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并没有用较大篇幅讲述,只是通过几幅地图和设计巧妙的问题来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
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
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和三大平原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分析地形对气候、农业、河流的影响。
3、使学生了解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很多山脉是地形区的分界线。
知道我国几个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5、通过阅读“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所占的比例统计图”,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三.【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
2、通过读图、析图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探讨山区如何结合当地条件发展经济,使学生认识到陆地五种地形各有利弊,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学情分析四.●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方法【重点】读“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结合景观图,从位置、所属阶梯、所在省份、景观特点等方面具体分析,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
然后通过小练习、填一填、补充小资料等方式,加强记忆。
再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重图”了解我国山区所占的比重。
两图结合,总结出地形特点。
【难点】学生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将出现大量的地名,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
通过反复读图,记住地形区的名字,找到其位置。
并适当的补充小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点滴积累。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
引导学生分析地形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自然景观的密切联系。
展示四大高原的景观图,通过分析对比,突出四大高原的不同特点。
增强学生对四大高原的认识。
【学法】分析对比法:学习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突出相互间的差异性,增强记忆。
读图法:反复读“中国地形图”,从图中找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根据不同的颜色了解其海拔高低和所属的阶梯,结合景观图了解其自然景观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四大高原的景观图;多媒体课件: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
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所占的比例统计图。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全国各地居民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
师问:从刚才的多媒体展示,可以知道地形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是密切相关的?生答。
【新授】【说一说】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属于哪种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形景观是什么样子的?【读图分析】1、读:“中国地形图”:师问:(1)七年级学过陆地地形一共有几种?从图上来看,我国有哪几种?在图上各找一至两例。
(2)从地形类型方面来看,我国的地形具有什么特点?生答。
2、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重图”:(1)说出各种地形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多少?(2)教师补充:我们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
照这样计算,山区在我国的比重大约是多少?(3)从各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来看我国的地形具有什么特点?【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阅读】阅读“四大高原”:1、教师引导:①讲解:对于四大高原的学习我们主要从位置、特点、所在省份、所在阶梯、分界线等方面分析。
②阅读“青藏高原”,结合景观图,说一说青藏高原的位置、景观、所在省份、所在阶梯、分界线等方面的特点。
③生答。
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位置:我国西南部;特点: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所在省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所在阶梯:第一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自主学习: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展示资料】出示四大高原的景观图,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1、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_,号称“世界屋脊”。
2、位于我国北部,地势最平坦的高原是____________。
3、“沟壑纵横”描写的是我国的__________高原,4、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崎岖的是________高原。
【读一读】阅读“我国的丘陵与山地”,完成以下要求。
1、我国主要的丘陵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出来,看一看它们都位于哪一阶梯?2、山地一般具有什么特点?3、探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经济有哪些作用?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的经济?【补充资料】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就是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滑坡,就是在重力作用下,土石体沿着滑动面作整体下滑。
暴雨或者在斜坡上蓄水灌溉,也常常引发滑坡;泥石流,在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差的地方,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会发生泥石流。
【探究】针对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采用拦挡、锚固等加固工程;修建水库、拦沙坝等。
将偏远山区及居住在陡坡的居民搬迁到平原或安全地带。
)【小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
但是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种植药材等。
【合作学习】阅读“四大盆地”,了解四大盆地的基本情况。
然后同位合作,完成下表。
【检查评价】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针对典型错误在班内解析。
【学以致用】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对三大平原的学习。
【检查评价】教师指生回答以下问题,并适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1)我国的三大平原都位于第_______阶梯。
(2)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位于我国的________部。
地势坦荡,______面积广大。
(3)华北平原是位于________以南,______以北,_______以东,东临_______、________。
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积而成的。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_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呈________分布。
平原上河渠纵横,水田连片,有___________之称。
【填一填】在地理填充图上填注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展示资料】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全国各地居民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并解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谈一谈】你家乡属于哪个地形区,当地的地形对家乡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家乡人民是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了解了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
同学们也都认识到了五种地形各有利弊,初步树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六.●板书展示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二、主要的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内部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受大西洋西风的影响,牧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盆地”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呈带状分布“鱼米之乡”●课堂作业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是()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2、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B.该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C.盆地内部河渠纵横,农业发达D.盆地内已发现储量很大的油气田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可以发展便利的运输B.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耕地C.为发展农、林、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D.致使我国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匮乏4、下列地形区中,最适合“神舟七号”飞船着陆的是()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5、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大兴安岭的是()6、我国陆地地形齐全,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7、下列关于云贵高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地势平坦,一马平川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8、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大面积发展种植业B.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C.地形复杂多样,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限制,生产方式单一D.在第一阶梯,地势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9、读图回答:(1)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2)高原D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____________。
高原E和F中,地表坦荡的是_____________,气候湿润的是__________,受寒潮影响严重的是_________。
(3)山脉A和B之间的盆地是__________;B和C之间的盆地是___________。
两者中_______的面积最大。
(4)H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
I是_______________平原,平原上河渠纵横,水田连片,被称为___________。
答案:1、C 2、C 3、C 4、C 5、A 6、A 7、D 8、B9、(1)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2)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3)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4)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七.●教学反思从学生所在的地形区说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也培养了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
然后充分利用地图和景观图,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有知识落实到图上,将图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