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培训)财务管理知识
培训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
张廷新
张廷新,聊城大学副教授,会计系主任。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财税专业,后又在财政部财科所研究生部脱产进修学习财政专业财政与企业财务方向硕士学位课程;主要研究财务管理和会计理论,曾经主持校科研基金项目一项,主研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参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项,合作出版著作3部,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余篇;获得了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3项。
讲授过“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会计理论专题”等课程,曾从事聊城市农业发展银行财务分析、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会计人员教育、鲁西化工集团财务人员、滕州市中小学会计人员等培训工作。
财务管理培训:着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重点搞好财务基础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风险及防范、企业内控管理和企业税务筹划、信息化应用、新型融资工具等。
财务基础知识及财务预算;如何降低和规避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您能否透过看似枯燥的财务报表预测出新的商机,识别潜在的风险,把握稍纵即逝的决策良机吗?
--如果没有,您应该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为您的企业今后赢得更多利润奠定基础。
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经理,您能否依据本部门的成本和效益的数字变化,找出潜在规律,为企业决策者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吗?
--如果没有,您应该通过我们专家的言传身教,大大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目录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1)
第二章企业风险的评审技术 (1)
第三章财务风险概述 (2)
第四章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4)
第五章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5)
第六章信用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7)
第七章收益分配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9)
第八章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0)
[教学目的]掌握两个问题:一是风险的定义、分类;二是风险管理的概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员应掌握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定义,理解风险与损失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搞清风险的四种基本分类方式,尤其是要掌握风险管理的六个步骤。
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和与风险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关于风险的数种定义
二、与风险有关部门的两个术语
第二节风险的分类
一、风险的基本分类
二、纯粹风险的分类
第三节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
三、风险管理的范围
四、风险管理的目标
五、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二章企业风险的评审技术
[教学目的]掌握房风险分析的特征,风险和人行为的关系,风险识别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风险识别的七种基本方法
一、风险分析的含义
二、风险分析的性质
三、风险分析的成本
第二节风险和人的行为
一、对待风险的态度
二、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
第三节风险识别
一、现场调查法
二、审核表调查法
三、组织结构图示法
四、流程图法
五、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
六、事故树法
七、风险指数
八、财务风险的评估(Z-SCORE模型)
第三章财务风险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两个问题:一是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二是财务风险的度量与防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度量和防范
第一节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
一、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
1.财务风险的概念
2.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区别
二、财务风险的种类
1.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2.全面性
3.不确定性
4.激励性
第二节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环境影响
二、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不合理
三、财务决策失误
四、管理人员认知偏差
第三节企业财务风险度量的方法
一、概率分析法
二、杠杆分析法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四、VaR.法
五、风险率度量法
六、因子模型法
第四节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控制原则
1、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提高财务管理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企业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基于目前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的现实情况,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积极向风险管理较好的企业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并能够贯彻于整个企业财务活动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分析方
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
如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
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4、科学控制财务风险
(1)坚持谨慎性原则。
建立财务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
企业可以按一定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这是弥补风险损失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损失发生后,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分配法
2、回避法
3、转移法
4、降低法
第四章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教学目的]掌握两个问题:一是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二是筹资风险的度量与防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度量和防范
第一节筹资风险的内涵、特征和种类
一、筹资风险的一般概念
筹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偿债风险。
由于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企业负债较多,而经营管理和现金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产生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如不能通过财务重整等方式及时加以化解,则可能进一步导致破产清算的风险。
二、收益变动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风险的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会通过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产生放大效应。
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
相反,当税前利润下降时,会给所有者收益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筹资风险的特征
四、筹资风险的种类
第二节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原则
一、正确选择筹资方式
二、合理确定财务结构,控制负债经营风险
三、运用合适的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利率和汇率变动产生的筹资风险第三节企业筹资风险的度量
一、流动性指标
二、第一,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可用在短期内能转变
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第二,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之后的余额。
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第三,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第四,资产负债比率,又称负债比率,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
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三、现金比率指标
第四节筹资风险管理方法与案例分析
一、筹资风险的管理方法
1.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是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的根本,因为企业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
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即使现金管理十分有效,也会导致企业不能按期支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