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图知识培训要点

心电图知识培训要点


②心肌细胞的除极过程
当心肌细胞膜的一端 受到激动时,该处细 胞膜的通透性即发生 改变膜外的钠离子及 钙离子随之内流使膜 内的电位渐升高,当 达到阈值电位时即发 生除极,使该处电位 差消失,而附近尚未 除极的细胞膜外仍为阳离子,于是形成两处间的电
位差,物理学中把电位高的一端 称为正极(即电源)电位低的一 端称为负极(即电穴),电源和 电穴合称为电偶,嗣后,电源处
心电图形成原理
2.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①心肌细胞的极化排列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 作用,它容许钾离子自 由出入细胞膜,而不容 许其他离子出入细胞膜, 当钾粒子向膜外渗透时阴离子也随之外渗,但它不 能透过细胞膜,这样就形成了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的排列方式,呈极化排列,亦称极化状态
+ ++ - - -I +
I+ -+ -+ -+
由于接受了电穴部位的动作电流,
亦随之发生除极于是其本身又转
为电穴;如此扩展造成电偶的不 断移动,形成除极电流,直至除
去极化状态
极结束,上述过程即为心肌细胞的除极过程;
除极的前方为正,后方为负。
③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
除极结束后,心肌细胞 通过代谢完成能量的积 蓄,细胞膜上的钠钾泵 开始运转,把进入细胞 内的钠离子泵出细胞外, 并把钾离子泵入细胞内, 然后由于细胞膜的选择 性通透作用,钾离子随之外流,又形成外正内复的 极化排列,这一过程称为复极; 复极的前方为负,后方为正
心电向量环:心肌除极时并非两 个细胞同时除极,而是一大群细胞 同时瞬间除极;为了便于理解,依 据心脏传导路的分布特点,我们把 心室除极人为的分成四个阶段,即 室间隔除极、左右心室同时除极、 左室大部分除极、左室底部除极;
①心室除极过程模式图
②QRS向量环 QRS向量环
心室除极(最先从室间隔开始、His束及其分枝 以及 Purkinjehe 纤维网到达心室肌)产生一个向 左、向下、向前的QRS波。
avR
中心电端
avL
avF
④各导联的垂直和水平面观:肢体导联从垂直 面观察心脏,胸导联从水平面观察心脏
• 最早期使用的三个肢体导联,根据使用的时间先后命名 为(I、II、III)导联,至今仍在应用,称为“标准导联”
– I导联-左手(+)与右手(-)相连 – II导联-左足(+)与右手(-)相连 – III导联-左足(+)与左手(-)相连
• 本世纪初到40-50年代,多数医院及医学院仅有三个导 联的心电图机,由于II导联P波明显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 断。
- 右手

II
I
+ 左手

III
+
+
左足
3个标准导联QRS主波如何?
②胸壁导联
• 19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Wilson等发现左、右手和左下肢的 电极板连在一起,其综合电位几乎等于零,这个综合电极称为 “中心电端”
• 以“中心电端”连于心电图机阴极端,另外用一个“探查电极” 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记录“单极导联心电图”(与标准导联双 极心电图相区别)
5.导联体系
•心脏电活动传导心脏表面的电流非常微弱,需要在体 表安装至少2个电极板,并连接心电图机加以放大-记 录出心电图,这种具体按放电极板并如何连接在电流计 的阴极和阳极端,称为导联(Lead)
•心电图的导联体系包括 •标准导联 •胸壁导联 •加压肢体导联 •横向和额面的导联
①标准导联(Standard Lead)
小结: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
+++ --- +I +I -+ -+ -+
++++++ - -- - - -
+I
I+
+I
I+
-+ -+ -+ -+ -+ -+
1)心肌细胞除极时,除极的前方为正,后方为负 2)心肌细胞复极时,复极的前方为负,后方为正 3)面对正极,描出向上的波 4)面对负极,描出向下的波
④心肌细胞除极、复极与波形的关系
*复极波与除极主波方向一致 其原因有二 1、温度差: 外膜>内膜 2、压力差: 内膜>外膜
3.正常心电图波形及命名
R
P波:代表心房除极波
QRS波:代表心室除极波
T
T波:代表心室复极波
P
U波:后继电位的影响
P-R间期:自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
Q
除极开始之前的时间
S
QRS间期:代表心室除极所需时间
• Wilson开始在动物心外膜记录心电活动的波型,然后移动电极到 胸壁相应的位置,记录与心外膜相似波形。
• 1942年Wilson发表了标题为“胸前导联”的文章(美国心脏学杂 志)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创举,50年代被美国各大医学院及医院采 用。
右手
左手
中心电端
左足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介于V2和V4之间;V4-锁骨 中线第5肋间;V5-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心室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
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复极开始之前的一段时
间(此段时间心室肌处于去极化状态,可反映心室
的供血状态)
R
P-R段 P
S-T段
T U
P-R间期 Q
S Q-T间期
Q-S间期
qRs
qR
Rs
Qr
QS
rS
rsR’
4.心电向量与心电向量环
心电向量:是由心肌细胞除极时 生物电流所产生的瞬间综合量,故 称心电向量
右胸导联 V3R、V4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R、V6R导联的QRS主波如何?
③单极加压肢体导联
• Wilson以“中心电端”为阴极,“探测电极”分别放在 左、右上肢和左下肢,记录出vR、vL和vF;
• 因为‘中心电端’包括了肢体一部分电位,电位之间相 互抵消--心电图波形,不易识别;
• 加压肢体导联:记录右上肢电极导联时,去掉‘中心电 端’右上肢,实际上右上肢为+极、左手和左足为-极 -- 记录的图形放大了50%,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ugmented unipolar limb lead)-- 这样便记录出avR 、avF和avL(a代表加压、v代表单极)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部分
心电图的产生及导联体系
1.心电图检查的意义
定义
心肌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兴奋,即生物电流, 并分布到体表各个部位;将任意两点电位变化通过心 电图机记录并描记成一连续曲线,即称心电图
临床应用
1. 是分析各种心律失常的基本工具 2. 也是诊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有用工具 3. 对心房或心室肥大也有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