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1.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1.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 1个正确选项,每题 1.5分,共 30分1.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明显成绩,同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其中的发展模式有( 。

A. 中东模式B. 雁形模式C. 东亚模式D. 拉美模式2.波兰、匈牙利分别是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两种转轨战略的典型,它们的不同特点主要有 ( 。

A. 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B. 价格自由化的步骤不同C. 实行货币可兑换的步骤不同D. 外贸自由化的步骤不同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

A .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 .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 .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 .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主要表现有(A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 .扩大了资本积累C .增加了就业D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

A .保护本国的市场 C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B .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 .积累资本或资金6. GATT 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

A .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C .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

A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 .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 30年的探索,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具体表现在 ( 。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9. 特别提款权是(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A. 世界银行B. 本国中央银行C. 国际金融公司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 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包括( 。

A. 社会发展的需要B. 经济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C. 生产国际化的要求D. 规避金融管制11.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 。

A .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

B .本国的就业结构C .本国的经济状况。

D .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12.到上世纪 80年代,虽然跨国公司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着稳步增长趋势。

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

A .跨国公司数目迅速增加,产销量不断扩大B .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展C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其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D .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13.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

A .独资经营B .国有经营C 合资经营D .合作经营E .合作开发14. 跨国公司在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 主要包括 ( 。

A .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B .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C .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D .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15. 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 (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16. 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多种,其中(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B. 日本模式C. 法国模式D. 德国模式17. 产业组织政策包括相互配套的两方面政策,即( 。

A. 反垄断政策B. 产业合理化政策C. 经济计划化D. 产业结构政策18. 1970s年代发达国家产生“停滞膨胀”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

A .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上涨B .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C .工资提高过快,拉动了物价上涨和失业的增多D .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19.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

A .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 .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 .垂直型国际分工D .混合型国际分工20.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

A .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 .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 .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二、判断题(每题 1分,共 10分1.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2. 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主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3.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而使落后国家失去了发展经济的机遇。

4. 生产力,或称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是指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以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5.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6. 哈佛大学的多国企业研究中心坚持必须在 7个国家以上设有子公司或附属企业,才能算是跨国公司。

7. 德国模式的实质是国家维护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维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竞争机制的维护,二是对社会利益的维护。

8. 特别提款权由 5种主要西方货币组成定价,因而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

9.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10. APEC的建立, 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机构已由基本属于民间性协商机构向官方的政策协调和协调机构过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 15分1. 经济全球化:2. 垂直型直接投资:3. 保护贸易政策:4. 关税同盟:5. 汇率目标区: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1. 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2.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3.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五、论述题(本题 15分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有哪些?六、案例分析(本题 15分1990s 年代以来, 世界各地不断爆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如 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 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 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1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等。

这些危机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和心理预期等多种方式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2001年 11月 30日,阿根廷爆发剧烈的银灰挤兑潮,当日银行存款被取走 13亿美元。

面对金融危机,政府被迫实行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资金外流等金融管制措施,加剧了金融恐慌, 引发了蓄势已久的社会不满情绪和矛盾。

终于在 12月 18日引发为全国性的社会骚乱、游行示威和流血事件(28人在冲突中丧生。

12月 20日,阿根廷总统和经济部长引咎辞职,之后的短短两周内,政府频繁更迭,总统换了五任。

2002年 1月 14至 15日和 2月 18至 20日,阿根廷两次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大量的 ATM 机、运钞车等银行设备被砸毁。

3月 27日,首都还发生了贫民冲击、哄抢超市事件(10多家超市被哄抢。

阿根廷爆发的这场危机产生了强烈的“多米诺效应” ,不但影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致使巴西、乌拉圭(银行体系濒临崩溃、巴拉圭、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发生了金融动荡、使拉美经济继 20世纪 80年代债务危机之后再次遭到重创, 而且对整个世界金融业 (2002年第一季度,欧美七大银行在阿根廷业务的损失达 85亿美元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2002年 10月联合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明确指出, 阿根廷危机是造成 2002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请根据上述案例并结合经济学理论,讨论以下问题:1.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如东南亚、巴西、阿根廷等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9分2. 这些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有哪些启示?(6分标准答案(A 卷1、 CD2、 ABCD3、 ABCD4、 ABD5、 ABCD6、 ABCD7、 ABCD8、ABCD9、 D 10、 BCD 11、 ACD 12、 ABC 13、 ACD 14、 ABD 15、 C 16、 B 17、 AB 18、 BD 19、 AB 20、 ABCD1、 X2、√3、 X4、√5、 X6、 X7、√8、 X9、√ 10、√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 15分1. 经济全球化: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1分 ,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 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 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2分。

2.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1分 ,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1分 ,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1分。

3.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2分 ;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 鼓励扩大出口, 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分。

4. 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1分 ,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1分。

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 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 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 (1分。

5. 汇率目标区:英国学者威廉姆逊等人提出的关于汇率制度的改革方案(1分 ,指通过协商规定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的目标幅度, 幅度可达 10%, 当汇率波动超越目标区里, 就实行干预(1分。

其旨在既扩大汇率的灵活性,又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 答: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四点内容(1分 :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1分 ;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1分 ;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1分 ; (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1分2.答:WTO 的宗旨是:(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1分 ; (2 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1分 ; (3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 保护环境, 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1分 ; (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