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计量学实务

文献计量学实务

第三章文献计量学实务 (1)第一节Web of Science (1)第二节运用Excel (2)No.1 文章类型 (5)No.2 语言 (6)No.3 期刊 (6)No.4文章页数 (6)参考文献数 (6)No.5国家分析 (6)No.7国家分析 (9)No.6作者分析 (11)No.7成长趋势 (12)影响因子 (13)作者关键词 (13)研究领域 (14)文献计量模式分析 (14)被引用率 (14)第三节 (14)第四节 (15)第五节 (15)第三章文献计量学实务第一节Web of Science进行搜索:在search框内敲入所需要查找的关键词,不同关键词间用and或or连接。

如通常格式可为:(XX or XX or XX)and XX*。

*可要可不要,表示后续内容可任意。

点击search。

(如:搜索吸附领域粘土的文献,可敲入:(adsorption or sorption) and clay*。

点击Refine your results下的Subject Categories从众多领域中选出所需要关注的领域内的文章,点击VIEW RECORDS。

对所有文献进行了初步筛选。

Add to marked list在网页右下方Output Records:下的Records选择所需要输出的文献序号,ISI一词输出可以最多500篇,所以我们通常选1-500,依次501——1000,等等。

点击右下Add to marked list。

此时网页整上方会出现有红勾的Add to marked list,点击。

Step 1. Select the fields to include in the output下选择所需要输出的数据项。

通常我们做分析时候应选上除cited references和abstract外的所有项。

这两项是由于内容较多,EXCEL 处理起来不便,所以通常不选。

Step 2. Select an option.我们需要选择的是Tab Delimited(Windows).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是我们应在“Automatically delete selected records from the Marked List after output is complete.”前打勾,否则在后续输出时候会因对前面输出项目的记忆造成干扰。

点击SAVE TO FILE。

在下个网页中会输出一个记事本(.txt)格式的文档,对其内容全选复制贴贴入新建EXCEL中,便自动输出各项数据。

此时可进行下一查找:直接点击BACK,然后RETURN 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后续贴入EXCEL时,每次再贴入EXCEL的第一行都是标题,应该删除。

重复执行,最终便可得到我们所需领域的文献数据。

如果我们在电脑里安装有软件Reference Manager或者 EndNote,也可直接将文献输出其中进行管理。

前面的操作基本雷同,只是再Add to marked list后Step 1. Select the fields to include in the output后所选项重点可变为选择Author(s),Title,Title,abstract*,keywords及times cited等所需项。

Step 2. Select an option.我们需要选择的是 Field Tagged.然后在下面小方框打勾,再点击SAVE TO FILE。

第二节运用Excel通过第一节我们对所需查找领域文献全部已经输出为EXCEL形式数据,接下来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一)前期处理步骤:1.首要的工作是保存好原始数据,在EXCEL里将其所在sheet命名为OD (original data的缩写),方便我们在后续处理工作中进行核对。

2.数据的初步处理,包括:(1)先从原始数据库中找到我们想要进行分析的部分保留,其它意义不大的可直接删除。

新建一个sheet,将OD的全部数据复制过来,将其命名为D。

可删除的列有:CA,SE,AB,EM,CR,PU,PI,PA,J9,JI,PD,VL,IS,PN,SU,SI,BP,EP,AR,DI,GA 。

(注:各列title所代表的含义见附二。

)(2)可将年份PY进行排列,如从按Z→A降序排序得2006→1995,按A→Z则相反。

因为我们从WOS中所下当年的文献只是一部分,数据不完全,所以在分析的时候,通常删去当年的文献。

快捷方法举例:选定年份PY列,查找2005,找到第一个的上面所有行即为2006年的文献,对其全选删除(鼠标右键+D)即可。

(3)因为我们通常只分析的文章类型为article,所以对DT列可进行同(2)操作,排序后删除除article外的所有文献所在的行。

(4)将最左边第一列改为排列序号:标题PT变为No.;在单元格A2敲入1,A3敲入2,选住A2,A3,双击即得1,2,3,4……依次排列序号。

(小提示:在此步骤前可将所有数据按年份排列,再加序号)3.进一步处理:为方便后续操作,如在国家分析时,EXCEL会把“USA”与“ USA”识别为两个不同的国家,所以之前我们可先进行处理。

用ctrl+ F查找替代功能,将D中的所有“,”换成“,”;“;”换成“;”。

还有在整个EXCEL处理中注意标点都要用英文的标点。

这一步极其重要。

!!!附一常用快捷键:ctrl+↑or↓or ← or →快速到达所在列/行的最上or下/ 左or右一个单元格;(小提示:查找时若从某行或列的有内容单元格选起,则到达位置为最后一个有内容单元格;若即从空白格选起,则到达位置为最后一个空白格相邻的下个有内容单元格。

下面2),3)同,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连续性)2)shift+↑or↓or ← or →向上or下or左or右选住连续的几列/行;3)ctrl+ shift+↑or↓or ← or →分别向上or下or左or右全选;4)ctrl+ F查找(查找功能默认为大小写不做区分);ctrl+ C 复制;ctrl+ V 粘贴;ctrl+ S保存;ctrl+ Z撤销;5)F4固定;6)Delete 将单元格中内容去除为空白;鼠标右键+D 完全将单元格删除。

附二小技巧1若对某列进行数据透视,其第一行应为标题行,否则EXCEL便把内容的第一行自动作为标题,最简单的是敲入0;2 当某区域有非常多内容(如国家或作者)需处理时,可全选贴入WORD进行处理,可加快运行速度。

3.EXCEL的单元格标准宽度设为8.38。

附二标题的含义:AB AbstractAD Address地址AU Author作者BP Beginning pageBS Book series subtitleC1 Research addressesCI City 城市CP Cited patentCR Cited referencesCU Country国家DE Author keywordsDT Document typeEP Ending pageER End of recordFN File typeGA ISI document delivery numberGP Group Author团体作者ID KeyWords PlusIS IssueJ9 29-character source title abbreviationJI ISO source title abbreviationLA LanguageNR Cited reference countOG Organization组织PA Publisher addressPD Publication datePG Page countPI Publisher cityPN Part numberPS Province/State省/州PT Publication type (e.g., book, journal, book in series) PU PublisherPY Publication yearRP Reprint addressSA Street Address街道地址SE Book series titleSG Suborganization次级组织SI Special issueSN ISSNSO Source (journal title)来源(刊名)SU SupplementTC Times citedTI Title (article title)标题(文章标题)TS Topic专题UT ISI unique article identifierVL VolumeVR File format version numberWP Publisher web addressZP Zip/Postal Code邮政编码(二)具体分析No.1 文章类型常见的文献类型有Article,Correction,Editorial Material,Letter,Note,Review几种。

可在OD中,对DT进行数据透视。

(注意这里是在原始表格OD中分析,以下其他都是在新的表格D中分析)1.在菜单“数据”下选择“数据表和数据透视图”:指定待分析的数据源类型为:Microsoft Office Excel数据列表或数据库;所需创建的报表类型选:数据透视表。

点击“完成”。

2.出现一个sheet:在提示框“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中选择DT,点击“添加到”;再据提示“请将数据项拖至此处”将DT拖入。

3.结果示例如下:新建一个sheet,命名为Da。

将数据透视表内容复制过去,计算各项比例。

可按文章数P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结果示例如下:DT P %Article 1148 97.12352Review 14 1.184433Editorial9 0.761421MaterialLetter 6 0.507614Note 4 0.338409Correction 1 0.08460211825.百分比有效位数处理(注:后续数据分析中若涉及数据百分比,根据需要同此操作,不再重述):通常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使用工具“减少小数位数”,可分批处理,如97.12352→97,再1.184433→1.2,再0.338409→0.34等。

No.2 语言同前“No.1 文章类型”操作,对LA进行数据透视,所得新的sheet命名为LA。

No.3 期刊同前“No.1 文章类型”操作,对SO进行数据透视,所得新的sheet命名为SO。

No.4文章页数同前“No.1 文章类型”操作,对PG进行数据透视,所得新的sheet命名为PG。

参考文献数同前“No.1 文章类型”操作,对NR进行数据透视, 所得新的sheet命名为N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