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

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習慣稱之為“80後”。

這些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便受到社會和父母的特殊關愛。

“80後”被認為是生活在幸福中,沒經歷風雨、比較叛逆獨立的一代。

也有大多數人認為:他們的心理脆弱、獨立生活能力差,並且自傲,是沒有主義、沒有信仰的孩子,他們生存能力差,眼高手低,社會責任感比較差。

但思想個性獨立、叛逆性強、大膽地表現自己,善於自我欣賞。

今天,“80後”已開始走上社會舞臺,有的在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有的走上工作崗位,甚至到了談婚論嫁和生育後代的年齡。

“80後”有著與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迥然不同的群體特徵,因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爭議和關注。

不少社會學者和教育工作者認為,“80後”正處於中國社會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轉型期,在他們身上,存在著不少較為明顯的缺點,但他們的昂然自信、富有創新精神,也是有別於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的鮮明特點。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核心價值觀:崇尚自由,重視家庭
在所列舉的“成就感、平等、自由、寬容、智慧、負責”六個詞中,23%的人選擇了“自由”,21%的人選擇了“成就感”,17%的人選擇了“寬容”,這說明“80後”是一個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渴望實現自我的價值。

這與社會對這個群體的評價是一致的。

在家庭、朋友、事業的重要性選擇中,超過50%的“80後”更看重家庭,這說明在市場經濟社會所帶來的文化觀念衝擊下,中國傳統的以家庭為紐帶的集體主義觀念在中國“80後”的青年群體的價值認同中,並沒有過多的被削弱。

而在事業重要性的認同上,調查結果並不讓人意外,男女比例分別為34%、15%,男性的事業心較之女性強,更希望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二)擇業觀:個人本位,注重個人發展空間
調查顯示:“80後”的人群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即工作並不傴傴是為了金錢了。

在選擇工作的態度上,“80後”認為一份滿意的工作最應具有較大的晉升空間,而薪酬待遇位居其次,“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處職位的高低”來選擇職業的各占了17%。

也就是說,“80後”更注重個人的未來發展機會,而不傴傴唯錢至上。

但他們的價值取向多樣化,注重個人本位,比較現實,“80後”工作者會比較少考慮組織的利益。

(三)工作價值觀: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一般都會認為,人們工作的目的最主要是賺錢養活自己,但是,“80後”上班族大部分認為工作對於他們是成就自我,實現價值的途徑,其次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四)發展觀:與人交流、創新意識
1〃社會交往是“80後”工作中重要的一方面。

認為能夠幫助別人,使他人感到滿意,自己也高興。

與此同時,在社會交往方面認為是工作中重要的一方面。

2〃創新是“80後”年輕人的特徵之一。

認為在工作中提出新的想法是重要的,並且希望在工作中能夠試行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綜上可見,富有創新意識、注重與人交流是“80後”的兩大特點。

“80後”處在祖國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時代,難免會被激發豐富多彩的想像力,並渴望被認為不可能的事發生,進而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80後”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自小在家沒玩伴,自感孤獨,渴望給他人優秀的影響,很看重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和地位,對他們來說與同事、領導的關係十分重要。

而對於工作興趣是第一,但又迫於生活的壓力,甚至於無奈的選擇與理想不同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