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人民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B
A
3、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 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 中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 “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内容 意义 特点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对中国外交的作用:更多的亚 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4.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依据
国家 利益 国家 性质 国家 实力 国际 环境
政策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另起 炉灶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可以壮大社会 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 锁,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以“独立自主” 为前提,绝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二、建国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1949 年 10 月 16日苏联首任驻 华大使罗申递交 国书仪式
A
C
5、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 的国际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缅甸的仰光 B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C 中国的北京 D 瑞士的日内瓦 6、万隆会议上,推动会议圆满成功的关键是 A 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会议确定了联合反殖的目标 C 中国代表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会议达成了平等互惠的协议
越南 保加利亚 印度 罗马尼亚 瑞典 匈牙利 丹麦 朝鲜 1.17个国家 缅甸 捷克斯洛伐克 2. 瑞士 大多数国家为人民民主国家 波兰 1950年 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芬兰 蒙古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充分体现“一边倒”外交原则发挥的作用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 民主德国
10、亚非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11、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C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二、建国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阅读思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是怎 样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二、建国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内容 意义 特点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人们在日内瓦看到的是个温文
尔雅的,有教养的中国人,一
个具有和平合作精神的,同时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
又不放弃原则的中国人。 国地位参加的重要的 ——日内瓦的一个外国记者
1949 年 11 月 3日中国首任驻 苏大使王稼祥递 交国书仪式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 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 寿辰宴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 潮
1949.10—1950.10中国与17国 建交 阿尔巴尼亚 苏联
先清除帝国主义 “打扫干净 在中国势力和一 屋子再请客”切特权,再考虑 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 在国际交往中 主义阵营一边 不致孤立
假如你是一名新中国的外交官,正好出席 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新中国为什 么必须“一边倒”?既要“独立自主”又“一 边倒”岂不矛盾?就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
同:共同的遭遇
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二、建国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国际会议
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二、建国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内容 意义 特点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发言
D
C
7、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独立自 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事件划分的理论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思考: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区别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历史背景: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历史背景: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政策的内容、含义、意义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内容
“另起炉灶 ”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交关系,而在新的 民地的地位,在国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等外交关系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 针和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70’的外交突破”
单 元 结 构
困难抉择寻方向
打破坚冰获转机 与时俱进谋新篇
新时期的 “全方位外交”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 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 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 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 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 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 畏惧,要有信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核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保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条件:平等互利 目标:和平共处
国内: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意义
国际: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特点
包容性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开放性 内涵与时俱进
二、建国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成就
建 国 初 期 的 外 交 成 就 第一次建交 高潮 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打扫干 净屋子 再请客
一边倒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 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外交关系 B 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 中印谈判 B 中苏谈判 C 中美谈判 D 中缅谈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