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课堂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把体育知识的传授及良好品德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重要内容,寓德于教。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为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教学中,体验成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说出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的动作要领,75%同学会应用助跑与起跳练习方法,60%同学能完成助跑与起跳协调配合。
技能目标: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的动作技术;发展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乐于多次重复练习,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及克服困难、挑战新目标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起跳技术。
起跳时要求迈步要快,以脚跟先着地,踝、膝、髋关节超越肩关节且充分蹬直,两臂和摆动腿积极配合起跳腿的蹬地动作迅速有力向上摆起,同时提肩、拨腰。
2、难点:助跑与起跳的协调配合。
学生在跳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起跳后身体往往向前冲,而不是向上腾空,特别是初学者,因此,本次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将助跑与起跳协调配合。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都在13,14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的实物多好奇,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本班学生体质状况总体
一般,但各学习小组都有体能相对较好的学生,还有部分体能一般,但技能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龙头作用,鼓励和带动一小部分相对后进的同学。
五、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内容出现在七年级教材第二章,是水平四跳跃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课为第一课时(新授课),学生教材上的图片展示了跳高技术动作的演变,让学生初步了解跳高技术的基本环节。
跨越式跳高按动作结构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部分,本课重点为助跑与起跳技术。
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距离一般约4-5米,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
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
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六、教学特色
1.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校本教材。
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推广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自由发挥和表现的平台。
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协商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协作能力。
3.改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推进者。
4.乐中动,动中学,将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锻炼,融入趣味性活动中。
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课时教案
智促技
育心强体用自己的方法
过竿
2、学习助跑与
起跳动作技术:
二、课课练
发展跳跃能力
(配乐)
遇到障碍物时,怎样越过
更安全,更合理呢?
2、教师引导学生提示过
杆的方式:跨越式、蹲踞
式、单足跳等。
3、分组练习后提问:那
各组的方法最多?
4、找学生示范小组讨论,
教师点评。
5、教师结合图解讲解助
跑与起跳动作要领及技
术。
6、教师示范跨越式跳高
助跑与起跳的完整动作。
进一步明确技术概念
7、引导学生按技能分组,
自选高度练习
8、安排各组优秀者展示
点评
9、激励学生冲击已有高
度,发挥潜能
1、出示“素质练习菜单”
提示学练要求
2、控制练习过程,巡视
指导、评点
1、学生进行引导性练习。
2、学生做助跑与起跳练习
方法。
(原地单腿摆动;原
地单腿纵跳;上一步摆腿触
手练习)
3、教师指导,体会助跑与
起跳的用力顺序。
(重点)
4、同学之间相互指导,评
价。
5、进行3-5步助跑、起跳
练习(难点:协调配合)
6、学生逐步升级,动态分
组
7、学生示范
8、小组评价学生完跨越式
跳高的动作情况
9、自选高度练习,发挥潜
能,勇于向高度挑战。
练习
中随时整理垫子,注意安
全。
1、学生从若干菜单中自选
练习形式
2、学生合作进行练习
高的兴趣,体验
乐趣
强化基础,逐渐
过渡技术动作
提高学生观察、
思维及自我尝试
能力
通过观察优秀学
生的展示,分享
乐趣,促进心理
健康发展
张扬个性挑战目
标,体验成功,
建立自信
发展学生跳跃能
力、灵敏素质
培养自我锻炼能
力
分
5
分
6
分
8
分
/
3
4
/
5
4
/
5
2
/
3
5
/
6
恢复身心1、放松
2、小结
3、归还器材师
4、生再见
1、讲解并示范,师生同
练。
3、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
练情况。
4、布置归还器材。
5 、师生再见
1、教师引导下,放松、愉
悦身心。
2、联系自己,分析讨论,
巩固知识技能。
3、助收回器材
4、师生再见。
调节机体
身心放松
交流体会
分享喜悦
3
分
3
/
4
教学挂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在课前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这是重中之重。
其次课的开始再以慢跑及慢跑中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为主体部分的学习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备。
再次技术动作方面,教法、学法上注意多样性,主体部分采用程序教学法,首先进行跳高的诱导性练习,然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再进行体验练习,并将根据不同的对象,将“横竿”设置成不同高度,让学生依据个人的情况自主选择进行练习。
尽量使每个学生在心理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区别对待共同提高。
这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又学到了知识,而达到课的目标。
最后放松总结。
整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还不错,课堂气氛浓厚、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但有一点做得不够好的,就是分组时有点乱,练习积极性高了,以至于方面存在问题,这是我今后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