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的肥胖症原因及治疗

青少年的肥胖症原因及治疗

青少年的肥胖症原因及治疗
范旭,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近20年来,我国人群肥胖率和肥胖程度都明显增加,儿童青少年人群肥胖率增加尤为明显,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约在10%左右,北方高,南方低,但都呈上升趋势。

研究表明,儿童发生肥胖后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有2型糖尿病,月经异常,睡眠呼吸障碍和心理社会影响。

这些不良影响可以损害儿童健康,也可以由儿童肥胖持续到成人而损害成年后的健康。

由于儿童肥胖问题的重要性,儿童肥胖检出率趋势需要经常性监测,但儿童青少年肥胖确定困难,各国之间检出率比较困难,原因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不统一。

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新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检标准(利用2000年第4次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质调研的数据,用体重指数方法,以下称BMI标准),希望作为全国统一标准使用。

新标准的使用对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统计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必须回答的。

由于肥胖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解决肥胖问题的各种努力促进了关于摄食和机体能量平衡的研究,使得体重增减的分子学机制研究有了显著进展...
关键词:儿童肥胖; 体重指数; 瘦素; 胰岛素; 脂联素;
The reason and treat of Teenagers adiposis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oth the prevalence andseverity of obesity in Chinese population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and especially in childre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 obesity, screened byweight-for-height criterion, is about 10%, North high, South low, but allpresent the upward trend. Multipl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iposity in childhood is correlatedwith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the classic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such as hypertension, hyperlipidaemia, hyperinsulin...
Key words:Children obesity; BMI; Leptin; Insulin; Adiponectin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困扰我国多年的学生低体重与营养不良等学生健康问题开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肥胖和不当减肥等问题。

1.影响肥胖症状的因素。

儿童、少年时期发生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学生吃得多、运动少,体内脂肪堆积造成的,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的肥胖。

单纯性肥胖受遗传因素、社会观念、进食习惯、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父母肥胖者,子女肥胖者的比例较高。

环境因素:营养过剩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原因,吃进去的食物过多,以致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在体内蓄积,同时,又缺乏足够运动,那么,缺
乏运动也是造成儿童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因素。

饮食习惯与肥胖密切相关,据调查,大量吃甜食、动物性脂肪和油腻食物的人容易发生肥胖。

主食吃得过多,吃饭速度过快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医学家认为,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原因是父母子女同在一个家庭,他们的饮食方式和活动方式相同,而且父母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后代,那么从小继承下来的饮食嗜好还很难纠正,如从小爱吃油腻食物的人,往往到了成年时期还不会改变。

2.肥胖症状的危害。

通过了解,肥胖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很多超重儿童不敢和其它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甚至有的不敢出去上学,不敢走出家门。

对儿童的心理、精神方面造成较大影响。

因为行动迟缓,外形肥胖,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显得笨拙,会由此成为被讥笑、讥讽的对象,导致精神压抑,产生自卑。

久而久之会使小孩的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远离集体,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并容易出现扁平足、膝外翻或内翻、筋内翻等症状;由于肥胖,约20%的超重儿童血压高于正常值,半数以上的儿童具有高血脂,久之可出现脂肪肝及动脉硬化。

上述疾病的存在,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儿童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换气不足,加上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缺氧、嗜睡、精神萎靡,形成呼吸窘迫综合症。

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影响,以致智商低于同龄人。

另外,肥胖儿童易发生疲劳及嗜睡、精神不易集中等,所以学习成绩下降。

3.肥胖症状的成因。

吃入的食物转化为供人体生命活动(如维持体温、心跳等)和运动的能量。

当摄入的能量相当于人体所耗去的能量时,称为能量平衡。

这时脂肪、糖等能量物质在储存的细胞中进和出成动态平衡,没有多余的积存。

如果摄入的多于活动用去的,细胞代谢就成正态平衡:即新进入细胞的营养物质多于活动用掉的,多余的能量就储存在细胞内。

体内糖原的储存是有限的。

多数的能量是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的脂库--脂肪细胞内,以备后用。

脂肪细胞遍布全身组织间和细胞间,其体积可成倍的增大,存入越多,人就越胖。

有不少人明知饱了还要贪吃,这是得肥胖症极重要的原因。

特别是不懂得身体的营养需要,一味多食高热量食品,而不吃热量低、含维生素量高的蔬菜,这样既浪费食物,又危害了自己的健康,是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必须纠正。

尽管引起肥胖有饮食、遗传、运动、环境、精神,甚至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因素,但就单纯性肥胖来讲,体内能量积存的多少,总是取决于一进、一出这两头。

因此饮食过量与活动过少是直接而可控制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其中运动则是一个能动因素,它的改变可使其它因素都得以改善或更恶化。

预防方法
1.以家庭为基础进行预防。

父母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对肥胖的态度和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孩子的肥胖发生。

以家庭为中心的肥胖干预策略在中小学生早期的教育中很有必要。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每天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即使在中小学后期和青少年期,除重视对个体的教育外,也需要强调家庭的配合。

监督青少年养成自我保健意识。

这是预防和治疗中小学生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