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由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以下简称“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构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大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五大任务:——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
——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面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培育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以户带户,辐射带动。
——建设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品种展示、技术示范、信息传播、培训创业的平台,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技术精湛、扎根基层的农业技术指导员。
五项制度:——项目管理合同制。
示范县政府领导与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任务协议;示范县农业行政部门与技术指导员以及科技示范户之间签订协议。
——专家技术负责制。
组建县、乡专家组,全面负责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责任制。
每名技术指导员联系一定数量的村,负责人10个左右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制。
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每年培训50名左右的农技人员开展集中培训。
给技术指导员的一封信技术指导员朋友:祝贺祝贺您被聘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技术指导员!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要求,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这是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技术指导员是指导科技示范户科学生产的老师,承担着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开展主体培训和分户技术指导的重任。
为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管理,规范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及时记录、总结和检查技术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形成的经验,我们编印了这本《技术指导员手册》。
希望您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专家指导下,努力学习知识、新技术,认真履行技术指导员的职责,把农民急需的技术、政策、信息传授给示范户和农民朋友,圆满完成技术指导任务,成为农民的好朋友!感谢你们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做的辛勤努力!平南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2015年4月技术指导员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手机:邮箱:指导户数:指导产业:2015年平南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效能,巩固我县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大力提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确保中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进一步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手段,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明确职责、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稳定队伍、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巩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建立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真正发挥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
二、基本情况1、水稻生产发展基本情况平南县地处广西浔郁平原,人口140多万,辖21个乡镇行政辖区总面积2890平方公里。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4.76万亩,其中年水稻种植面积约85万亩,是广西水稻种植、生产大县。
近年来平南县在中央的惠农强农政策的引导下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大批现代农业机械得到广泛普及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但是在整个水稻生产过程中除了机械化耕作和机械化收获的环节有较高的作业水平外其他的作业环节手段比较落后,特别是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由于工艺落后,远远没有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也不符合水稻栽植“浅、匀、直、稳”的最基本农艺要求。
目前我县吸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已形成并能够满足水稻生产发展需要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和机械,经过近年来的推广应用,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与全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我县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必须在我县组织水稻面积较多的乡镇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扩大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2 、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基本情况目前我县成立了县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和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站为主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全县共有农机推广技术人员57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9人,初级技术职称26 人,技术工人22 人。
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
随着政府不断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与加大投入,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在我县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落实宣传农机法规政策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县农机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区前列,促进了我县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实施内容围绕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和推广农机推广服务效能的目标,重点创新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机制、实施农机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农机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大幅提升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能力。
(一)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不断完善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制度。
1、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建设为核心,以激活运行机制为主线,全面建立、推行并完善农机推广责任制、人员聘用制、绩效考评制、人员培训制等多元化推广制度以加强基层农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提升队伍能力,提高服务效果,形成县、乡政府齐抓共管、以县为主,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落实,明确县级农机技术专家组、农机人员和乡镇农机服务组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工作要求。
3、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的考勤考核和业绩评价,真正实现农机推广工作机制创新,方式创新、相关创新。
4、鼓励支持农机作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业参与开展农机技术推广服务。
(二)确定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的分布情况、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要,我县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确定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为我县的主推技术,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平台,开展实施工作。
(三)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方法。
根据我县水稻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基础,通过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为载体,计划在我县机械化发展较不平衡的部分乡镇选择(大新镇、上渡镇、平南镇、思旺镇)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种植大户的带动指导下,每个乡镇选择10个农机科技示范户,共40个科技示范户,以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方式,建立包村联户的农机推广责任制。
通过集中培训、联户指导、实地观摩交流等方式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同时,针对农业机械化在生产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破解难题,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及技术集成应用,达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四)规范建设农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
我县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产业,选择在种植水稻面积较多,插秧机拥有量较大、农民接受农业生产新技术比较快的村屯的4 个乡镇建立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
建设的示范点是:1、大新镇新和村卓远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刘达文2、平南镇盆塘村隆顺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廖科强3、思旺镇花玲村社福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张榕才4、上渡镇丰得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梁富荣通过农机技术人员领办试验示范任务,开展通过对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建设,把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农机化技术特别是水稻拌浆技术、工厂化育秧技术、机插秧技术培训、试验、推广、应用的现场教材,农机技术人员的科研基地、成果转化基地。
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使农机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让农民在试验示范基地中看到活教材,接受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
(五)组建专家组,聘用培训技术指导员。
1、根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需要,我县成立县级农机技术推广专家组:组长:谢春局长。
副组长:陈雄奎副局长。
成员:莫明县农机推广站站长。
蒙善科县农机推广站副站长、质量投诉站站长。
黄光敏、苏琼容、聂群英。
2、根据项目的有关要求,在全县农机技术人员中选聘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2015年我县农机局聘用24名技术指导员:其中县农机技术推广站选聘10 名,乡镇农机推广站14名。
选聘的县农机技术指导员是:张剑云、黄光敏、黎俊敏、罗梅春、聂群英、秦海冰、王少艾、苏琼容、潘显松。
选聘的乡镇农机技术指导员是:大新镇:宾伟峰、李敏婵、王福乾;平南镇:覃干明、杨昌贤、李英志、赵日志;思旺镇:黄东林坤、甘石海;上渡镇:朱汉祥、谢超华、莫松新、蒙建鹏。
职责:县农机局对技术指导员以聘书形式进行聘任,建立县级技术专家组定点联系到乡镇,县、乡技术指导员负责包村联户到点。
每2个县技术指导员和该乡镇农机技术指导员为1个技术小组,负责确定该乡镇农机化科技示范户并实施分户指导,指导选定的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建立工作手册,采集有关信息等工作;负责1个示范点的示范建设和技术指导。
通过培育农技科技示范户、建设农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结合每个示范点的实际制定出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促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与农户之间的无缝对接与互动,真正发挥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效能,达到项目实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