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教师实施指南八: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过程的记录及原始资料的积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评价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到活动结束的时候用量化的分数来判定活动的结果和收益,而是通过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来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的经历,这就需要对活动过程及原始的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包括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
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 音像制品(录音带、光盘、软盘等);实物(标本、模型等)。
这些原始资料,既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这些资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活动的评价。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
活动主题一旦确立,就要指导学生制作档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基本情况。
在活动开展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而这些过程记录及原始资料积累的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1.确定人员,制定记录任务,进行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需要把人培养成一个模式,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面面俱到的人,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最好空间,让他的优点更优,特长更特,这就需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爱好,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他发展和展示的机会。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工阶段,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调整。
比如,在确定活动资料和活动过程记录小组的时候,就要动员
和说服那些责任心强、记录能力强、细心仔细的同学加入,并要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梳理。
对前几次记录要进行认真指导和培训,而这种培训是在记录的现状中的培训,不是单纯的说教。
2.教师以身示范提供样本记录需要记什么?怎么记?简单地说就是记载活动过程和结果。
可是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们的学生还是不会记录。
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和学生同时进行一份记录,这个记录包括学生前期提出哪些了问题、归纳成哪些研究小专题、计划怎么开展活动、分组分工情况、各组活动进展情况(特别是细节记录)、教师的感受等等。
教师的记录要图文并茂,简洁而美观,把绘画、图表、文字等综合起来,为学生做好范例。
教师在参与学生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记录作为样本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如何做记录。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记什么、怎么记,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如何做研究,传达一种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3.引导学生进行记录方式设计,明晰活动过程
通常可采用表格式、日记式、过程式等方式来进行记录。
在诸多记录活动情况的手段中,活动日记既能全面具体地记录活动过程,又容易操作,因此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记录。
活动日记需要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活动经过、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收获体验等。
活动日记的记录形式,可以是纯文本性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
表格式一目了然,便于查阅,而且记录信息较全面。
至于表格的形式,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自主设计出各种形式活泼的表格。
案例呈现学生活动日记一则5月14日星期六天气晴
明天就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卖报活动了,我既紧张又兴奋。
吃过晚饭,我就开始张罗了:四处换零钱,找适合卖报的背包,然后又对着镜子练习言语、表情……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清早,我一路唱一路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目的地一一中商广场。
一瞧,嗨!同学们可来得真不少。
手拿着几份报纸,心里极盼有人来买。
可是我的面前虽然人来人往,有的还向我投来好奇的
目光,但却没有一个人来买报纸。
约有10分钟了,我还是捏着那几张报纸,傻傻地站着。
"
怎么回事,怎么没有人买?"20分钟过去了,一张也没有卖出去。
”唉!我真不该来!”我有
点后悔了,我动摇了,真想打退堂鼓,可悄悄同学们,有的已经在老师那里领了好几次报纸了呢。
不行,我得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