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肥胖的危害及预防
一. 什么是肥胖症
肥胖是指贮存于以内的脂肪过多,通常以超过同龄小儿同身高的正常体重20%者,称为肥胖病。
二.肥胖的分类
肥胖可大致分为: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肥胖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而青少年肥胖绝大多数是单纯性肥胖。
三.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尽管引起肥胖有饮食、遗传、运动、环境、精神,甚至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因素,但就单纯性肥胖来讲,体内能量积存的多少,总是取决于一进、一出这两头。
因此饮食过量与活动过少是直接而可控制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其中运动则是一个动能因素,它的改变可使其他因素都得以改善或更恶化。
“由动到静”危害大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由动到静”的改变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静”的活动则明显增多,比如看电视、上网、做作业等,这些都是如今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内容。
生活方式上的变化,使现在的孩子活动不断减少,消耗的热量越来越少。
摄入过多热量现在的青少年,在运动越来越少的同时,每天摄入的热量却越来越多。
过去渴了喝开水,现在渴了喝饮料。
“糖多油大”的中式和西式快餐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可口”的热量。
还有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的甜点、糖果和各种零食的大量生产和销售,都使青少年日常摄入的热量远远高于以往。
在这些肥胖者中我们发现,他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都已经摄入过量了,但就是不愿意吃蔬菜,营养摄入极不均衡。
吃得多,动得少,必然导致体重增加,使各种慢性疾病威胁孩子的健康。
多数研究显示,胖、瘦人的基础代谢没有差别,最重要的差别是体力活动的多少。
静坐者日耗能1800千卡,而一个耐力运动员可达6000千卡,相差3倍。
据查,肥胖孩子中,76%的男孩和88%的女孩属不爱活动的类型。
活动过少的后果不仅在于使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贮于体内,而且还使肌肉成分减少,肌纤维变细弱,则肌肉代谢降低。
而肌肉成分的基础代谢远高于脂肪组织。
这样肌肉所减少的能量消耗又变成脂肪贮存起来。
减少活动的这种双重作用久而久之造成肥胖症。
四.青少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根据国外报导,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者到成年以后仍有80%的人是肥胖,那么到底肥胖会引起哪些危害?
1.身体方面的危害
(1)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首先表现是体重增加,大量脂肪沉积,增加了机体负担和耗氧量,肥胖症孩子比正常人消耗氧多。
这样致使他们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活动能力差。
不少儿童青少年常有平足、膝内弯、下肢弯曲、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
(2)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高,血脂也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较差,易患呼吸道感染,还容易导致一些"成年疾病"年轻化,如糖尿病、
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
更严重的是寿命也明显缩短。
(3)肥胖儿童存在性发育障碍。
如男孩导致性发育滞后,女孩导致性早熟,初潮早,多伴有月经紊乱。
(4)肥胖儿童比一般体重正常、脂肪比率正常者多了罹患癌症的机会。
2.心理方面危害
身体和心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肥胖除对儿童青少年有生理上影响外,对心理也造成较大影响。
(1)影响体型美
青春期是塑造体型的良好时机,如果抓紧这个有利时机适当注意营养、饮食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但使人高矮胖瘦适中,而且还可以把体型塑造得更加健美。
但由于肥胖的原因,致使皮下脂肪过多,给人以"臃肿、疲软、懒散、笨拙"等印象,影响体型美。
集体活动中常常因为肥胖儿童青少年笨拙、落后,常成为被嘲笑和取绰号的对象,使得肥胖儿童青少年产生自卑感和精神压力。
(2)影响智力发展
食物中的苯丙氨酸过多,常引起氨基酶的不足,从而使大量氨基酸堆积在脑细胞中,形成"脂肪脑",影响脑细胞活动,致使智力落后于同龄人。
还因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内脂肪过多,耗氧量比正常人高出30%~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具体表现无精打采,容易疲劳,嗜睡,精神不易集中,影响学习效率致使成绩下降。
(3)影响心理健康
很多儿童青少年肥胖学生由于动作不灵活,参加集体活动也少,上体育课也不太积极。
在心理成长青春发育这一个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敏感期常有自卑感,学习成绩又不及别人,又有一点笨手笨脚,致使性格上显得孤僻。
如此以往就有一些肥胖儿童青少年形成不愿与人交往的"自闭症"。
心理上的影响本质上比生理上的影响对人的一生来说更为关键。
在青春发育期能够形成健康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
五.肥胖的防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良方。
预防青少年肥胖最好的一天是每一天。
合理的膳食和坚持适量的运动是预防肥胖的最佳的方式。
肥胖症的治疗,可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减轻体重;第二控制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总的原则是要减少卡路里的摄入和增加卡路里的消耗,具体方式可以是调整膳食、运动、服药或者手术。
少吃多动绝对是控制肥胖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上海市建平香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