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第二学期
美术教师评价方案
主要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考核。
一、德(30分)。
(二)、工作态度、责任心、德育渗透等(30分)(主要通过平时的观察与记录进行评价)
1、工作态度(10分)
对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态度;对领导提出的要求和安排的工作持(1)服从;(2)表面服从但在实际工作中拖拖拉拉,懒懒散散;(3)完全不服从三种态度。
参与教研活动的态度。
2、责任心(10分)
工作中,对学生的帮助、关心;上课及开会有无缺旷、迟到、早退;对工作有热情,完成工作效果好。
3、德育渗透(10分)
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有无制止,纠正;在课堂教学中,有无学生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渗透。
二、能(100分)
(一)、教学能力(60分)
1、教研能力(10分)(主要通过对教师平时工作的检查以及在教研会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A、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表;(3分)
B、在教研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发言积极,不断探索、交流美术新课程,能将自己的优秀经验与他人分享;(3分)
C、能认真按时做好备、授、辅、研等常规工作。
(4分)
2、科研能力(10分)(主要通过对计划的审查;对备课及上课的检查;对课题的汇报进行评价)
A、能认真按时制定符合本年级、本学科,且科学性、操作性强的课题计划;能够根据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课题总结(3分)
B、能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教研组制定的课题:《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平时收集好有关课题的案例。
(4分)
C、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课题工作,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
(3分)
3、备课能力(13分)(主要检查教师的教案)
A、提前按课时写好教案,教案的各环节应齐全。
(2分)
B、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计是否准确、恰当。
(3分)
C、预习指导、作业设计是否体现科学性、合理性。
板书设计是否体现体现学科特点。
(3分)
D、教学流程清晰,能体现出教法、学法,能做到与课题研究结合。
(3分)
E、每课时后进行及时反思,每课的反思写在教案上,单元的反
思写在书面上每月上交教研组。
(2分)
F、发现抄袭教案的备课能力得分为0分。
4、上课能力(17分)(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对教师进行听课进行评价)
A、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做好教师的教具准备和学生的学具准备(2分)
B、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要正确,不得出现知识性错误,重点要突出,脉络要清晰,不能逻辑混乱;反对教学随心所欲,但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内容与进度。
(5分)
C、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总结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4分)
D、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课题在教学中有实施(3分)
E、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1分)
F、严格课堂教学纪律(1分)
G、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1分)
5、辅导的能力(主要是辅导的方法)(10分)
A、拟写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
(5分)
B、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与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
教研组将调查学生教师是否按计划执行。
(5分)
(二)、教育能力(40分)(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问话
进行评价)
1、抓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25分)
A、严格要求学生课堂学习习惯。
包括学生课前学具的准备;课上参与合作交流的情况;课堂书写情况;学生听姿、坐姿;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堂作息时间的遵守情况等。
(15分)
B、对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预习情况的要求。
(10分)
2、抓学生生活习惯的方法(5分)
A、对学生个人卫生的要求。
(1分)
B、对学生环境卫生的要求。
(2分)
C、对学生饮食卫生的要求。
(2分)
3、抓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10分)
A、课堂内外学生不乱吃零食;不乱扔乱吐;(2分)
B、学生的礼仪较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对长辈有礼貌;(2分)
C、说普通话,不说脏话,不乱给他人取绰号;(2分)
D、在生活中,有安全防范的意识;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2分)
E、课间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无安全事故发生。
(2分)
三、勤(教研会)(50分)
如实统计教研活动中的出勤情况,作好记录,并将出勤情况上交杨支书。
四、绩(200分)
(一)、教学方面(120分)
1、教学成绩(学科检测)(60分)
本项成绩根据教师学科检测情况最后总分⨯60%得到本项成绩的最后得分。
如:在美术学科检测中(学科检测总分100分)有一位教师得了90分,则本项成绩用90⨯60%=54分。
2、教学方面的成效(60分)
(1)、教研效果(8分)(主要通过平时的检查和活动记录进行评价)
A、按时完成学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顺利达成目标任务;教学措施及方法较好,。
(4分)
B、教学计划、总结按时认真完成;教学反思每月一次;听课达16节(4分)
(2)、科研效果(10分)(主要通过平时工作的检查、教师的汇报以及学校的认定进行综合评价)
A、积极主动参与教研组制定的课题《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有相关的课题案例。
(3分)
B、认真制定课题计划,课题计划明确,阶段实施步骤清楚,方法可行;认真进行课题汇报或总结(期中和期末各一次)(3分)
C、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开展课题工作,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有成果,形成经验在组内推广(4分)
(3)、备课效果(14分)(主要通过对教师教案的检查,以及听课和学生表现多方面综合评价)
A、教学目标的制定准确,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实际(2
分)
B、教学重、难点定位准确(2分)
C、预习指导行之有效(2分)
D、情境创设效果好(2分)
E、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学原则并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2分)
F、教学过程做到了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反思到位(2分)
(4)、上课效果(18分)(主要是通过对教师进行听课,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A、课前准备(教师的教具准备和学生的学具准备)充分(2分)
B、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较好,教学内容认真完成(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重点突出,脉络清晰)(6分)
C、教师教学技能较强:包括导入技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技能(讲解透彻,学生轻松理解)、提问技能(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演示技能(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综合,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其观察和思维能力)、总结技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的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语言技能(教师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严谨、简明、流畅而富有教育性与启发性)、板书技能(布局合理,书写规范,纲目清楚,字体端正,大小适中,图线清晰,具有启发性和概括性)(6分)
D、“课堂气氛”好,师生平等、学生发言积极(1分)
E、课堂纪律好,学生学习习惯到位,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分)
F、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形象生动,教学效果好(1分)
(5)、辅导的效果(主要是辅导的方法)(10分)(主要看教师的方法和学生的进步情况)
A、对学生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经验(5分)
B、获得进步的学生面大、效果明显(5分)
(二)、教育方面(80分)(主要是通过在平时、听课时对学生表现的观察)
1、学习习惯效果(45分)
A、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好。
包括学生课前学具的准备到位、充分;在课上积极参与合作交流;课堂书写认真;学生听姿、坐姿到位;学生课堂作业完成认真、书写工整;学生严格遵守课堂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等。
(每一小项5分共30分)
B、学生积极认真参加学校的学习活动、预习情况良好有效果、课内外阅读认真有收获。
(15分)
2、生活习惯效果(5分)
A、学生个人卫生的习惯好(学生头、手、脸、服装干净,无长发、长指甲等)。
(1分)
B、学生环境卫生的习惯好(学生环保意识强;不乱扔乱吐、不乱刻乱画;爱护公共财物等)。
(2分)
C、学生饮食卫生习惯到位。
(学生身体健康;不乱吃东西、早餐餐具不乱扔等)(2分)
3、行为习惯效果(30分)
A、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好(学生坚持说规范语言;见到师生主动问好;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自学遵守公共秩序等)(15分)
B、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好(学生注意了在美术课堂上的安全;课间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意识;学生不玩危险游戏、不玩刀具等)(15分)
五、奖励加分各类获奖(含指导)
国家级10分,省级8分,市级6分,县级4分,校级2分。
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