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2第一章 海洋概述(包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2第一章 海洋概述(包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2第一章海洋概述一、单选题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根据全球人口的纬度分布判断,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区最有可能在()A. 20°S—20°NB. 20°S—60°SC. 20°N—40°ND. 40°N—60°N读下图,完成1~4题。

3.海域①()A.海岸线曲折,半岛、岛屿和海湾少B.与太平洋以合恩角为界C.四大洋中平均深度最小和温度最低D.轮廓大致呈“S”状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2题。

4.图①中的水域是()A.北海B.南海C.阿拉伯海D.墨西哥湾2010年5月15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港出发,途经下图所示国家和地区,总航程3万多千米,历经4个月,于2010年9月23日返回青岛港。

据此回答下面四题。

5.海军舰艇编队在印度洋上航行时,鲜红的国旗和军旗常飘向() A.西南方B.东北方C.东南方D.西北方读下图,完成1~4题。

6.海域①()A.海岸线曲折,半岛、岛屿和海湾少B.与太平洋以合恩角为界C.四大洋中平均深度最小和温度最低D.轮廓大致呈“S”状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与水域①一样的海域不具有的特征是()A.平均深度一般从几米到二三千米B.无独立的海流系统C.表面的平均盐度和温度具有明显年际变化D.理化性质不稳定8.已经修筑海底隧道连接两岸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9.大航海时代开始于()A. 15世纪初B. 15世纪中C. 15世纪末D.一战后读下图,完成1~4题。

10.图中海域分属________个大洋()A.一B.二C.三D.四下图为“世界四个重要的海峡图”,读图回答1~3题。

11.若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最近航线经过()A.④③②B.④C.①③D.②④读“四大洋分布示意图”,完成1~4题。

12.与海域⑦相比,地中海的主要特点是()A.介于大陆之间,有海峡与相邻海洋连通B.位于大陆边缘,有半岛与大洋分开C.深入大陆内部D.连通海洋的狭窄天然水道阅读下列“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1~4题。

13.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利用的是序号________所示类型的船舶() A.①B.②C.③D.④读下图,完成下面四题。

14.①—④海域中属于陆间海的有________个() A. 1B. 2C. 3D. 4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2题。

15.图①中的水域是()A.北海B.南海C.阿拉伯海D.墨西哥湾读下图,完成1~4题。

16.海域②所属大洋具有________特点()A.东部海岸线平直陡峭,西部海岸线较曲折B.轮廓呈圆形C.北部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岛屿D.水温和深度在四大洋中最低17.读“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图中河流流入的四个海域分别是()A.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地中海、黄海B.墨西哥湾、地中海、孟加拉湾、东海C.孟加拉湾、地中海、墨西哥湾、东海D.几内亚湾、地中海、阿拉伯海、黄海读下图,完成1~4题。

18.海域④所在大洋与太平洋的界线是()A.白令海峡B.厄加勒斯角C.合恩角D.挪威海以南读下图,完成1~4题。

19.与①类海域相比,②类海域具有的特征是()A.潮汐现象明显B.理化性质稳定C.海流系统独立D.深度深20.首次实现海洋环球航行的是()A.葡萄牙人麦哲伦B.葡萄牙人达·伽马C.意大利人哥伦布D.中国明代郑和二、非选择题2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5年~1927年使用回声测深法发现了北大西洋中脊,它将大西洋从中央一分为二。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海底岩层的地磁进行了大量测量,1963年瓦因与马修斯提出了地磁条带分布成因与大洋中脊形成的假说。

(1)以上事件表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处于()A.“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时代 B.海洋探险时代C.科学研究时代 D.大航海时代(2)通过以上材料,说明海洋探索的重要意义。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____________,主要输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2)2012年1月,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按最短路线航行,于当月到达德国汉堡。

①沿途经过的海、海峡、洋、运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印度洋海域时,是顺水还是逆水?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地中海时,是顺水还是逆水?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政区:A代表__________半岛,B代表__________洲,C代表__________岛,D代表__________(国)。

(2)判断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连接亚洲与大洋洲的海峡是________(字母,下同);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_;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____;周围有沙漠气候分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_______。

(3)图中四个海峡按纬度高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A—B—C—D B.A—B—D—CC.B—A—C—D D.B—A—D—C(4)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图,完成(1)—(2)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________。

其中________连接了两个大洋。

2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水域属于海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海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水域①所在的大洋与水域④所在大洋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域⑤被誉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低压带移至赤道以南,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从乙到丙逆风航行。

而在北半球夏季出发时,乙地盛行东南信风,从乙到丙顺风航行,但到达丙地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

应等到下一个风季即东北季风吹起时再从丙地到丁地。

2.【答案】C【解析】根据海陆分布状况可知,以赤道为界,图左侧是北半球,右侧是南半球。

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3.【答案】C【解析】4.【答案】D【解析】5.【答案】B【解析】6.【答案】C【解析】7.【答案】C【解析】8.【答案】A【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峡的轮廓判断出①为英吉利海峡,②为霍尔木兹海峡,③为白令海峡,④为马六甲海峡。

四个海峡中,只有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根据石油运输的最近航线,可推断出其必经之路是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四个海峡中,目前只有英吉利海峡修筑了连接英法的海底隧道。

9.【答案】C【解析】大航海时代开始于15世纪末。

10.【答案】A【解析】11.【答案】D【解析】12.【答案】A【解析】13.【答案】B【解析】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是1519—1522年由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的,那时人类航海的动力主要是风力、海流和人力。

14.【答案】B【解析】15.【答案】D【解析】16.【答案】C【解析】17.【答案】C【解析】31.读图判断出①是孟加拉湾,②是地中海,③是墨西哥湾,④是东海。

18.【答案】C【解析】1.根据海陆轮廓可知,海域①~④依次是地中海、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都属于大西洋。

2.北海是边缘海,比斯开湾属于海湾,地中海属于陆间海。

3.海域②属于大西洋,其北部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岛屿。

4.海域④所在大洋是大西洋,它与太平洋的界线是合恩角。

19.【答案】A【解析】20.【答案】A【解析】人类认识海洋的重大事件有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壮举,达·伽马开辟了印欧航线,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郑和七下西洋。

21.【答案】(1)C(2)①加强对海洋的认识,充分利用海洋资源;②可增强对地球的了解,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钥匙”。

【解析】此题借两个事件考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以及海洋探索的意义。

从发生时间和事件特点,可以判断出它们属于人类对海洋研究的时代。

海洋探索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海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通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其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类通过海洋探索,增强了对海底地形的认识,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揭开许多地球之谜。

22.【答案】41.(1)波斯湾60%美国西欧日本(2)①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北海②顺水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海水自东向西流③逆水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解析】41.西亚石油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其输出路线主要有东行和西行两条。

该油轮经过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系统有自己的特点;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右偏,东南信风偏转成西南季风,因此海水自西向东流,故为顺时针方向;冬季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海水自东向西流,故为逆时针方向,1月为北半球冬季,油轮经过该海域时为顺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