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成人价值观的差异——童话《小王子》的主题解析摘要:本文以分析童话《小王子》的文本内蕴为基点,以价值观哲学的理论基础为依据,以儿童、成人的价值观差异为主线贯穿该论文的整个研究过程。
立足《小王子》文本,本文认为以“小王子”为代表的儿童是以纯真、质朴、自我想像的眼光来观览世界,而形形色色的成人则在政治权力、物质金钱、精神归属的追求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两者价值观存在着鲜明的差异。
究其原因,儿童是以审美、诗意的眼光来观望世界;成人是以功利、实用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最后,本文将儿童与成人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反观现实,简单地阐述童话《小王子》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小王子》,主题,儿童,成人,价值观The difference outlook on values of the children and adult——the analytical of the subject in Children's stories “Young Prince”Liyuanfang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intrinsically contained with the version analysing children's stories“Young Prince”for base point,taking outlook on values philosophy rationale as basis,giving first place to children,which adult's outlookon values difference came to run through that these the gleam studiesprocess.Keeping a foothold version in“Young Prince”Be summed up as out children's stories “Young Prince”,which the children taking“Young Prince”as the representative who browse the world with pure,plain,the sight of oneself conceives;Summarize out the adult of all forms who is hit by the what be shownout concrete outlook on values in children's stories“Young Prince”to runningafter that Authority,matter money,spirit belong to politic.The formed difference is carried out contrast and analysis,Investigate up cause,reveal out children's the subject of stories“Young Prince”.The children browse the world with the sight ofthe beauty and poetry;The adult treats the world with the sight of materialgain,pragmatic.According to reality,difference causes the children and the adult is existed in outlook on values;Set forth simplely the subject of significance in children's stories“Young Prince”.Key words:“Young Prince”,subject,children, adult, outlook on values一、引言童话这一文学体裁从诞生伊始,到现在的繁荣发展,许多童话大家用或精彩、或生动、或华丽的文笔在广袤的童话之林里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旷世佳作。
于是,大名鼎鼎的《安徒生童话》、耳熟能详的《格林兄弟童话》等纷纷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而法国飞行家、童话家圣埃克苏佩里却以他独具一格的文思写下了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童话”——《小王子》,这朵童话之林里的“奇葩”,不仅给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生中增添了夺目亮色,更给我们的世界提供了精神养料。
它凭借深刻的思想、迷人的魅力而被许多专家、学者用抑或深邃抑或华美的文字研究着、赞颂着。
正如“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对童话《小王子》主题的理解也可谓是众说纷纭,自成一派。
这与童话《小王子》隐晦而深厚的主题有关。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瓦对这部作品有非常中肯的评价:“《小王子》在其富有诗意的淡淡哀愁中也蕴涵着一整套哲学思想。
”这就形成了众多专家学者对该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
依本人看,圣埃克苏佩里将童话《小王子》置于丰富的现实生活之中, 将价值观在现实中扎根,让自我价值观随着天马行空的文思在童话中像汩汩流水一样缓缓地流淌出来。
那何谓价值观呢?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虽然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汇聚了哲人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来研究长期积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经验。
所以,这篇童话是他从生活中提炼、升华的、用童心观照人生价值哲学的集中表现,是哲学价值思想的童话版。
鉴于此,本人将从以小王子为代表的儿童与小王子在各个星球上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成人之间的价值观的差异入手来感受《小王子》主题的魅力。
二、《小王子》中儿童价值观的具体体现1.儿童以纯真的眼光看世界明朝理学家李贽在其著作《童心说》中说:“夫童心者,真心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这里,童心可以理解为童子之心,所谓“最初一念之本心”,它就是一种天赋自然之物,一种造化于天地灵秀,与生俱来的人的纯真自然的情性。
[2]童子之心,至情至性,至诚至真,来自本色,源于天性。
中国谚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亦然,童子之眼始于赤真之心。
在儿童皎洁的明眸中,映入眼帘的世界万物都带着湛蓝的色泽、真实的光辉。
我们可爱的小王子也不例外。
小王子说:“我还有一朵花。
”地理学家说:“花,我们是不编录的。
”小王子的回答是:“为什么?花最美了!”[3]毋庸置疑,小王子不同意地理学家的观点。
地理学家看上去满腹学问,他知道哪里有海洋、河流、城市、山和沙漠。
但他不了解自己所在的星球,并拒绝自己去勘探,因为那是勘探工作者的事。
花,同样是自然之物,但他却拒绝将其编入书中。
美国教育家阿尔科特说:“实践是知识的母亲。
”地理学家徒有虚名,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否定“知识出自于实践”,而不花时间和精力、更不用说会脚踏实地去实践了。
知识,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有时也包括技能。
[4]对花的考察不管是勘探家的事还是地理学家的事,它都属于人类博大精深的知识中的一个。
哲学家李连科说:“考察知识的价值应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而不能仅仅从单个具体的劳动来判断。
”地理学家信息闭塞,故步自封——只专注于自己所研究的范畴,置其他学科而不理。
以此来审视地理学家:他在看待知识的价值时是个名副其实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追随者。
纵观其上,地理学家做学问的方式从头到尾充斥着一个“假”字!儿童则不然。
犹如一泓清泉的心灵带着对知识的价值至纯至真的看法:事物,存在就有其价值!花,虽然微小,但其真实地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也是值得尊重和认可的。
“花最美了!”这由率性使然而脱口而出的四个字,不仅直白无误地道出了儿童最纯真的审美心声;而且一览无遗地表露了儿童最高贵的知识价值认识。
儿童是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生机勃勃;儿童是一枝含苞待放的花朵,纤尘不染;儿童是一粒清晨凝结的露珠,晶莹剔透。
在广袤而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前,儿童世界总是那样幼稚、纯真和美好。
纯真——纯洁真诚,源自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并且也是构成其价值观的内在质素。
[5]因此,在儿童启蒙阶段的价值观中,能够存留人类最本源的纯真价值观。
于是,纯真,这种儿童生命固有的禀性就自然而然地、深入骨髓地浸透在儿童的价值观中。
然而,在滔滔岁月的磨砺中,纯真对于某些成人而言好似垂挂苍穹的星斗——遥不可及。
于是乎,可怜的成人丑态百出、虚情委蛇。
一些自以为是的成人利用儿童的纯真天性说起了像地理学家那样的、难以自圆其说的谬论来!培根说:“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此话不幸将地理学家囊括其中!而罗曼·罗兰则说:“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
”此话用来形容天真无邪的小王子还真是恰如其分!哲学家李连科说:“知识价值就是所谓‘真’的问题”。
[6]从小王子和地理学家对待花是否能被记载于地理书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推测:相对于当今视学术为权威的成人而言,惟固守在纯真世界的儿童是带着实事求是的信念来仰望知识,体验价值的。
2.儿童以质朴的心理看世界“质”是指本质、质地、本色;“朴”原意指树皮,引申为未加工的木材,再引申为不加修饰的原始与天然状态。
综合而言,质朴,本色的自然、淳朴,是如黑格尔认为的那种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最高的深刻意义的价值品格内涵。
[7]如上所述,儿童的质朴是儿童生命、精神价值中所蕴涵的品格。
因为质朴,所以善良!此言何以理解?在此说明一番。
托尔斯泰说:“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质朴,朴素也。
[8]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和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9]众所周知,善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心的好,它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美德。
顺而推之,朴素之于质朴,善良之于美,再化用托尔斯泰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质朴是善良的必要条件。
”于是乎,在儿童心灵朴实质拙的生命摇篮里孕育了一个稚嫩而娇柔的精灵——善良!换言之,质朴,哺育善良的母体;善良,质朴超然升华的结晶。
总之,善良,也是儿童质朴的价值内涵的典型产物之一。
质朴,在呼唤;善良,在诞生!善良,这一推波助澜的强大精神力量最终成了小王子心甘情愿地选择用蛇的毒液将自己送回星球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