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有效决策

如何有效决策

最近有两个朋友分别遇到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来询问我的意见,我都给了一些我的建议但是并没有什么系统的思考方法。

于是,想到咋样才能系统的做决策呢?我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经历,只是做事情的计划性比较好而已。

我做决策的速度也很快,而这种速度并和事情的重要性有直接的关系,记得曾经做出最重大的事情也只是过了一夜而已。

其实决策就是在几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通常情况下都是两种选择,比如一件事情做还是不做,一个人爱还是不爱。

比较复杂的决策通常就是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选择,不过我们建议最多不要超过五种方案,不然反而会降低决策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从两种或者多种方案当中来进行选择呢?
关于决策的管理学名言不胜枚举。

获得诺贝尔奖的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尽管有些极端,但也足以显示决策在管理当中的重要。

管理大师德鲁克也说“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

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

他们的决策是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的少数重大决策,他们致力于找出情势中的常数。

他们需要的是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决策的技巧。

”“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

不管时间的需求有多大,供给绝不可能增加。

所以,时间永远是最短缺的,最稀有的资源,完全没有替代品。

而大多数人却都以为时间可以取用不竭。

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他建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原则做决策,什么时候应依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做决策。

他们知道最骗人的决策,是正反两面折中的决策,他们知道,最费时的不是决策的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

这就是说,有效的决策虽然是以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但决策的推行却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工作层面,必须力求
简单。

决策的以下五点特征: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

二、若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地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地人有所遵循?特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以至于即使有了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决策是一种判断,大部分关于决策的著作,第一步总是“先搜集事实”。

但是卓有成效的决策者都知道,决策的过程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开始的。

所谓见解,乃是“尚待证实的假设”;见解不能获得证实,就毫无价值而言。

假设是不必辨论的,却必须经得起验证。

三、管理者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的。

好的决策,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判断中选择。

所以,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

这是决策的第一条原则。

为什么该有反面意见,主要有三项理由:1、惟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为组织的俘虏。

2、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

3、是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

四、有效的管理者绝不认为某一行动方向为“是”,其他行动方向均为“非”。

他也绝不坚持己见,以自己为“是”,以他人为“非”。

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会先找出为什么各人有不同的意见。

身为管理者,不论他本身刻意求好之心如何迫切,也不论他如何自信看出了别人的错误,只要他打算做一项正确的决策,就会将了
解“对方”作为他探求“另一方案”的方法。

做了新决策,可能有什么收获和风险;不做又可能有什么损失。

实际上只要遵循下面的两项原则就够了:1、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2、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这就是大师要我们遵循的四点决策的基本原则,看过之后果然对决策的认识深化了不好,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感觉还是没有操作性。

这其中的原因非常的明显,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是不同的,那么当然会有所倚重,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这一点目标无法达成那么所谓的决策基本上就不能算非常的有效。

我已经面临过生死的选择(《回忆三二三》当中有记述),所以在往后人生的选择当中就感觉到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和痛苦。

听说能够让一个人性情大变的事情有两件:一是经历生死的考验,死而复生的人往往会性情大变;二是经历一次重大的感情危机,比如初恋后的失恋(没有全情投入的不算)。

很不幸,这两件事情在我二十五岁之前就已经全部遇到过,有段时间心情格外的沉重大概有七八个月时间,连续的挫折和不顺令我几乎有放弃了生活的热情,在家休息了近50天之后,我认真的思考了以后的人生,做出了很多重大的决定(关于《若干重大人生问题的决议》当中有记述),做出了直到自己六十岁乃至生命终结的时候的一些人生规划。

这个人生规划过后就一直严格的按照这个规划来决策者事业、情感和生活上面的各种选择,感觉非常的有用。

因为马上要迎来26-35岁这人生当中的黄金十年,为了更加有效的执行自己的规划我决定再详细的制定这十年的规划,以后每一年实现自己当然三到四个最重要的人生愿望,初步取名这篇文章的名字就叫《十年磨剑》。

说自己这个案例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都有个自己的人生规划并规划好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