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趣闻(512)巾帼不让须眉

对联趣闻(512)巾帼不让须眉

对联趣闻(512)巾帼不让须眉
古人吟诗作对联,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和炼意,故有“推敲”的故事。

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二字三年得”等,都是这个道理。

一天,苏轼、苏辙、苏小妹兄妹3 人一起谈论诗文。

苏小妹说: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可算作一副4 字对联。

若在这副对联的上下联中间各加一个字作腰,你们说,用哪两个字最好?
苏轼略一思索,说加“摇”“映”两字最好,即: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小妹摇头说不好。

苏轼说,那就用“舞”“隐”二字,将此联变为: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还是摇头说不好。

苏辙一听哥哥两次加字都被小妹否定,不敢说出自己想好的字,便催促小妹加字。

苏小妹说: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轼与苏辙听罢,无不拍案惊奇。

苏轼说:“'扶’字有形象感,使无形的'轻风’人格化了。

”苏辙说:“'失’字不仅使这副对联的境界具有月下景象的朦胧美,更是熟字巧用,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