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国药品定价政策总结

各国药品定价政策总结

药品定价政策总结
1.英国
政府通过控制制药公司的利润率来控制药品价格。通过药品价格管制方案(PPRS)实现对药品价格的连续控制。PPRS管制的药物包括品牌药、血液制品、疫苗和透析液。运作机制:将每家制药公司的资本回报率限制在一定水平。
2.澳大利亚
药品企பைடு நூலகம்申请加入报销目录;报销目录中的药品采取共付机制,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患者支付固定金额(1.9美元),其他人为每种药品支付11.8美元。
新药定价机制:申请进入报销目录的药品,由政府和药企协商定价;报销目录以外的药品,由企业自主定价。报销目录中的药品一般采用基本价格定价方式,基本价格指某一治疗亚类中最低价格的产品,而其他产品以其为基准定价。对于慢性病,采用月均治疗费定价。
3.美国
美国主要依靠保险医疗机构对药品价格进行抑制。1.公办医疗机构采取一条“最大允许成本规则”,这个规则要求,与公办医疗机构签约的医生所处方的药品价格不得高于市场流通的同类药品的最低价格,而这个“最低价格”都是过了药品专利期后在仿制药品竞争下形成的价格。2.私人保险医疗机构有其自己的激励措施。如:HMO组织设计出了一套激励措施引导消费者选择价位低的仿制药品,即累退性质的消费者药品共付制度:消费者如果选择仿制药品,就会享受最为低廉的药品费用共付率,品牌药的共付率要高于仿制药的共付率,而专利药品的共付率最高。PBMs组织也制定出了针对药房的抑制药价措施,为药房设计出一套销售激励方案:在允许情况下,药房销售仿制药品得到的边际收益要高于其销售专利药品的边际收益。
除了鼓励大量使用仿制药品外,HMO组织和PBMs组织也会针对专利药品生产商进行积极的价格谈判。如果生产商报价不够低廉,其产品会被排除在承保目录之外,或者即便将其药品纳入承保目录,却排在承保目录中较劣的位置,等等。
4.法国
1.法国的新药是否能进报销目录,由SMR评估,评估依据是药品的风险/收益比率和治疗替代品及其特性。2.法国药品定价决策有两种:第一,制药公司需与定价委员会签订5年合约,其中包括同意削减原有产品价格,来提高新产品价格等。第二,制药公司同意参与英国PPRS类似的“一般年度利润水平“,要求公司的利润率超过了既定目标后就要进行偿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