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免疫学防治.资料
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 常用制剂: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mmunization):根据 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 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 行人群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 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 采取的重要措施。
结合疫苗能引起T、B细胞的联合识别,增强免疫 效果。
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
合成肽疫苗(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
设计、合成有效免疫原性多肽。 通常合成的肽链上含有被B、Th、CTL识别的表位,
设计T细胞表位时需要考虑HLA限制的情况。常用脂 质体作为免疫原性多肽的交联载体。
基因工程疫苗(recombinant antigen vaccine)
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 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片段→基因工程细胞基因组
→大量表达→收集、提取、纯化抗原
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 vector vaccine)
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载体(减毒病毒或细菌疫苗株) →接种→疫苗株增殖表达抗原
四、计划免疫
四、计划免疫
四、计划免疫
出生乙肝卡介苗, 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月接种白百破, 八月麻疹岁乙脑。
四、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严格按制品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 应注意制品是否变质、过期或失效; 接种后有时会发生局部或全身反应,一般症状较
轻,个别反应较剧烈,可出现超敏反应、接种后 脑炎等。
第二十章 免疫学防治
天花的预防
天花的预防
天花的预防
第一节 免疫预防
原理: 根据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能产生特异性 抗体和效应T细胞,提高对该病原体的免疫 力的基本原理,采用人工的方法,使机体 获得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 免疫预防
病原体
机体
特异性抗体 机体对该病
(免疫应答) 效应T细胞 原具有免疫力
传统分类 免疫增强疗法 免疫抑制疗法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被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二、细胞为主的免疫治疗
细胞疫苗 过继免疫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过继免疫治疗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输入抗原后建立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输入免疫效应物质
一、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比较
人工自动免疫
输入物质 胞
抗原
免疫力出现时间 1~4周后生效 效
免疫力维持时间 数月~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 抗体、效应细
注入立即生 2~3周
二、人工主动免疫常用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的制剂——疫苗(vaccine) 传统疫苗 新型疫苗
抗毒素(antitoxin) 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免 疫血清,用于毒素性疾病。
使用原则: 早期、足量,防止发生超敏反应。
常用制剂: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气性坏疽抗毒素 等。
三、人工被动免疫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从大量混合血浆或胎盘血中分离制备的免 疫球蛋白浓缩剂,含正常人群中经常流行 的传染病病原体的抗体。
DNA疫苗(DNA vaccine)
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细菌质粒→重组体→免疫机体, 转染宿主细胞→表达抗原
转基因植物疫苗
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可食用植物细胞基因组→抗原 稳定表达和积累→摄入体内
新型疫苗
三、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抗毒素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抗毒素
三、人工被动免疫
特点: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
新型疫苗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去除病原体中无关或有害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 成分而制备的疫苗。如提取细菌的有效成分多糖 制备细菌多糖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肺炎 球菌多糖疫苗、b型流感杆菌多糖疫苗)
结合疫苗(conjugate vaccine)
细菌荚膜-化学方法连接于白喉类毒素→T细胞 依赖性抗原
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高热、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血管或肝、肾疾病、 活动性肺结核等;
免疫缺陷、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及孕 妇等。
第二节 免疫治疗
概念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利用免疫学 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人为调整机 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 免疫治疗
死,强毒株
活,无毒或弱毒株
接种量及次数 量较大,2-3次
量较小,1次
保存及有效期
易保存,
不易保存,
有效期约1年
4℃冰箱内数周
免疫效果
较低,
较高,维持3-5
维持数月-2年
年甚至更长
————————————————————————
传统疫苗
类毒素(toxoid)
用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接种 后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
人工输入抗原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输入免疫效应物质
人工被动免疫
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自然免疫
自然主动免疫:机体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建立 自然被动免疫:胎儿或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人工免疫 概念: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是用疫苗等抗原性物质接种机体,
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措施。分 类: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 特点:无毒性或毒力减弱,保留增殖能力和免
疫原性。
减毒活疫苗
死疫苗与活疫苗的比较
————————————————————————
区别点
死疫苗
活疫苗
————————————————————————
制剂特点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 用理化方法杀死或灭活后制成。
特点:病原体失去增殖能力,保留免疫原性。
灭活疫苗
传统疫苗
灭活疫苗(invactivated vaccine)(死 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 用理化方法杀死或灭活后制成。
特点:病原体失去增殖能力,保留免疫原性。
疫苗基本要求
安全
灭活疫苗:
彻底灭活 避免污染
减毒活疫苗:
减毒的或无毒的 病原微生物制成
疫苗基本要求
有效
免疫原性强、能诱导正确应答类型,维持时 间长。
实用
具可接受性、简化接种程序,无不良反应; 易保存运输、价格低廉。
传统疫苗
灭活疫苗(invactivated vaccine)(死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