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5.1 总则5.1.1 为确保金源口电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理与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5.1.2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5.1.3 公司所属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5.2 组织机构及职责5.2.1 公司成立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实施。

组长:董事长副组长:总经理、主管生产副总经理、经营副经理、总工程师组员;各部部长、各专业主任5.2.2 公司设立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公司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工作。

总指挥:董事长副总指挥:总经理、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成员:检修部、运行部部长5.2.3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总体协调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工作,必要时有权组织人力、物力支持指挥部的工作。

主任:经营副经理副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成员:检修部、运行部、物资部、企管部部长5.2.4 指挥部及主要成员工作职责5.2.4.1 火场指挥部职责5.2.4.1.1制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及时掌握火场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灭火力量。

组织协同作战。

5.2.4.1.2组织火场指挥部与参战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保障火场前后方的通信畅通。

5.2.4.1.3组织人员填写《火灾扑救现场记录表》,记录总指挥员发布的各项决策、作战命令的内容,以及参战单位到场的力量和时间,记录、拍摄火灾现场、灭火力量部署、救人和疏散物资等情况。

5.2.4.1.4 组织供应器材装备、灭火剂、消防车的燃料、饮食、衣物的供应和医疗救护工作。

5.2.4.1.5根据灭火和抢险救援的紧急需要,决定就近使用各种水源、截断现场区域内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输送。

5.2.4.1.6 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警戒区内的人员、物资,下令限制人员和交通工具进入,必要时下令拆除或者破损建筑物。

5.2.4.1.7 根据紧急需要,可以要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环卫。

交通运输以及武警部队、交通警察等有关单位提供协助。

5.2.4.1.8负责做好人身伤亡后的善后处理及设备财产损失后保险索赔等相关工作。

5.2.4.1.9按照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5.2.4.2 火场总指挥职责5.2.4.2.1了解火场情况,组织火情侦察,判明火场的主要方面,确定灭火决策,根据救人和灭火的需要,调整或调集力量。

5.2.4.2.2 参战的指挥员部署救人、灭火、救物和供水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

5.2.4.2.3 织公安、专职、义务消防队的协同作战,根据需要划分区(段),必要时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

5.2.4.2.4 通知有关部门负责火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

5.2.4.3火场副总指挥职责副总指挥员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总指挥员工作。

5.2.4.4火场指挥员职责指挥员由安全生产部部长或保安队长担任。

5.2.4.4.1组织火情侦察,及时采取救人、灭火和保护、疏散物资的措施,确定水枪的数量及阵地,以及破拆建筑物的地点和范围。

5.2.4.4.2下达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火场情况变化,调整力量部署。

5.2.4.4.3 指挥员到达火场后,报告火场情况,执行上级命令,负责灭火工作。

5.2.5 指挥部下属工作小组及工作职责5.2.5.1灭火行动组组长:由义务消防队队长担任(胡长瑞、梁建伟)由全体应急人员组成,负责火灾现场的扑救工作,控制火势蔓延,保护其他设备被烧,防止爆炸、泄漏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引导被困人员的疏散。

5.2.5.2抢险救灾组组长:由安全生产部专责工程师担任由部分应急人员组成,负责火灾现场遇险人员的抢救、及时果断地处理、控制事故,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做好隔离事故区域的安全技术措施。

5.2.5.3供水组组长:由化学负责人担任由运行部化学专业当班人员组成,负责火灾现场有足够的用水量,化学运行必须保证消防水有充足的压力(0.8MPa以上)。

5.2.5.4通讯联络组组长:由通讯负责人担任由全体通讯班成员组成,负责火灾现场的通讯畅通无阻,利用对讲机、手机等方式进行现场联络,迅速准确地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和及时将各战斗组的信息反馈到指挥部。

5.2.5.5医疗救护组组长:由综合办公室、企管部负责人担任由综合办公室、企管部人员组成,负责火灾现场伤员的救护及将重伤员运送到大医院的工作。

5.2.5.6后勤保障组组长:由物资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由物资部、综合办公室及车队人员组成,负责火灾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向火场运送器材及物资,确保火灾现场有足够的灭火物资。

5.2.5.7警戒组组长:由公司保安队长担任由公司保安人员组成,负责火灾现场的警戒工作,阻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火场区域,确保道路畅通,维护火场秩序等工作。

5.2.5.8 善后处理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由指挥部成员、综合办公室人员、企管部人员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保险索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5.3 危险源辨识及危险性评估5.3.1 公司易发生火灾的主要部位的辨识及评估5.3.1.1汽机5.3.1.1.1轮机机头下方部位汽轮机机头下方部位布置有纵横交错的压力油和回油管路,并与高温蒸汽管道及裸露热体交织在一起,一旦发生渗油、漏油、喷油,即存在极大的火灾可能性。

5.3.1.1.2 汽轮机各轴承部位汽轮机各轴承处是最容易发生漏油的部位。

特别是高、中压缸的前后轴承,机头前轴承,发电机前后轴承,励磁机前后轴承的挡油板处。

5.3.1.1.3压力油管和油压表管部位调节油系统由于压力油管和油压表管与转动机械相连,所以在振动中极易发生连接处松动甚至油管断裂而漏油、喷油。

5.3.1.1.4接油盘部位前箱下部和凸轮下面的接油盘,如清理不及时,或者产生回油孔堵塞,油便会溢出。

5.3.1.1.5汽动油泵出油管部位当出现操作失误,汽动油泵超速时,出油管在冲击和振动作用下容易产生破裂,使压力油高速喷出。

5.3.1.2 锅炉5.3.1.2.1碎煤系统a. 在封闭的煤粉制备系统内,当煤粉燃烧时,压力迅速提高,将造成整个系统的破坏,并使火焰外喷,烧伤人员,烧坏其他设备,所以应严格防止封闭的煤粉制备系统内高温。

b. 防止设备及管道漏粉,煤粉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爆炸极限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引起爆炸燃烧。

5.3.1.2.2 油系统a. 油枪与油管的连接软管,在燃油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容易脱开或者破裂,而炉前既有高温热体,又靠近明火,燃油从破裂处喷出就马上发生燃烧,而且很容易形成大火。

b.油站及油管道必须杜绝渗漏油现象,发现渗漏油应及时处理,如发生着火时,应先切断油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 锅炉熄火后,锅炉内温度仍然很高,如果将燃油喷入炉膛就会很快分解蒸发,当油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在高温的作用下便会发生爆炸。

d. 停炉后,由于油门关闭不严或损坏,泄漏的燃油进入炉膛,在点火后炉膛内温度升高,使炉膛内积油蒸发,造成油气浓度极高而引起爆炸。

e. 必须遵守锅炉点火和停炉的操作程序,点火时,应先开风门,然后投放点火装置,再开油门。

停炉时,应先关油门,然后再关风机。

正常停炉时,应逐步降低负载,再停炉,停炉后,应检查油门关闭是否严密,防止油泄漏入炉内,如发现有漏油现象,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f. 点火之前,应对炉膛进行通风5—10分钟,然后点火。

若点不着,应立即停止供油,待充分通风,排除油雾后,再重新按照点火步骤进行点火。

点火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油粒带到尾部受热面上,引起尾部再燃烧。

5.4 应急救援体系及演练5.4.1 建立应急处理和救援体系指挥部要成立和明确在重大火灾事故时的各小组队伍,发生火险首先应进行有序有效的自救和处理,必要时及时向地方消防部门请求火灾救援。

5.4.2 定期开展应急处理与救援演练指挥部要制定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的演练方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活动,各小组应密切配合,为保持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必须常年坚持实行军事化管理及演练训练。

5.5 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5.5.1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指挥部应指定有关部门储存必备的救援物资和重要设备的备品备件,应形成救援物资和备品备件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

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和备品备件应定期检查,确保完好状态。

5.5.2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备品备件的调运根据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的需要,指挥部随时调集有关部门储备库的物资和备品备件。

5.6 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5.6.1事故报告程序和有关内容5.6.1.1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后,应按照有关规定程序,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源源集团公司。

5.6.1.2 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写出简明事故书面报告报源源公司。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5.6.1.2.1发生火灾事故的时间、地点、部位。

5.6.1.2.2 简要经过、遇险人数、设备损坏程度、对外影响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6.1.2.3 起火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6.1.2.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5.6.1.2.5事故报告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5.6.2 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保卫、安监部门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负责做好警戒保卫和维护治安秩序。

5.7 事故应急预案启动5.7.1 事故应急处理与反应5.7.1.1 如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并按本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组成抢险救援指挥部赶赴现场实施指挥。

5.7.1.2 报警程序报清火灾地点,火场的基本情况,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中毒和爆炸危险情况等,5.7.1.3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发生火灾后,疏散引导与救护小组要迅速组织所属人员按既定方针和工作预案组织疏散和救护,分组行动,互相配合。

在火灾发生初期,要采取有效措施快速有序地将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避免相互拥挤,惊慌失措。

疏散通道被烟雾所阻时,应用温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和中毒,对于在火灾中受伤人员,抢救人员要把他们背、抬出火场。

严禁使用电梯,避免大量人员涌向一个出口,造成疏散不畅,疏散时要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利用普通楼梯,安全梯或阳台,通廊以及其他能够迂回到安全地点的途径,将人流按简捷、合理的疏散路线引导到安全地点。

5.7.1.4 扑救火灾的程序和措施接到火警后,公司应急人员,尤其是担当应急处置的指挥人员(当班在场人员),必须立即出动赶赴火场,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展开抢险救援和灭火行动,根据火灾现场的不同情况正确运用各种战术,坚决贯彻“先控制,后扑救”的灭火原则,尽快将火灾扑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