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区元素

s区元素

第十二章s区元素教学重点:1.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碱金属的钠与钾,碱土金属的镁、钙、钡的性质。

3.其氢氧化物的溶解性和碱性。

4.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一些重要性质。

第一节氢一、物理性质氢(hydrogen)是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如果以原子百分数计,氢占81.75%,氢是太阳发生热核反应的主要原料。

是供给地球上生物生存的最大能源。

氢在地壳(包括大气、水、岩石圈)中的含量,若以原子百分数计占17%,若以质量百分数计约占1%。

氢虽存在量不大,但分布却十分广泛。

自然界中,氢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如在水中、有机物中、生物体中等,仅只在天然气等少数物质中有少量单质氢存在。

已知氢有三种同位素,自然界氢或氕(用11H或H表示)99.98%重氢或氘(deuterium)(用21H或D表示)0.02%氚(tritium)(用31H或T表示)107个普通氢原子才有1个氚原子氢的同位素之间由于电子结构相同,故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是它们的原子质量相差较大,从而引起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如:H2的沸点为20.4K,熔点为14.0KD2的沸点为23.5K,熔点为18.65K氘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原子反应堆中的重水有关,并广泛地应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光谱分析。

氚的重要性在于和核聚变反应有关,也可用作示踪原子(tracer element)。

单质氢是以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它是一种无色无嗅的气体,是空气密度的1/14.38,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低的。

用它的密度小的性质,可以填充氢气球,但有易于着火的缺点。

如将氢气进行深度冷冻并加压,氢气可转变成液体,利用液态氢的低温,可以将除氢以外的其它气体变成固体,在14.0K时可转变为透明固体。

氢在水中微微溶解,273K时1体积水仅能溶解0.02体积的氢气,但氢气可被某些金属(如镍、钯、铂)吸附,如室温时1体积细钯粉,大约吸收900233234体积的氢气,被吸收后的氢气有很强的化学活泼性(可以认为被吸附的氢分子在某种程度上被离子化或活化了)。

此状态下的氢气同氧气能迅速化合。

二、化学性质氢分子在常温下不太活泼,因为在标准状况下。

氢分子的离解能为436 kJ/mol ,所以许多有氢参加的反应除非在高温或有催化剂存在,通常都不会迅速发生。

1.与非金属反应H 2 + F 2HF H 2+ Cl 2HClH 2 + O 222.高温下,氢是一个非常好的还原剂CuO + H 2 Cu + H 2O3CH ≡CH + H 2 CH 2=CH 24.氢与某些金属生成金属型氢化物:氢气可以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一类外观似金属的金属型氢化物,这类氢化物中,氢与金属的比值有的是整数比:如BeH 2、MgH 2、CoH 2、CrH 3、UH 3、CuH ,有的是非整数比:LaH 2.76、CeH 2.69、TiH 1.73三、氢气的制备1.实验室:Zn + 2HCl == ZnCl 2 + H 2↑制取的氢气中常含有PH 3,H 2S ,AsH 3等气体,经过纯化后才能得到纯净的氢气。

2.工业上:高温下用焦炭还原水蒸气制取氢气。

H 2O + C H 2 + CO3.在野外:CaH 2 + 2H 2O = 2H 2 + Ca(OH)2Si + 2NaOH + H 2O == Na 2SiO 3 + 2H 2↑四、氢化物(hydride)氢和其它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氢化物。

根据结构和性质的不同。

可以把氢化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离子型氢化物氢气和活泼金属(碱金属和除Be 、Mg 外的碱土金属等)形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氢原子得到电子成为负离子。

然后正负离子依靠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型氢化物。

离子型氢化物的结构和卤化物类似。

纯净的离子型氢化物都是白色固体。

它们的熔点、沸点较高,熔融状态可导电,电解时在阳极上可放出氢气。

(1)与水反应:NaH + H2O = H2 + NaOHCaH2 + 2H2O = 2H2 + Ca(OH)2(2)离子型氢化物都有较强的还原性,在高温时能将金属氧化物或卤化物还原成单质金属。

TiO2 + 2LiH = Ti + 2LiOHTiCl4 + 4LiH = Ti + 4NaCl + 2H2(3)离子型氢化物在非极性溶剂中,与B2H6、AlCl3等可形成复合氢化物。

2LiH + B2H62LiBH44LiH + AlCl3LiAlH4 + 3LiCl而且还原性更强,常用于无机和有机合成反应。

2.金属型氢化物(过渡型氢化物)第ⅡA族的Be和Mg,第ⅢA族的In和Tl,全部过渡元素及镧系、锕系元素均能吸收氢气而形成氢化物。

在这类氢化物中,氢分子或氢原子钻入金属晶格的间隙中,而金属基本上保持原来的特征,所以叫做金属型氢化物。

这类氢化物的结构与母体金属的结构不完全相同,这说明氢和金属之间存在着化学结合。

金属型氢化物一般具有母体金属的光泽,除镧系元素的氢化物和UH3外都可以导电,它们的密度比母体金属的小。

铍、镁和镧系、锕系元素的金属氢化物接近于离子型氢化物。

铟、铊、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的氢化物接近于分子型氢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分子型氢化物相近。

某些过渡金属吸收氢气形成氢化物后,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将所吸收的氢气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可逆过程。

利用这一原理,吸收氢气能力大的金属如Pd、U等可作为储氢材料,但是,这些金属价格昂贵,寻找储氢能力强、价格便宜的某些金属合金是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

3.分子型型氢化物氢气与非金属或准金属元素(砷、锗、锑等)化合时形成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共价型氢化物。

因为在固态时它们大都属于分子型晶体,所以又叫做分子型氢化物。

235236分子型氢化物种类繁多,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差异很大。

分子型氢化物的熔、沸点较低,在常温下为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

SiH 4 + 4H 2O = H 4SiO 4 + 4H 2NH 3 + H 2O = NH 4+ + OH -五、氢能源一级能源:煤、石油、太阳能、原子能。

二级能源:依靠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能源。

氢之所以被选为未来的二级能源,是因为它具有下述特点:1.原料易得,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

2.热值高,氢气燃烧时放热量很大。

H 2(g) + 1/2O 2(g)H 2O(l) △H 0 = -286 kJ/mol∴1kgH 2完全燃烧可放热:而1kg 煤若不含灰分、湿气和其它物质,纯粹由C 组成,完全燃烧可放热: 同样重量的氢气燃烧放热至少是煤的4.4倍,也比汽油高。

石油的全球储量按现在的消费水平大约只够开采四、五十年的,煤也很有限,而利用阳光把水分解成氢和氧,永远不会用完。

3.反应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无污染)4.可储存,有可能实现能源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储存:a.高压液化为液态氢b.形成金属氢化物氢气的缺点是具有爆炸性,H 2体积比<5%和>95%时安全,氢气无毒,煤气输送和储藏的技术可以套用。

氢气作为能源已在H 2/O 2燃烧电池、火箭推进燃料、冶金等方面得到应用。

第二节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概述教学重点:1.碱金属的钠与钾,碱土金属的镁、钙、钡的性质。

2.其氢氧化物的溶解性和碱性。

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一些重要性质。

一、碱金属kJ mol kJ mol g g 51043.1/286/21000⨯=⨯kJ mol kJ molg g 41028.3/394/121000⨯=⨯Li Na K Rb Cs Fr 放射性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s1。

因此,碱金属元素只有+1氧化态。

碱金属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Li为2个电子),对核电荷的屏蔽效应较强,所以,这一个价电子离核较远,特别容易失去。

因此,各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势以碱金属为最低。

2.与同周期的元素比较,碱金属原子体积最大,只有一个成键电子,在固体中原子间的引力较小,所以它们的熔点、沸点、硬度、升华热都很低,并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下降。

电离势和电负性也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下降。

3.本族元素的电负性都很小,因此当这些元素同一些电负性较大的元素反应生成化合物时,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但某些气态双原子分子如Na2,Cs2等就是以共价键结合的。

4.碱金属性质的变化一般很有规律,但由于锂原子最小,所以有些性质表现特殊。

二、碱土金属Be Mg Ca Sr Ba Ra 放射性Li、Cs、Be属希有金属,重点:Na、KMg、Ca、Ba1.与碱金属元素比较,碱土金属最外层有2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目和排列与碱金属元素相同。

由于核电荷增加了1个单位,对电子的引力要强些,所以碱土金属的原子半径比碱金属要小些,电离势要大些,较难失去第一个价电子。

失去第二个价电子的电离势约为第一电离势的2倍。

从表面上看,碱土金属要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二价正离子似乎很困难,实际上生成化合物时所释放的晶格能足以时它们失去第二个电子。

它们的第三电离势约为第二电离势的4~8倍,要失去第三个电子很困难,因此,它们的主要氧化态是+2。

2.碱土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离势和电负性依次减小,它们的金属活泼性自上而下逐渐增强。

3.碱土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与ⅠA族元素一样,多形成离子型化合物,大多为无色。

4.由于Be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电离势高于同族其它元素,形成共价键的倾向比较显著,所以Be同Li一样,常表现出与同族元素不同的性质。

第三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单质一、物理性质2371.碱金属是密度小、硬度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强的轻金属。

原因:金属键弱,内聚力小。

除Be为钢灰色,其余为银白色,Li在固体单质中熔点最低,保存于石蜡中。

2.碱土金属比碱金属各项都稍高。

金属的内聚力(键)与价电子数、半径有关多小熔沸点越高。

为什么碱土金属中铍、镁熔点的变化不规律?原因:Be、Mg属六方晶格,与Ca、Sr、Ba晶格不同,因而熔点变化不规律。

3.碱金属(特别是铯)失去电子的倾向很强,当受到光的照射时,其电子能从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常用铯来制造光电管。

4.碱金属能形成液态合金,如Na-K合金,Na-Hg合金等。

Na-K合金由于Na、K具有大的比热,低的熔点和良好的热、电传导性,可用作核反应堆的冷却剂和热交换机剂;Na-Hg齐由于有缓和的还原性,在有机合成上用作还原剂,无机上,用Na-Hg 齐还原SO32-成为连二亚硫酸根离子2SO32- + 2H2O + 2Na/Hg = S2O42- + 4OH- + 2Na+ + 2HgNa-Al合金可用于从氯乙烷生产汽油防爆剂四乙基铅。

5.碱金属及Ca、Sr、Ba的挥发性化合物在高温火焰中,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电子接受了能量,从较低的能级跳到较高的能级,但在较高的能级电子不稳定,当电子从较高能级回到较低的能级时,便分别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来,时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