最齐全的小商品展示中心义乌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和流通优势,义乌市场承接着长江、珠江三角洲的辐射,再加上东南沿海人才、技术、资金的综合优势,其小商品代表着国内较高的水准,引领着中国小商品的潮流。
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因而成为全国小商品展示的大舞台,市场也被称作“永不落幕的小商品博览会”。
2000年,第六届博览会有来自世界 2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3个省市近1300家企业参展,成交额达38.56亿元,以其鲜明的大市场特色和巨大的展览效应,初步确立了全国知名展会地位,并开始向国际性展会迈进义乌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义乌市场知名度、外向度近年明显提高,市场商品质量、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经营手段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向外推介力度明显加大,小商品出口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义乌市场目前汇聚了国内外4000余家知名企业在此设立总经销,总代理,有1000多家国外企业及贸易机构在义乌设立办事处,每天在义乌采购小商品的外商2000余人。
商品出口到122个国家和地区。
200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出口商品交货值为80亿元人民币。
义乌是全国的市场中心义乌市场的辐射力大。
义乌已经逐步建立了国内外分支物流网络。
在国内的甘肃兰州、北京通州、青海西宁、四川、辽宁、广西等地建立了分市场和小商品配送中心。
在国外的乌克兰、南非、澳洲、巴西等地建立了分市场。
总数约为30余座。
义乌已经成为这些市场的中心支撑点。
义乌的八大优势行业:义乌已经形成以下八大行业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五金、印刷、毛纺。
四,小商品城经营模式商业模式:“从买全国、卖全国,到既买全国也买本地,既卖全国,也卖全球。
”义乌小商品市场(又称中国小商品城),以前所经营的商品主要是小商品,现在产品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是无所不有;以前是伪劣产品的代名词,现在产品都是货真价实,其中不少是精品。
以前,义乌本身没有什么工业,所经营的产品都是来自温州、广东、福建等地,义乌只不过是一个大卖场。
后来,许多产品逐渐转向在本地生产。
义乌由一个纯中介性市场变成了产地市场。
现在,义乌市场所销售的产品,本地生产的占到40%.义乌市场年交易额约500亿元,本地生产的约200亿元。
也就是说,因为有市场,带动了本地的工业发展。
至今,义乌小商品市场每年出口交易额约300亿元人民币,且逐年大幅度增长。
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外商采购商品,有200多家外国公司常驻义乌将义乌的商品批发到本国销售。
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了地道的国际市场。
有了义乌市场,还有没有必要年年办广交会。
因为义乌市场已经是天天开门的“广交会”。
成功模式分析:其一,成功之道在于三低,即低成本、低税费、低价格。
所有到过义乌的人,都对义乌的东西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便宜,便宜得你不可想象。
过去,义乌商品价格低主要来自于大批量采购,大进大出;现在,既有大进大出,又有本地生产。
本地生产成为支持低成本的重要因素。
而税费低又来自政府对商家发财不眼红。
一个摊位,15年前的管理费是800元,现在商人发财了,年经营额上千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管理费还是800元。
我们常说雁过拔毛,全国各地的“雁”飞到义乌后,义乌的政府几乎不拔毛,因此,这些“雁”又可以远走高飞,飞到世界各地。
我国许多地方市场为什么垮掉,就是因为当地政府拔的毛太多,全国各地的“雁”飞到那里,毛都被拔光了,飞不动了,只好卖给当地老百姓,结果,批发市场成了零售市场,成了掏本地老百姓口袋的市场。
其二,成功之道在于商人。
举个例子,西部某市政府提出,要将该市建成西部的商贸中心。
该市的市长还极力推动两个大市场,每个市场都投资七、八个亿,装修档次不低于五星级酒店。
见此状,行内专家说,“市场不是建出来的,是跑出来的。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不是因为房子建得好,而是因为有一大批特别能吃苦、非常能干的商人。
正是这些商人将全国各地的货物集中到了义乌;也正是这些商人,将这些货卖到了全国各地,全球各地。
因此,市场建设的奥妙在于培养商人,保护商人。
义乌是先有市场,后有产业,市场带动产业;而绍兴则先有产业,后有市场,产业带出市场。
这是柯桥市场与义乌市场的重要差别。
其三,成功之道在于品牌效应。
谈起义乌人们就会想到小商品城、谈起青岛就会想起啤酒。
这就是城市成功打造品牌的标志之一。
义乌模式的总体特点是:既买全国也买本地,既卖全国,也卖全球。
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生产与大市场的结合,是义乌市场发展的基点。
并且义乌市城市经济发展中通过市场培育带动经济发展,依靠小商品市场的培育与繁荣,有形市场的辐射力直接带动市场周边街区发展,从而形成了“场街结合”共生互存共同繁荣的模式,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形成了篁园、宾王、福田三大市场群,并直接导致了义乌城区的迅速扩张,最终从一个小镇演变成为现在的现代化商贸都市。
五,批发市场的盈利模式业务种类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比例% 主营业务利润构成比例市场经营(租金收入)46.48 66.76房地产销售 21.81 22.26酒店服务 5.94 7.09商品销售21.94 0.88展览广告 3.17 2.67其他服务 0.66 0.34就行业来看,公司目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了市场经营以及与之价值链相关的酒店、房地产、贸易、广告、展会等。
其中市场经营、酒店和房地产是公司业务的三块主要内容,其收入总和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95%左右。
而贸易、广告、展会等行业是配套市场经营的,在公司业务收入和利润中的比重较小。
在行业分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08 年市场经营、房地产和酒店的收入分别为11.63 亿元、5.45 亿元和1.48 亿元,利润分别为6.36 亿元、1.7 1 亿元和0.07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