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考博指导与分析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考博资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录取原则是按方向,初试加复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公共管理专业拟招1-2名硕博连读。

其中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3人,社会保障专业计划招4人,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计划招3人,社会管理专业计划招4人,此方向导师为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导师。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1.120400公共管理研究方向01:社会保障。

导师分别是高颖、胡晓江、王曦影、徐月宾。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100%)。

(2)2043社会保障(100%)。

(3)3706公共管理概论(100%)。

(二)复试分数线:1.复试原则与分数线:此分数线是各专业的最低复试/录取分数要求。

只适用于报考普通博士生、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适用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未组织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4月中旬前组织复试,具体复试名单由报考院系通过院系网站或电话告知。

已经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依据录取规则,按顺序录取。

专业代码及名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称120400公共管456060理2.复试方案:复试将对考生科研及实践经验、学术潜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查。

复试形式为面试,考生需参加两个小组的面试。

实践组(复试一组):重点考察考生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实践案例分析。

考生进场后,自我陈述3分钟左右,然后回答案例问题,考官提问。

科研组(复试二组):重点考察考生科研经验及科研能力、研究选题计划、综合素质。

考生进场后,陈述研究选题计划3分钟后,考官提问。

复试满分值为200分,每小组满分各为100分。

每小组及格分为60分,一组或两组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每小组由5位复试教师组成。

考生在每个小组的复试成绩,为该组考官所给的5个成绩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加总再除以3”的方法得出。

考生两个小组复试成绩相加得出其复试总成绩。

(三)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北京师范大学的许多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

(四)专业课部分真题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韦伯科层制的基本特点【育明教育解析】这在张国庆老师《公共行政学》中“行政组织”章节中有精确的论述。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博试题都是源于课本的,基本不存在超纲现象。

韦伯曾任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教授,出任过魏玛宪法起草委员会顾问。

韦伯是一位兴趣广泛的典型知识分子,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行政学家。

他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被认为是组织学的也是行政学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韦伯认为,官僚科层组织并不是文牍主义、效率低下的组织现象,而是指一种组织形态及其结构特点。

合理合法的职权是官僚概念的内涵。

这种组织是应用于复杂组织的最有效的形式,因而是已知的对人类进行必要管理的最合理的形式。

韦伯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的形成曾经借助于他对政府组织的大量观察。

对他来说,在大型行政管理工作中,官僚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在行政管理领域中,人们只能在官僚形式和外行之间选择。

尽管如此,韦伯还是将他的理论称之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科层制的基本特点:(1)官僚组织形态是根据完整的法规制度设立的一种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有确定的目标,并依靠完整的规章制度去规范组织成成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2)统一的等级序列。

这种组织是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组织内部根据需要实现劳动分工,同时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责并使之合法化,权责按等级的原则组织起来。

(3)考试任命。

根据组织中不同层级的职位需要,公开招考和挑选具备某种技术资格的成员,按照其专长进行合理分配和正式任命,务求每一位成员称职并只有一位上司。

(4)严格的纪律和规则。

行政管理人员要遵从官场的严格规则、记录和制约,而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且毫不例外地使用于各种情况。

(5)绩效制度。

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辖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公职人员,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他的奖惩与升迁任用制度加以明确规定并与工作成效相联系。

2、简述行政程序的基本类型【育明教育解析】本题为基本题,送分题。

答题的时候,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采用“定义+框架+评价”三段论的模式。

行政程序就是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与环节,以协调和促进完成某项行政工作的行政方法。

(要先答定义。

)行政程序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

按照其重要性的程度,可分为手续性程序和决定性程序;按照其出现的概率,可分为常规性程序和特殊性程序;按照其对象,可分为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按照其特定的内容,可分为人事程序、财物程序、机关事务程序等等。

综上,行政程序,有利于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合法行使,体现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有利于维护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严;有利于促进行政权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3、简述政策咨询的主要作用有哪些【育明教育解析】见张国庆书的第七章。

还是要采用“定义+框架+评析”的三段论答题模式。

在现代,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量、使用的先进手段,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这样,现代决策者所要解决的决策问题,所承担的职责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要弥补这个差距,就必须开发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等各领域的专家的智慧,把他们的智慧有效地纳入到决策过程中,使他们的智慧同决策者的智慧和权力结合起来。

这样就产生了咨询因素的权力和功能问题。

咨询因素具有多种功能:(1)预测功能是对未来事物或不确定的事件所做的预见或推断,是提供有关未来信息的主要手段。

(2)分析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势分析,二是原因分析。

(3)设计方案的功能;(4)论证功能。

现代各国为了提高决策效能,普遍在政府系统内建立了由各类专家组成的幕僚机构;同时,在决策系统之外,还建立了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主体的决策咨询机构(思想库)。

4、行政领导的主要职责有哪些?【育明教育解析】见张国庆书的第六章行政领导,指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及控制等职能活动,依法行使其权利,发挥其影响,确定并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行政领导者的职责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要有行政职权,要履行行政职责。

行政领导责任有两种(1)法律责任,即行政领导者如果违反一般民法和刑法的规定,则由法院依据民法和刑法的规定予以惩罚;如果违反了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则由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机构根据法规予以惩罚。

(2)普通责任,即指行政领导者没有触犯正式的法律,而仅涉及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的问题。

履行行政职责,是行政领导者涵义的实质和核心,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

行政领导者职责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行政管理决策,决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

(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6)做好协调工作。

论述题:1、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遏制腐败应以严厉打击为主还是预防为主”。

【育明教育解析】首先,简述我国现在用以遏制腐败的措施;其次,阐明严厉打击和预防两种措施的主张,阐明观点,二者结合。

中央三令五申反腐败,加大打击力度,坚决遏制权力腐败,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同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同腐败作斗争。

从近几年破获的一系列重大腐败案件来看,我们政府的打击力度的确在不断加大。

但不可否认,权力腐败案件仍层出不穷,这就说明,我们在打击的同时,防范机制仍不健全。

我们一再讲预防职务犯罪,但到底怎样预防,不是仅靠上几堂政治课,开几天会,贴些标语就可以实现的,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我国政府用以解决不正当财富的措施是适宜的,但这种事后惩治性的种事后惩治性的反腐败还只是较浅层面上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要向纵深推进,还需从更深层面上着眼。

我们必须加大打击腐败现象和制止腐败行为的力度,这就要求减少官员的随意处置权,制定政策时要增大透明度和准确性建立科学的权力制度,防止权力的无所不为。

具体措施:1)完善法律制度,积极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要由“人治”转向“法治”。

完善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权力的享有者依法有效地行使其权力,另一方面又可以限制和制止权力的享有者违法行使其权力。

2)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和机制,监督权力的运行综上所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就是要从遏制腐败者的贪欲入手,通过教育使其不愿腐败,以腐败为耻。

教育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始终是反腐、防腐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当然,单纯地依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的,依靠个人的自律是很不可靠的。

通过法律这一刚性规定,对腐败分子进行严惩,增加其腐败成本,就是要用法律的强制性迫使腐败分子远离腐败,不敢腐败。

在很多时候,法律的强制性显然要比教育的自律性管用得多。

相比较而言,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最可靠、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制度建设消除腐败者腐败的机会,使腐败的发生成为不可能。

总而言之,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就要充分作好教育工作、惩罚工作和制度建设,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消除腐败者腐败的愿望、勇气和机会。

【育明教育解析提示】类似于观点的争论题,论出双方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即可,并不一定非此即彼2、结合我国的实际,谈一谈如何完善行政执行。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共行政学》第八章的内容。

但是答案却比较发散,考查学生答题的思路开阔性。

1)阐述一下问题提出的背景:历届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和行政执行力的建设。

很大程度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执行力;使行政管理朝着现代服务型政府方向取得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增强政府抓落实的能力。

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政府行政执行能力正在稳步提高。

但当前不执行、虚执行、乱执行和难执行等行政执行力不强现象仍然存在,在依法行政过程中也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立法不够科学、执法不够严格、体制不够完善、政令不够畅通、监督不够有力等弊端,影响了各级政府执行效率、影响了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国家综合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