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口语中的词是构成任何语言的要素。
”――灵格风第一节语音的属性一、语音的性质(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第一,语音必须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语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二)语音的性质语音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语音的物质性表现为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两个方面,它受语音的社会性的制约。
1、生理属性: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1)动力器官:肺和气管(2)发音器官:喉头、声带(3)调节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其中口腔最重要),是发音的共鸣器。
2、物理属性:语音的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
(2)音强:声音的强弱。
例如:英语:conduct content(3)音长:声音的长短。
例如:英语:pool、 pull ;藏语拉萨话:东[ɕa:55]、肉[ɕa55] 广州话:三[sa:m]、心[sam](4)音质: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
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共鸣器形状不同。
(5)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四者是从不同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四个成分,但总的说来,音长、音高和音强三者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音色是最根本最本质的,任何语言的语音系统都是以不同音色的声音为其最基本构成,其他要素则不占据主要地位。
音色的变化最丰富,可以满足人们区别各种意义的需要。
3、社会属性:首先,语音是人类利用声音来传递复杂的意义的。
其次,人类语音在声音形式与意义的关联上没有必然性。
最后,不同民族语言里,语音单位的形式和数量及其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二、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一)什么是音素1、定义: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He is reading a book. [hi: iz ri:diŋ a buk]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1)一个音素多用一个字母;(2)一个音素用多个字母;(3)一个字母多个音素(二)音素的记录1、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分宽式音标和严式音标两种)2、国际音标的优点:(1)标音准确:音素与符号一一对应,便于准确记音;(2)符号简单易学:使用国际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便于学习使用,直接使用拉丁字母,如:a、i;两个拉丁字母合为一体,如:ts、dz;拉丁字母倒写,如:ɔ、ə、ʌ、ɐ;对拉丁字母稍加变形,如:ɕ、ʑ、ʂ;(3)使用灵活:有很多附加符号,可以记录人类一切语音。
(三)音素的构成: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气流在发音通道上有无障碍;(2)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状态(3)声带是否振动(4)气流的强弱(5)是否是纯乐音(6)能否自成音节2、元音(1)元音的特点(与辅音相区别):声带振动、气流不受阻碍、可以自成音节。
(2)元音的分类: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决定了元音的不同音质,形成了不同的元音。
A、舌位高低:分七级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B、舌位前后:三类(前、央、后)C、唇形圆展:两类(圆、展)舌面图:元音的性质:(1)任何一个舌面元音的位置都是一个音区,而不是一个音点。
(2)音区之间的边界事实上是模糊不清的。
(3)元音的音区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尺寸。
(4)单元音只有固定的点,没有变动的线或轨迹。
3、辅音:(1)辅音的特点:气流受阻、发音器官部分紧张;发音时声带有时颤动有时不颤动。
(2)辅音的分类:辅音音色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发音部位就是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
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发音部位:A、双唇音: B、唇齿音:C、齿尖音:[θ、ð]D、舌尖音:E、舌面音:F、舌叶音:[ʧ、ʤ、ʃ、ʒ ]G、舌根音: H、小舌音:[ʀ] I、声门音:[ʔ]发音方法:A、塞音(爆破音):B、擦音:C、塞擦音:D、鼻音:E、边音:F、颤音:G、闪音: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气流的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第二节音位一、音位:1、音位: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类型单位。
2、音位的主要特征是:(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辨义功能)。
例如:布[pu51]→ /p/ lay[lei]→ /l/瀑[phu51]→ /ph/ day[dei]→ /d/富[fu51]→ /f/ fay[fei]→ /f/路[lu51]→ /l/ may[mei]→ /m/木[mu51]→ /m/ bay[bei]→ /b/踏[thA51]→ /A/ 替[thi51]→ /i/吐[thu51]→ /u/通[thoŋ55]→ /55/ 同[thoŋ35]→ /35/统[thoŋ214]→ /214 痛[thoŋ51]→ /51/(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mai](卖)--[mei](妹)┌─┴─┐┌─┴─┐[m][ai][m][ei]┌─┴─┐┌─┴─┐[ a ] [ i ] [ e ] [ i ](3)音位一定是属于一定语言或方言的。
音位和音素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而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
二、音位变体:/x/ 音位男主人公┌───┴───┐[x1][x2]音位变体超人克拉克└────────┘互补分布x=男主人公,x1=超人,x2=克拉克1、定义:简单地说,音位变体就是属于同一音位的各个音。
2、音位变体的分类: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就是在一定的语言中各有一定的出现条件而同属于一个音位的几个音。
(2)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几个音。
三、音位的对立与互补:1、互补关系:同一音位的各个变体(包括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之间的关系。
2、对立关系:某一语言中可以造成不同的意义的音位之间的关系。
四、归纳音位的原则:1、对立原则: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an55]:[san55](三)、[ʂan55](山)在英语中,[-in]:pin[pin]、bin[bin]tin[tin]、din[din]2、互补原则: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a/音位3、语音相似原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p]--[ŋ]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必须互相对立才能使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彼此区别开来,如果进一步分析,这种对立和区别其实只是通过一个或几个语音特征实现的,这就是“区别特征”。
其实上面说的归纳音位的“对立原则”,说到底就是这种有辨义作用的区别特征的对立。
第四节音位的组合一、什么是音节音节是在听觉上最容易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也是音位组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二、音节的发音过程三、音节的构造1、音节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①V 元音自成音节,例如:汉语中的“衣”[ i ]②VC 元音开头,辅音结尾,例如:汉语中的“安”[an],英语中的“at”[æt]③ CV 辅音开头,元音结尾,例如:汉语中的“你”[ ni ],英语中的“do”[du: ]④ CVC 辅音既开头又结尾,例如:汉语中的“天”[t hiɛn],英语中的“part”[pɑ: t]其中,C=辅音,V=元音。
2、复元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体。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复元音:二合:前响:ai、ei、ao、ou后响:ia、ie、ua、uo、üe三合:中响:iao、iou、uai、uei3、复辅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体。
复辅音汉语中没有,而英语、俄语、德语、法语等语言中都有。
四、元辅音分析:元辅音分析是一种适用于各种语言的音节分析,这样不同语言音节结构形式的区别从“元辅音分析”的角度就看得更清楚些。
例如汉语和英语比较: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特点:(1)开音节占绝大多数,闭音节只限于n和ŋ两个鼻音韵尾;(2)没有辅音连缀;(3)必须有元音,辅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4)有声调。
英语音节的特点是:(1)闭音节较多,一般辅音都可以做音尾;(2)音节中可以有辅音连缀;(3)有重音,没有声调。
五、声韵调分析:“声韵调分析”是基于汉语音节的分析,因此从这个角度更能看出汉语音节结构的一些具体特点:(1)汉语的音节有声调,这是汉语音节最主要的特点;(2)汉语的音节中必须有元音;(3)汉语的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也不能只有辅音;(4)汉语音节的声母和“四呼”的配合很有规律性。
第五节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是处于具体语音流中的音素以及声调等语音要素,受到邻近音的影响,或者因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变化需要,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化。
一般而言,语流音变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1、同化:即不同的变成相同的。
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1)顺同化:同化音+被同化音例如:dog[dɔgs → dɔgz](2)逆同化:被同化音+同化音例如:thank[Ɵɛnk →Ɵɛŋk]辛苦[ɕinkhu →ɕiŋkhu]面包[miɛnpɑu → miɛmpɑu]2、异化: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自己原来的发音不同了。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变调现象,上声变调:小两口买了两把小雨伞。
去声变调:不是不过,而是要好好过。
3、弱化:指在语流中,某些音的发音变得比原来更弱更轻。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是典型的声调弱化。
“看一看”、“我的书”。
轻声的模糊表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声调:只有高点,没有调形;声母:清辅音浊化:哥哥[kə→ gə]领子[tsך→ dzə]来吧[pA → bə]送气音变不送气音:糊涂[thu → tə]韵母:单元音央化→ə复元音单化:棉花[xuA → xə]4、脱落:语流中有些音在连读时因缩并等原因而不再发音或消失了。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wo214mən → wo214m];“豆腐”[tou51fu → tou51f]在英语中,do not → don’t let us → let’syou had better do → you’d better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