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瘫病人的良肢位摆放
注意事项
1. 2-3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以维持良好的血 液循环 2.侧卧位时确保使头部和颈椎保持正常对线 3.消除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不良的心理状 态可使肌张力增高
4.所有颈椎椎体损伤的四肢瘫痪患者均应采 用手的休息位夹板,防止出现选择性的肌 肉萎缩而导致患者的手变得“扁平”(猿 手)使手的功能丧失
从患者侧翻坐起(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1.病人先自己坐成患侧卧位,并将双侧小腿 移至床沿外。
2.帮助者面向病人站立,一手放在患肩向上 抬起,一手放在健侧骨盆前缘或髂前上脊 处向下压,双手同时用力即可坐起。 3.调整坐姿,将患手放在大腿上,足接触地 面
在帮助下坐位至站立位 1.病人坐在床或椅子前缘,双足平放地上, 膝位于足尖上方(屈膝大于90°)。
2.治疗者面向病人站立,将患侧上肢放在自 己肩上或用上肢托住,一手放在患者肩胛 骨处,一手放在健侧盆骨后缘,双膝夹住 患膝两侧(或是用自己的膝放在患膝内侧, 足放在患足外侧,从内、外方向固定患侧 下肢)。
3.站起时,病人身体前倾,重心转移双膝之 间,双足不动。治疗者双手先前、向上引 导,同时发出口令“起来”,顺势将病人 托起。
评 价
• 操作 操作熟练、动作快捷、方法正确 • 病人安全无损伤 • 相关问题解答正确 • 沟通 态度和蔼,得到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 随时注意收集病人资料 • 时间 15分钟内完成,每超1分钟扣1分
注意事项
1.床上翻身及转移,不管翻向患侧还是健侧, 整个活动都应先转头和颈,在正确地转肩、 上肢、躯干、腰、盆骨和下肢,保持脊柱 的伸直位,防止扭曲。 2.互相转移时,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尽可能 相等并尽可能靠近,确保两个平面稳定, 如轮椅转移 时必先制动
双足底放一大枕或足板,保持踝关节的中立位。必要时在两 腿之间放一枕头,以防髋内收,防止股骨内踝和踝受压。
侧卧位
1.上肢 下面的手臂 前肩伸并屈曲90°,以防身体直接压 在肩上,肘关节背曲,前臂旋后,在胸壁和上肢之间放一 个枕头。 上面的手臂 肩同上,但肘伸展并旋前,用枕 头支持手臂。腕背伸约30-40°,手指稍屈曲,拇指对掌。
四肢瘫病人的良肢位摆放
昆明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周红
评 估
• 病人功能障碍情况 • 心理反应、合作程度 • 肌力、痉挛情况、自理能力及所配置辅助 器械 • 环境温度、安全感
准备
• 物品 床单位整齐、良肢位枕头 • 环境 安静、整洁、有安全感 • 沟通 向病人解释,说明目的,取的配立位或前身的位置,肘伸 直,腕背伸约30-40°,手指稍屈曲,拇指对掌。 2.下肢 伸髋并稍外展,伸膝但避免过度伸展,踝背屈至中 立位,两侧髋关节外侧各放一小枕(或用大浴巾卷成卷, 各垫于两侧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以保持髋关节外展而 不旋转。
4.站起后,有自己的膝部稍顶住患膝,防止 “打软”。 5.调整好站立姿势,保持抬头、挺胸、体重 均匀分布在双侧下肢上 6.坐下时,身体前倾,臀部向后,缓慢移动 重心,直到完全做下。
自己站起 病人坐在床边或椅子前缘,双足平放地下, 膝位于足尖上方,双手交叉相握,上肢向 前、向上抬起。同时,身体前倾,中心移 到膝的前方,直到站起。
3.转移时注意安全,不易过快,避免碰伤肢 体的皮肤,防止跌倒 4.翻身及转移都要确保足够的空间活动,保 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并保持肢体的功能的 肢体位
谢 谢
2.下肢 双下肢稍曲髋、屈膝、踝背伸,双下肢之间放一个 枕头,上面的腿稍后于下面的腿,使上面的肢体可以轻压 在下面的肢体上。踝关节要保持90°,在脚底和床架之间 增加软垫,保持踝关节的角度。
• • • • • •
操作 操作操作熟练、动作快捷、方法正确 病人安全无损伤 相关问题解答正确 沟通 态度和蔼,得到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随时注意收集病人的资料 时间 10分钟内完成,每超过1分钟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