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讲循证医学中常用统计学指标和Meta分析统计过程
第二讲循证医学中常用统计学指标和Meta分析统计过程
质性),5.1软件中,用的是卡方检验。
评价异质性的指标
❖ P值:若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10时,多个研究的异质 性无统计学意义;若多个研究结果为P≤0.10时,多个研 究的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
❖ I2:可用于衡量多个研究结果间异质程度的大小。这个 指标用于描述由各个研究间由非抽样误差所引起的变异( 异质性)占总变异的百分比。 I2越大,其异质性越大, 越不可接受。在 系统评价中,只要I2不大于50%,其 异质性可以接受。
第二讲循证医学中常用统计学指 标和Meta分析统计过程
一、循证医学中常用统计学指标 分类变量
实例
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组别 试验组 对照组 合计
死亡 15(a) 30(c)
45
未死亡 110(b) 90(d)
200
合计 125(n1) 120(n2) 245(N)
相对危险度()
❖ 相对危险度( ,)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用的指标,它是 试验组某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发生率之比,用于说明试 验组的发生率是对照组的多少倍。
试验组 对照组
例数
n1 n2
差值的均数 `d1 `d2
差值的标准差
S1 S2
d1= X1- X2;S12112122—2S11S12 × 0.4
均数差
❖ 均数差()即为两均数的差值。该指标以试验原有的测量单位,真实地反映了试验
效应,消除了绝对值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标准化均数差
❖ 标准化均数差 , ❖ 可简单地理解为两均数的差值再除以合并标准差的商,它
❖ 多个研究间的重合程度越大,存在统计学异质性的可能性就越小,反 之,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 异质性分析的意义:分析的核心计算是合并(相加),按统计原理, 只有同质的资料才能进行合并或比较等统计分析,反之则不能。
的方法检验多个独立研究是否具有异质性(同
异质性的处理方法
❖ 当异质性检验出现P≤0.10时,首先应找出产生异质性的 原因,如疗程长短、用药剂量、病情轻重、对照选择等是 否相同。
❖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异质性,可以使用亚组分析和回归。
合并统计量
❖ 就是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合并成一个汇总统计量,即用 多个独立研究的某个指标的合并统计量反映其试验效应。
死亡 15(a) 30(c)
45
未死亡 110(b) 90(d)
200
合计 125(n1) 120(n2) 245(N)
❖ 该例的15/125÷30/120=0.48 ❖ 说明试验组的病死率是对照组的0.48倍,即试验组的病
死率低于对照组。
比值比()
❖ 在回顾性在回顾性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中)往往无法得 到某事件的发生率(如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也就 无法估算出。但当该发生率很低时(如发生率小于或等于 5%),可以计算出一个的近似值,该近似值称为,即是 比值比( )。
与可信区间的图示
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对照组
试验组>对照组
0 无效线
二、分析的统计学过程
分析的统计学过程
❖ 异质性分析 ❖ 合并效应量 ❖ 合并效应量的检验:可信区间,Z检验 ❖ 其他: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分析
异质性分析
❖ 按统计原理,只有同质的资料才能进行合并或比较等统计 分析,反之,则不能。
一、循证医学中常用统计学指标 数值变量
单个数值变量研究的数据
例数
试验组
n1
对照组
n2
均数
`X1 `X2
标准差
S1 S2
疗前疗后的数据
试验组 对照组
例数 n11 n21
治疗前
均数
标准差
`X11
S11
`X21
S21
治疗后 均数 标准差 `X12 S12 `X22 S22
将上表中数据整理为下表,表中 d1和S1可用公式计算
的意义
❖ 当1时,可认为病例组的比值与对照组的比值相同,即该 暴露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可能没有关系;
❖ 当>1时,可认为病例组的比值大于对照组,即该暴露因 素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当<1时,可认为病例组的比值小于对照组,即该暴露因 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可信区间()
❖ 在循证医学中常用两组指标的差值或比值的可信区间( ,),以此得出某指标的差值或比值有无统计学意义的结 论。
❖ 试验组的发生率为:() ❖ 对照组的发生率为:() ❖ 两个率的比值:() ÷()
的意义
❖ 当1时,可认为试验组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发生率相同; ❖ 当>1时,可认为试验组的发生率大于对照组; ❖ 当<1时,可认为试验组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实例分析
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组别 试验组 对照组 合计
❖ 因此,分析过程需要对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 尽可能消除导致异质性的原因,使之达到同质。
❖ 种类包括:临床异质性、方法学异质性和统计学异质性。
统计学异质性
❖ 是指干预效果的评价在不同试验间的变异,它是研究间的临床和方法 学上变异联合作用的结果。
❖ 通常将分析的统计学异质性简称为“异质性”,它是以各研究之间可 信区间()的重合程度来度量异质性的大小;
不仅消除了某研究的绝对值大小的影响,还消除了测量单 位对结果的影响。 ❖ 该指标尤其适用于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数值资料分 析。
和的可信区间
❖ 若选择或为合并统计量时,其95与假设检验的关系如下 :
❖ 若其95包含了0,等价于P>0.05,即合并效应量无统 计学意义。
❖ 若其95的上下限均大于0或均小于0,等价于P<0.05, 即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
❖ 通常,试验组与对照组某指标差值或比值的95与α为 0.05的假设检验等价,99与α为0.01等价。
与可信区间的图示
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对照组
试验组>对照组
1 无效线 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人与对照组相比,其病死率的为 0.48,其的95为0.272-0.846。 故可认为阿司匹林治疗组的病死率小于对照组,即阿司匹林 治疗心肌梗死能降低病死率。
❖ 发生率越小,越接近。
回顾性研究实例
心肌梗死与近期使用某口服避孕药关系的回顾性调查数据
组别
暴露
未暴露
合计
病例组
29(a)
205(b)
234(n1)
对照组
135(c)
1607(d)
1742(n2)
合计
164
1812
1975(N)
❖ 病例组:暴露与未暴露的比值为29/205 ❖ 对照组:暴露与未暴露的比值为135/1607 ❖ 比值比: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